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身败,有人名裂,有人二者兼之

解说词:有人说历史是用来借鉴的。我不这么看。相反我认同意大利历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在1976年出版的《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中阐述的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怎么理解这句话各有几见。当下一秒转瞬即过就会成为历史。有人说:“从认识论的角度可以认为,历史正是以当前的现实生活作为其参照系,这意味着,过去只有和当前的视域相重合的时候,才为人所理解。一个在自己现实生活中完全不懂的爱情魅力为何的俗物,大概不能理解克拉奥佩特拉的眼泪如何使得一个王朝覆灭。他们最多只知道有如此这般的事情,但是不能领会它们。”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理解。

除了克罗齐对于历史属性的评判之外。还有人说“历史是人类错误的集成”。对于“错误”而言,需要设定“错误”已然发生才能界定何谓“错误”。

纵观明史,对于“错误”一词感受会多一些。

对于“明史”似乎就是一部“错误”的集成叙述。在阅读中国明代历史时,需要对中国的历史有一个基本认识。以往对于中国的历史往往有一个形容词:历史悠久绵长。从这个形容出发,中国的历史不过是一本编年史,除此再无其他的属性。这一点在雷海宗先生的著述中有到位的分析。而且对于“中国”这个名词也是近现代才有的概念,这个现代国家概念出现的时间也只有一百年左右。自秦以后到清代,“中国的历史”有一段长达二千余年叙述“一家一姓”的历史。

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历史观念和角度。而且历史的确需要长距离观看才具备实际的观感。正如明史一样。而阅读明史我认为必要的书目有以下三本。

《三案始末》  作者:温功义

《万历十五年》 作者:黄仁宇

《三洹笔记》   作者:李清


正如清代学者赵翼所讲:“明之亡,非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结尾处说: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年。表面上似乎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最后的结果似乎都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兼名裂。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做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而对于“失败的总记录”一说,可以从温功义的《三案始末》中寻找到这些具体的过程。即便是错误,也需要知晓错误是如何发生以及因何发生。温功义对感叹“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崇祯做了如下的总结:他不迩声色,起早贪黑,可以说是辛辛苦苦走上了他灭亡的道路。在他即位之时,可以说是灭亡之运已经注定,不但平碌如他无法挽救,就是比他再强的人,在多年的积弊之下,也很难于为力了。

而作为彼时现场的旁观者和参与者,李清的《三洹笔记》可以作为现场实录的证词。除去个人立场的角度之外。《三洹笔记》所记述的内容,现在看来恰恰是一个又一个“错误”累积的日记。

观看一段历史往往容易。从已有的记录和资料,经年累月的浏览总能体察到内在关系和演变。所谓的“关系万千重”就在这些汗牛充栋的正史记录和道听途说的野史杂谈中。对于历史而言,唯一不能做的就是将“假如”和“如果”两类词汇加注在任何历史事件之前。

明清两代的历史,总体得来说,就是从“天子--臣民”的结构转折为“主子--奴才”的结构。这个转折是对“失败的记录”做了彻底的改变。

另外补充一点:《万历十五年》在1976年著述,在1982年中译本在中国大陆出版,《三案始末》在1984年出版。由那时开始,“明史研究”也正成为中国大陆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开风气不为师”也正是那一时期的特点。

获取授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人身败,有人名裂,有人二者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