世界终归灭绝,所以更要爱惜

《大灭绝时代》,是我最近在知乎里听到的一本书,听完真是感到心有戚戚,振聋发聩。它不仅探讨了当今正在发生的大规模物种灭绝问题,也通过物种灭绝,揭示了人类给自然界带来的巨大环境冲击,令人不禁掩卷沉思。

现在就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以下的内容绝大部分来自于知乎对于此书的解读。希望我们每个人能够通过这本书,真正能够唤起我们的谦卑,友爱和敬意。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恐龙的大灭绝,也有人知道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恐龙的灭绝只是其中一次;但是恐怕没什么人知道,你,我,他,我们所有人,当前就坐在第一排的「沙发」上,眼睁睁地目睹着地球历史上第六次大灭绝的上演。而且这出惨剧已然结束了铺垫,正在逐渐步入高潮。

这是一个事实,很多人看不见或者视而不见的事实,同时也是《大灭绝时代》这本书所要告诉我们的。这本书用生动的语言和小说一样的情节,带领着我们与作者一同走进了科研工作的第一线,亲耳听到、亲眼看到、甚至亲手触摸到了确凿的科研证据,不仅能了解到灭绝本身,还能了解到灭绝背后的原因。读罢《大灭绝时代》,你最终会发现:在各式各样的灭绝当中,人类不仅仅是坐在前排的观众,同时也是幕后的导演与制片,一手缔造了大灭绝惨剧。

开篇第一章,作者首先把一类动物严重的灭绝现状抛给了读者。在当今世界的各种生物门类中,灭绝程度最为惨烈的就是蛙类所属的两栖类动物,已经有超过一半的物种在近一二十年间消失了。作者并不仅仅是用数字来震撼读者,同时也用自己与科考队深入热带雨林的经历来打动读者,令不了解物种灭绝甚至抗拒这一事实的读者们相信: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地球生物的大灭绝。

第二章笔锋一转,介绍了人类对于物种灭绝这个概念从无到有的过程,特别是十八世纪末期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在其中所做的贡献。仅仅通过化石,他就能对已经灭绝的动物做出一些精确的论断,这不仅征服了当时的科学界,也让人们从此相信:地球上曾经生活着一些如今已然消失的、难以置信的生物。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居维叶对于物种灭绝原因提出了一些错误的假说,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他居然准确地指出,灭绝是由一些「可怕的事件」造成的。

灭绝原因的话题在第三章中得以延伸,莱尔、达尔文等著名博物学家相继登场,但真正的原因仍然扑朔迷离。在这一章中,还穿插介绍了一起被人类清晰记录下来的物种灭绝事件,那就是生活在北大西洋海岛上的大海雀的灭绝。这种酷似企鹅的鸟类,也像企鹅一样不会飞行,反而是游泳捕鱼的高手。由于大海雀所生活的海岛都位于横穿北大西洋的航线上,导致它们成为大航海时代水手们的新鲜肉食来源、油料来源,甚至是羽绒枕的来源,最终被捕尽杀绝。由此,全书的中心主题第一次浮出水面——人类才是物种灭绝背后的根源。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用缜密的分析为读者呈现了一条证据链:灭绝缘于物种不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而人类已经剧烈地改变了地球环境。于是,物种灭绝的原因已然不言自明:是人类导致了当前的物种大灭绝。

作者先在第四章回顾了几乎人人皆知的白垩纪大灭绝,也就是导致恐龙全部消失的那次大灭绝。不过,作者并未选择人们所熟悉的恐龙来讲述她的故事,反而是选择了没有太多人知道的菊石。这种曾经在地球海洋中生活了 3 亿年的软体动物,最终却只留下一堆螺壳化石。而它们灭绝的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幼虫无法游动,在灾难性的小行星撞击事件之后,只能留在受到污染的表层水体中等死。研究它的科学家说:「菊石什么也没做错。」而今已经灭绝,或者正在灭绝的那些生物又何尝不是「什么也没做错」呢?它们唯一的共同之处只是在于:太过适应其所在的生存环境,于是当那个环境发生突然性的快速改变时,它们便无法适应改变之后的环境了。毕竟,只有细菌才能几十分钟繁殖一代,而动植物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产生下一代,发生一点点基因上的改变。显然,它们的进化需要更久的时间。

接下来的第五章中,作者抛出了「人类世」这个概念。科学家们的研究表明,史上的每一次大灭绝都伴随着环境的剧烈改变,并在地质记录中留下了痕迹。而当地质学家们把目光从历史收回到现实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人类的活动已经在地层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特别印记。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数百万年后有另一个智慧种族来研究地球的地质记录,一定会发现这个由人类所造就的独特地层,那么就有必要给这个地质时期单独起个名字。起什么名字呢?今天的地质学家们已经想好了,就叫「人类世」。在《大灭绝时代》这本书写作和出版的时候,「人类世」还只是一部分地质学家的提议,而相应的专业委员会正在组织相关的调研工作。这份调研报告已经在 2017 年初正式发表,从多个不同角度证实了人类活动在地层中所留下的显著影响,从而支持了「人类世」这一地质概念的合理性。然而这件事情真正的可怕之处在于:大多数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放在地质学的时间尺度上来看,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地球历史上,之前的五次大灭绝都是几万年甚至几百万年的「快速」环境改变所造成的,这个「快速」是打引号的快速,是地质学意义上的快速。如今人类所造成的环境巨变,只发生在一两百年之间,用「飞速」都不足以形容了,几乎是地质学意义上的瞬间改变。如此一来,物种大灭绝只能是必然的结果,其剧烈程度甚至将远远超过此前的五次大灭绝。

