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蜘蛛网和网)

        web的本意是蜘蛛网和网的意思,在网页设计中我们称为网页的意思。现广泛译作网络、互联网等技术领域。表现为三种形式,即超文本(hypertext)、超媒体(hypermedia)、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等。

表现形式

       一、超文本(hypertext)
       超文本是一种 用户接口方式,用以显示文本及与文本相关的内容。现时超文本普遍以 电子文档的方式存在,其中的文字包含有可以链接到其他字段或者文档的超文本链接,允许从当前阅读位置直接切换到超文本链接所指向的文字。
超媒体室内效果图大课堂
超文本的格式有很多,最常使用的是 超文本标记语言( 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及 富文本格式(RTF)。我们日常浏览的网页都属于超文本。
       超文本链接一种全局性的信息结构,它将文档中的不同部分通过 关键字建立 链接,使信息得以用交互方式搜索。
       二、超媒体(hypermedia)
       超媒体是 超文本(hypertext)和多媒体在信息浏览环境下的结合。它是超级媒体的简称。用户不仅能从一个文本跳到另一个文本,而且可以激活一段声音,显示一个图形,甚至可以播放一段动画。
       Internet采用超文本和超媒体的信息组织方式,将信息的链接扩展到整个Internet上。Web就是一种超文本信息系统,Web的一个主要的概念就是超文本链接。它使得文本不再像一本书一样是固定的线性的,而是可以从一个位置跳到另外的位置并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还可以转到别的主题上。想要了解某一个主题的内容只要在这个主题上点一下,就可以跳转到包含这一主题的文档上。正是这种多连接性把它称为Web。
三、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 yperT ext T ransfer P rotocol超文本在互联网上的传输协议。

性能测试

       Web性能测试涉及的范围太广,但一般web开发者在程序上线以后很多都曾遇到过性能的问题。普遍表现为页面速度开始急剧变慢,正常访问时间变的很长,或则干脆给你抛出异常错误页面。这里会涉及到很多可能发生的情况,举例几个最主要发生的情况:
* 数据库连接超过最大限制,一般表现为程序的连接池满,拒绝了与数据库的连接。
* 数据库死锁
* Web Server 超过最大连接数(一般在虚拟主机上才会限制)
* 内存泄漏
* Http连接数太多,即访问量超过了机器和软件设计正常所能提供的服务

引申

       该词汇又引申为“ 环球网”,而且,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含义。
就拿“环球网”的释义来说,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说,web仅仅只是一种环境——互联网的使用环境、氛围、内容等;而对于 网站制作、设计者来说,它是一系列技术的复合总称(包括网站的前台布局、后台程序、美工、数据库领域等等的技术概括性的总称)。

特点

图形化

       Web 非常流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可以在一页上同时显示色彩丰富的图形和文本的性能。在Web之前Internet上的信息只有 文本形式。Web可以提供将图形、 音频、视频信息集合于一体的特性。同时,Web是非常易于导航的,只需要从一个连接跳到另一个连接,就可以在各页各站点之间进行浏览了。

与平台无关

       无论你的系统平台是什么,你都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WWW。浏览WWW对你的系统平台没有什么限制。无论从 Windows平台、UNIX平台、Macintosh还是别的什么平台我们都可以访问WWW。对WWW的访问是通过一种叫做浏览器(browser)的软件实现的。如Netscape 的Navigator、NCSA的Mosaic、Microsoft的Internet Explorer等。

分布式的

大量的图形、 音频和视频信息会占用相当大的磁盘空间,我们甚至无法预知信息的多少。对于Web没有必要把所有信息都放在一起,信息可以放在不同的站点上,只需要在浏览器中指明这个站点就可以了。在物理上并不一定在一个站点的信息在逻辑上一体化,从用户来看这些信息是一体的。

动态的

       最后,由于各Web站点的信息包含站点本身的信息,信息的提供者可以经常对站上的信息进行更新。如某个协议的发展状况,公司的广告等等。一般各信息站点都尽量保证信息的时间性。所以Web站点上的信息是动态的、经常更新的,这一点是由信息的提供者保证的。

交互的

       Web的 交互性首先表现在它的 超链接上,用户的浏览顺序和所到站点完全由他自己决定。另外通过FORM的形式可以从服务器方获得动态的信息。用户通过填写FORM可以向服务器提交请求,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的请求返回相应信息。

网页       

简述

       网页,是网站中的一个页面,通常是 HTML( 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格式( 文件扩展名为. html或.htm或.asp或.aspx或.php或.jsp等)。网页通常用图像档来提供图画。网页要透过 网页浏览器来阅读。
web (5张)
网页是构成网站的基本元素,是承载各种网站应用的平台。通俗的说,您的网站就是由网页组成的。如果您只有 域名和 虚拟主机而没有制作任何网页的话,您的客户仍旧无法访问您的网站。
所谓网站(Website),就是指在 网际网路(因特网)上,根据一定的规则,使用HTML等工具制作的用于展示特定内容的相关 网页的集合。简单地说,网站是一种通讯工具,就像布告栏一样,人们可以通过网站来发布自己想要公开的资讯(信息),或者利用网站来提供相关的网路服务( 网络服务),又或收集想要的信息。人们可以通过 网页浏览器来访问网站,获取自己需要的资讯(信息)或者享受网路服务。

什么是网页

       在你眼前,出现在显示器上的这个 “ 东西 ” ,就是一个 网页。网页实际是一个文件,它存放在世界某个角落的某一台计算机中,而这台计算机必须是与互联网相连的。网页经由网址( URL )来识别与存取,当我们在浏览器输入网址后,经过一段复杂而又快速的程序,网页文件会被传送到你的计算机,然后再通过浏览器解释网页的内容,再展示到你的眼前。

构成元素

       文字与图片是构成一个 网页的两个最基本的元素。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文字,就是网页的内容,图片,就是网页的美观。除此之外,网页的元素还包括动画、音乐、程序等等。
在网页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菜单中的 “ 查看 源文件” ,就可以通过记事本看到网页的实际内容。可以看到,网页实际上只是一个 纯文本文件,它通过各式各样的标记对页面上的文字、图片、表格、声音等元素进行描述(例如字体、颜色、大小),而浏览器则对这些标记进行解释并生成页面,于是就得到你现在所看到的画面。 为什么在源文件看不到任何图片?网页文件中存放的只是图片的 链接位置,而图片文件与网页文件是互相独立存放的,甚至可以不在同一台计算机上。

网页的类型

       通常我们看到的 网页,都是以 htm 或 html后缀结尾的文件,俗称 HTML文件。不同的后缀,分别代表不同类型的网页文件,例如以 CGI 、 ASP 、 PHP 、 JSP 甚至其他更多。

网页的分类

       网页有多种分类,我们笼统意义上的分类是动态和静态的页面,原则上讲 静态页面多通过网站设计软件来进行重新设计和更改,相对的比较滞后,当然有网站管理系统,也可以生成静态页面~我们称这种静态页面为伪静态。 动态页面通过 网页脚本与语言自动处理自动更新的页面,比方说贴吧,他就是通过网站服务器运行程序,自动处理信息,按照流程更新网页。

关于网页

       当你每次上网时,都会在历史纪录里留下纪录(Cookie),保存在C盘主要文件的一个文档里,删除时只要右键点击IE属性,在浏览历史记录删除就可以了,也可以修改记录保存的目录或退出浏览器时删除记录。