虽然上述结论的逻辑是如此清晰,但恐怕还是有人不愿意相信它。所以,在本书的第三部分中,作者用五章的篇幅,讲述了四类物种的灭绝现象,并分析了它们背后各不相同的成因。这四类事件都不是人们常常听说的由于买卖和杀戮所造成的物种灭绝,甚至连温室效应都只是其中一个因素。然而不论直接的成因是什么,最终的幕后黑手无一不是人类。

第一类灭绝是作者在全书中着墨最多的灭绝事件,讲述了海洋酸化所带来的海洋生物灭绝。海洋酸化,被作者称为温室效应的邪恶孪生兄弟,因为它们同样都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快速提高所造成的。当二氧化碳溶于海水的时候,形成了碳酸,于是就造成了海洋水体的酸碱度向着酸的方向不断倾斜,也就是pH值不断降低。起初,科学家们发现海洋的pH值已经从工业革命前的 8.2 下降到了现在的 8.1,但认为 0.1 这样缓慢的变化不会导致任何恶果。然而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虽然海水整体仍旧是呈弱碱性的,但是哪怕一点点的 pH 值降低,都会让珊瑚等需要合成碳酸钙的海洋生物变得更难生存。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pH 值 7.8 是一个临界点,当海洋酸化达到这个程度时,珊瑚等碳酸钙合成者都将灭绝。然而,它们的消亡还只是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而已。因为这些生物往往都是食物链网的底层,它们的消失会产生连锁反应,最终掀翻整座海洋生态大厦。

显然,大家都会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场景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或者说,海洋的 pH 值什么时候会下降到 7.8?既然工业革命两百年来让海洋 pH 值下降了 0.1,那么到达 7.8 是不是还需要再过六百年呢?不幸的是,实际可能比这还要快得多。根据科学家们的测算,如果人类仍旧维持当前的碳排放规模,到不了这个世纪末,海洋的 pH 值就会降低到 7.8 的这个临界点上。甚至,比这还要快。专门研究珊瑚的科学家们预计,由于海洋酸化以及其他一些海洋环境问题造成的影响,像大堡礁这样壮阔而神秘的超大型珊瑚礁群将在 50 年内消失,随之而去的是栖息其间的数万种海洋生物。作者引用了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前任首席科学家韦龙的话作为总结:「当我把生命中最富创造力的年华全部献给了无限精彩的水下世界之后,最终却不得不相信,我孩子的孩子们将无法欣赏到它的存在了。」

第二类灭绝事件的原因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环境问题,温室效应。提及温室效应,我们往往关注于气候的反常化,以及它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却较少谈及它对生物的影响,特别是植物的影响。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植物生活在那里原地不动,承受着一年四季风霜雨雪的洗礼,似乎能够接受任何环境温度。但实际上,环境温度是一个会影响植物分布与存活的重要因素。大家即便不知道垂直物候带这个概念,肯定也知道不同的植物会长在大山不同的高度上,这里面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就是气温随海拔的变化。温室效应造成了全球气温的普遍升高。这里的普遍不仅仅是地域意义上的,也是海拔意义上的,也就是说,在一座大山不同高度位置上的气温都在升高。不过,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件事情,仿佛是原有的气温梯度整体向上爬升了一样。那么问题来了,相应的植物分布会不会也跟着向上爬升呢?可是植物没有脚,怎么能够向山上爬升呢?作者与植物学家深入南美山地,亲自观察到了植物的生存区域正在逐年升高的证据,仿佛树木学会了「爬山」一样。然而,并不是所有植物都能爬得与气温上升的速度一样快。有些植物生长太缓慢,有些植物的种子散布范围太小,这都会导致它们跟不上气温变化的脚步,最终只有走向灭绝的命运。

第三类灭绝事件仍与植物有关,确切来说与人类对森林的砍伐有关,只不过灭绝者不是森林本身,而是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在巴西,政府为了保护环境,规定农场主在砍伐自己领地内的森林时必须留下一定比例。于是就形成了一小片一小片如同孤岛一样的森林碎片。政府保护森林的本意是好的,人们也以为这样的方式可以为那些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保留一方栖身之所。然而,事与愿违。科学家们的研究表明,这些森林碎片中的动物逐渐消失不见了。你大概会以为这些动物全都逃走了,然而实际上,它们从未离开过这些森林碎片,只是在其中渐渐灭绝了。就以鸟类为例,看起来它们似乎可以翱翔九天,无拘无束,但实际上进化的选择作用决定了,森林中的鸟类会一直留在森林中,半步也不会离开自己的栖息地。结果就是,哪怕两片林地之间只有几十米的间隔,那也是鸟儿眼中不可跨越的雷池。长久以来,科学家们在不同环境中的研究已经表明,孤岛式的栖息地对于一个物种而言是极其危险的,因为一场天灾就可能导致孤岛上的某个物种全部灭绝,却没有其他孤岛上的物种能够补充过来。当人类不断开垦耕地,修建道路、铁路和水坝时,似乎从地图上看来,大自然仍旧是完整的,但是在动物们看来,它们的家园早已支离破碎,成为一个又一个孤岛,只等各种偶然事件将它们一一灭绝。

最后一类灭绝事件与人类的旅行和运输所造成的物种入侵有关。谈到物种入侵,我们想到的会是一个物种来到另一块大陆上,挤占了当地类似物种的生活资源,或是来到一个只有食物没有天敌的天堂,由此造成了种种恶果。然而我们可能想象不到,更为可怕的入侵物种其实是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有证据表明,全书开篇介绍的蛙类大灭绝就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而北美地区的蝙蝠大灭绝也是由某种真菌引起的。深入的研究发现,这些真菌能够杀死当地的这些动物,然而却杀不死这些动物在其他大陆上的「远房亲戚」。这就说明,这些病菌本来是在其他大陆上生活的,与那里的蛙类或蝙蝠和平共处了成百上千万年,然而却由于人类的全球活动被带到了其他大陆上。可是,这里的动物从未见过它们,更没有进化出如何应对的机制,只能在如同瘟疫一样的大范围传播中走向灭绝。

第四部分讲的仍是人类所造成的灭绝,但与前面的四类灭绝又不太一样:这部分讲述的灭绝都是人类亲手所为,而且不是发生在现在,而是发生在人类刚刚诞生的时期。

第十一章讲述的是史前时期的人类杀戮大型动物所造成的灭绝,而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今天,人类「走出非洲」的起源学说已经被广泛接受了,也就是说:全世界所有人类,无论肤色如何、种族如何、身形如何、文化如何,全都是同一个智人物种在史前时期不断向世界各地迁徙扩张的结果。然而关于同一时期物种灭绝的研究表明,人类几乎每到一地,当地的大型动物就会在此后很短的时间内悉数灭绝。可是,仍旧有人不相信拿着石矛的原始人类可以有如此巨大的杀伤力。科学家通过模拟运算得出的结果证明,一个连肚子都吃不饱的部落,捕猎技术也就是中等水平,却只需要几百年的时间就可以把一种每胎一两只的大型哺乳动物赶尽杀绝。显然,它们生育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人类扩张的胃口。

在接下来的第十二章中,作者讲述了一个更可怕的灭绝事件——人类对于自己同类的杀戮。严格来讲,被灭绝的同类与我们不能算作是同一个物种。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现代人类都是第二次走出非洲的那批猿人的后裔。那么之前第一次走出非洲的那批猿人去哪儿了呢?他们其实已经在世界各地适宜居住的地点定居下来了,比如生活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就是其中之一。然而,他们最终却死在了后来者简陋却高效的武器之下。一个令我们难以面对的事实是:人类对地球上其他物种的毁灭,不是自诩为文明种族肆意杀戮其他动物的那个时代开始的,也不是工业革命之后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时才开始的,实际上,早在我们这个物种诞生伊始,便已经举起了灭绝的屠刀。

实际上,无论是反对环保的人还是支持环保的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没有搞明白一个问题:物种保护也好,环境保护也罢,最终保护的其实都是我们人类自身。地球徜若真有灵性的话,她可能根本不会在乎环境保护这件事情。珊瑚灭绝了又如何?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上,曾经有七种不同于珊瑚的海洋生物进化出了筑礁的能力,建造出了供其他众多生物栖息的生物礁环境。蜜蜂灭绝了又如何?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上,曾经十余次独立进化出了社会性昆虫,迟早还会有别的昆虫跳着8字舞来传粉采蜜。就连远远超出正常水平的二氧化碳含量,地球也只需几千万年就能重新吸收掉。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人类又在哪儿呢?

《大灭绝时代》,作者既为我们介绍了灭绝的概念,也为我们呈现了诸多灭绝的事实。而所有的科学研究都表明,人类是我们当今这一场大灭绝背后的真正凶手。是的,你、我、他,我们所有人,无论保护或破坏环境,无论保护或杀戮动物,只要我们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食物、产品、能源、便捷,我们便逃不脱凶手之名。这个令人无比压抑的结论就是作者通过《大灭绝时代》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的。

历史上的几次大灭绝告诉我们,在温室效应之后就将是来势凶猛的寒室效应。而人类文明赖以生存的这个温暖的间冰期很可能快要结束了,这就意味着,我们将要面对一个无比寒冷的大冰期。只不过,当这一次的冰期影响真正来临时,灭绝的将不仅仅是动物和植物,恐怕还会有一个一手造成了这一切的物种,它们自诩智人之名。

这个结论振聋发聩。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界终归灭绝,所以更要爱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