起源

       最早的网络构想可以追溯到遥远的1980年蒂姆·伯纳斯-李构建的ENQUIRE项目。这是一个类似维基百科的 超文本在线编辑数据库。尽管这与万维网大不相同,但是它们有许多相同的核心思想,甚至还包括一些伯纳斯-李的万维网之后的下一个项目语义网中的构想。
       1989年3月,伯纳斯-李撰写了《关于信息化管理的建议》一文,文中提及 ENQUIRE 并且描述了一个更加精巧的管理模型。[3]1990年11月12日他和罗伯特·卡里奥(Robert Cailliau)合作提出了一个更加正式的关于万维网的建议。在1990年11月13日他在一台NeXT工作站上写了第一个 网页以实现他文中的想法.
在那年的圣诞假期,伯纳斯-李制作了要一个 网络工作所必须的所有工具:第一个万维网浏览器(同时也是 编辑器)和第一个网页服务器。
       1991年8月6日,他在alt.hypertext新闻组上贴了万维网项目简介的文章。这一天也标志着因特网上万维网公共服务的首次亮相。
       万维网中至关重要的概念 超文本起源于1960年代的几个从前的项目。譬如泰德·尼尔森(Ted Nelson)的仙那都项目(Project Xanadu)和道格拉斯·英格巴特(Douglas Engelbart)的NLS。而这两个项目的灵感都是来源于万尼瓦尔·布什在其1945年的论文《和我们想得一样》中为微缩胶片设计的“记忆延伸”(memex)系统。
       蒂姆·伯纳斯-李的另一个才华横溢的突破是将超文本嫁接到因特网上。在他的书《编织网络》中,他解释说他曾一再向这两种技术的使用者们建议它们的结合是可行的,但是却没有任何人响应他的建议,他最后只好自己解决了这个计划。他发明了一个全球网络资源唯一认证的系统:统一资源标识符。
       万维网和其他 超文本系统有很多不同之处:
       1.万维网上需要单项连接而不是双向连接,这使得任何人可以在资源拥有者不作任何行动情况下 链接该资源。和早期的网络系统相比,这一点对于减少实现 网络服务器和网 络浏览器的困难至关重要,但它的副作用是产生了坏链的慢性问题。
       2.万维网不像某些应用软件如HyperCard,它不是私有的,这使得服务器和客户端能够独立地发展和扩展,而不受许可限制。
       1993年4月30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宣布万维网对任何人免费开放,并不收取任何费用。两个月之后Gopher宣布不再免费,造成大量用户从Gopher转向万维网。
       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简称W3C),又称W3C理事会。1994年10月在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成立,建立者是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

工作原理

       当你想进入万维网上一个 网页, 或者其他网络资源的时候,通常你要首先在你的浏览器上键入你想访问网页的 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或者通过 超链接方式链接到那个网页或网络资源。这之后的工作首先是URL的服务器名部分,被名为 域名系统的分布于全球的因特网数据库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决定进入哪一个IP 网络协议 地址(IP address)。
接下来的步骤是为所要访问的网页,向在那个IP地址工作的服务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在通常情况下,HTML文本、图片和构成该网页的一切其他文件很快会被逐一请求并发送回用户。
网络浏览器接下来的工作是把HTML、CSS和其他接受到的文件所描述的内容,加上图像、 链接和其他必须的资源,显示给用户。这些就构成了你所看到的“ 网页”。
大多数的网页自身包含有 超链接指向其他相关网页,可能还有下载、源文献、定义和其他网络资源。像这样通过超链接,把有用的相关资源组织在一起的集合,就形成了一个所谓的信息的“网”。这个网在因特网上被方便使用,就构成了最早在1990年代初蒂姆·伯纳斯-李所说的万维网

web2.0

       2001年秋天互联网公司(dot-com)泡沫的破灭标志着互联网的一个转折点。许多人断定互联网被过分炒作,事实上网络泡沫和相继而来的股市大衰退看起来像是所有技术革命的共同特征。股市大衰退通常标志着蒸蒸日上的技术已经开始占领中央舞台。假冒者被驱逐,而真正成功的故事展示了它们的力量,同时人们开始理解了是什么将一个故事同另外一个区分开来。
Web 2.0
       “Web 2.0”的概念开始于一个会议中,展开于O'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国际公司之间的头脑风暴部分。所有互联网先驱和O'Reilly公司副总裁的戴尔·多尔蒂(Dale Dougherty)注意到,同所谓的“崩溃”迥然不同,互联网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令人激动的新应用程序和网站正在以令人惊讶的规律性涌现出来。更重要的是,那些幸免于当初网络泡沫的公司,看起来有一些共同之处。那么会不会是互联网公司那场泡沫的破灭标志了互联网的一种转折,以至于呼吁“Web 2.0”的行动有了意义?我们都认同这种观点,Web 2.0会议由此诞生。
       在那个会议之后的一年半的时间里,“Web 2.0”一词已经深入人心,从Google上可以搜索到950万以上的 链接。但是,至今关于Web 2.0的含义仍存在极大的分歧,一些人将Web 2.0贬低为毫无异议的一个行销炒作口号,而其他一些人则将之理解为一种新的传统理念。
在我们当初的头脑风暴中,我们已经用一些例子,公式化地表达了我们对Web 2.0的理解:
Web 1.0 Web 2.0
DoubleClick Google AdSense
Ofoto Flickr
Akamai BitTorrent
Napster
      
      大英百科全书在线(Britannica Online) 维基百科全书(Wikipedia)
个人网站博客(blogging)
evite和EVDB
域名投机 搜索引擎优化
页面浏览数 每次点击成本
屏幕抓取(screen scraping) 网络服务(web services)
发布 参与
内容管理系统维基
目录(分类) 标签(“分众分类”,folksonomy)
粘性 聚合
       这个列表还会不断继续下去。但是到底是什么,使得我们认定一个应用程序或一种方式为作所谓“Web 1.0”,而把另外一个叫做“Web 2.0”呢?(这个问题尤为紧迫,因为Web 2.0的观念已经传播的如此广泛,以至于很多公司正在将这个词加到他们的行销炒作中,但却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同时这个问题也尤为困难,因为许多嗜好口号的创业公司显然不是Web 2.0,而一些我们认为是Web 2.0的应用程序,例如 Napster和BitTorrent,甚至不是真正适当的网络程序!)
然而,抛开纷繁芜杂的Web 2.0现象,进而将其放到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大视野下来看,Web 2.0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网络革命所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是由专业人员织网到所有用户参与织网的创新民主化进程的生动注释。

版本区别

Web 1.0

       Web 1.0 是关于来自一些主要的公司,如:eBay, and Google 的杀手级的应用程序的出现。我们一直认为它们仅仅是网站,但它们实际上是一些令人惊讶的应用程序:功能丰富,容易上手,扩展性强,这些特性以前很少被普通消费者看到过。交易,不仅仅是针对货物的,还有知识的,变得普遍和即时。效率,透明,这个曾经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领域,被个人消费者和商业者占领。 Web 1.0在今天依旧是很大的推动力并且在将来持续很长时间。

Web 2.0

       Web 2.0是关于互联网上的下一代应用程序,特点是用户产生内容,合作化,社区化。任何人可以参与到内容的创建中。在YouTube上上传一个视频,在 Flickr上上传参加聚会的照片,或者在Blogspot上写自己的政治见解,所有这些都不需要专门技术,仅仅需要连接上互联网。参与改变了我们对于内容的理解:内容不是固定在发布商那里,它是活动在任何地方的。Google的AdSense带来了一个即时的商业模式,尤其对于博客作者,并且 视频共享网站已经重写了流行文化和内容过滤的规则。
当你围绕Web1.0或者2.0创业的时候,建设一个安全的,可扩展的 数据中心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对于进入把软件当成服务的行业,大量的时间和资本依 旧是进入的一个门槛。而且,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的软件开发依然复杂。并且创建一个成功的应用程序还需要辛勤的部署和维护。

Web 3.0

Web 3.0猜想
       Web 3.0通过改变传统软件行业的技术和经济基础来改变现有的一切。新的Web 3.0强调的是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创新。代码编写,协作,调试,测试,部署,运行都在 云计算上完成。当创新从时间和资本的约束中解脱出来,它就可以欣欣向荣。
对于企业来说,Web 3.0意味着SaaS程序可以比传统的C-S软件更快,更高效的开发,部署,升级。
对于开发者来说,Web 3.0意味着他们需要创建一个理想的应用程序东西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想法,一个浏览器。因为世界上的每一个开发人员都可以访问强大的云计算,Web 3.0是全球经济的推动力。
对于独立软件开发商,Web 3.0意味着他们可以花费更多的时间专注提供给客户的核心价值上,而不是支持它的基础架构。因为代码生长在 云计算上,全球的精英可以为它做贡献。因为它运行在云计算上,全球的市场都可以把它作为服务来订阅。

Web4.0

       在Web3.0里,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获取各种知识,当然这些知识都是先人们即时贡献出来的。这里的即时性,指的就是学堂里老师教学生的即时性。从Web3.0开始,网络就具备了即时特性。 但人们并不知道自己应该获取怎样的知识,即自己适合于学习哪些知识。比如一个10岁的孩子想在20岁的时候成为核物理学家,那么他应该怎样学习知识呢?这些问题就是Web4.0的核心--知识分配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了。

Web5.0

       说到 语用网,才真正进入了我的研究领域。技术的发展虽然令人眼花缭乱,但其背后的本质却十分简单。现有的计算机技术都是图灵机模型,简单地讲,图灵机就是机械化、程序化,或者说算术,以数据和算符(算子)为2元的闭合理论体系。图灵机是研究和定义在数据集上的算子规律或法则的数学科学。 在网络世界里,这个封闭系统都要联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所谓的整个网络成为一台计算机系统了。而这台计算机就不再是图灵机了,而是Petri网了。早在20多年前,Petri就说过,实现 Petri网的计算机系统技术叫语用学。因此语用网才是这台计算机的技术基础。

体系结构

简述

       传统的Web数据库系统一般实现Web数据库系统的连接和应用可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在Web服务器端提供 中间件来连接Web服务器和 数据库服务器,另一种是把应用程序下载到客户端并在客户端直接访问数据库。中间件负责管理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并提供 应用程序服务,它能够直接调用外部程序或脚本代码来访问数据库,因此可以提供与数据库相关的动态HTML页面,或执行用户查询,并将查询结果格式化成HTML页面。通过Web服务器返回给 Web浏览器。最基本的 中间件技术有通过 网关接口CGI和 应用程序接口API两种。

公共网关接口

       CGI是外部应用程序(CGI程序)与Web 服务器之间的接口标准,是WWW服务器运行时外部程序的规范,按照CGI编写的程序可以扩展服务器的功能,完成服务器本身不能完成的工作,外部程序执行时间可以生成HTML文档,并将文档返回WWW服务器。CGI应用程序能够与浏览器进行交互作用,还可以通过数据库的API与 数据库服务器等 外部数据源进行通信,如一个CGI程序可以从数据库服务器中获取数据,然后格式化为HTML文档后发送给浏览器,也可以将从浏览器获得的数据放到数据库中。几乎使用的 服务器软件都支持CGI,开发人员可以使用任何一种WWW服务器内置语言编写CGI,其中包括流行的C、C 、VB和Delphi等。
从 体系结构上来看,用户通过Web浏览器输入查询信息,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向Web服务器发出带有查询信息的请求,Web服务器按照CGI协议激活外部CGI程序,由该程序向DBMS发出SQL请求并将结果转化为HTML后返回给Web服务器。再由Web服务器返回给Web浏览器。这种结构体现了客户/服务器方式的三层模型,其中Web服务器和CGI程序实际起到了HTML和SQL转换的 网关的作用。CGI的典型操作过程是:分析CGI数据;打开与DBMS的连接;发送SQL请求并得到结果;将结果转化为HTML;关闭DBMS的连接;将HTML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
       基于Web的数据库访问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器。其访问频率大,尤其是热点数据。但其主要的缺点是:①客户端与后端 数据库服务器通信必须通过Web服务器,且Web服务器要进行数据与HTML文档的互相转换,当多个用户同时发出请求时,必然在Web服务器形成信息和发布瓶颈。②CGI应用程序每次运行都需打开和关闭数据库连接,效率低,操作费时;③CGI应用程序不能由多个客户机请求共享,即使新请求到来时CGI程序正在运行,也会启动另一个CGI应用程序,随着并行请求的数量增加,服务器上将生成越来越多的进程。为每个请求都生成进程既费时又需要大量内存,影响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导致性能降低并增加等待时间;④由于SQL与HTML差异很大,CGI程序中的转换代码编写繁琐,维护困难;⑤安全性差,缺少用户 访问控制,对数据库难以设置安全访问权限;⑥HTTP协议是无状态且没有常连接的协议,DBMS 事务的提交与否无法得到验证,不能构造Web上的OLTP应用。

扩展接口

       为了克服CGI的局限性,出现的另一种 中间件 解决方案是基于服务器扩展API的结构。与CGI相比,API应用程序与Web服务器结合得更加紧密,占用的系统资源也少得多,而运行效率却大大提高,同时还提供更好的保护和安全性。
服务器API一般作为一个DLL提供,是驻留在WWW服务器中的程序代码,其扩展WWW服务器的功能与CGI相同。WWW开发人员不仅可以API解决CGI可以解决的一切问题,而且能够进一步解决基于不同WWW应用程序的特殊请求。各种API与其相应的WWW服务器紧密结合,其初始开发目标服务器的运行性能进一步发掘、提高。用API开发的程序比用CGI开发的程序在性能上提高了很多,但开发API程序比开发CGI程序要复杂得多。API应用程序需要一些编程方面的专门知识,如多线程、 进程同步、直接协议编程以及错误处理等。主要的WWW API有Microsoft公司的ISAPI、Netscape公司的 NSAPI和OReily公司的WSAPI等。使用ISPAI开发的程序性能要优于用CGI开发的程序,这主要是因为ISAPI应用程序是一些与WWW 服务器软件处于同一 地址空间的DLL,因此所有的HTTP服务器进程能够直接利用各种资源这显然比调用不在同一地址空间的CGI程序语句要占用更少的系统时间。而NSAPI同ISAPI一样,给WWW开发人员定制了Netscape WWW服务器基本服务的功能。开发人员利用 NSAPI可以开发与WWW服务器的接口,以及与 数据库服务器等外部资源的接口。
虽然基于服务器扩展API的结构可以方便、灵活地实现各种功能,连接所有支持32位ODBC的 数据库系统,但这种结构的缺陷也是明显的:①各种API之间兼容性很差,缺乏统一的标准来管理这些接口; ②开发API应用程序也要比开发CGI应用复杂得多; ③这些API只能工作在专用Web服务器和操作系统上。

JDBC

       Java的推出,使WWW页面有了活力和动感。Internet用户可以从WWW服务器上下载Java小程序到本地浏览器运行。这些下载的小程序就像本地程序一样,可独立地访问本地和其他服务器资源。而最初的Java语言并没有数据库访问的功能,随着应用的深入,要求Java提供数据库访问功能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防止出现对Java在数据库访问方面各不相同的扩展,JavaSoft公司指定了JDBC,作为Java语言的数据库访问API。
       采用JDBC技术,在Java Applet中访问数据库的优点在于:直接访问数据库,不再需要Web数据库的介入,从而避开了CGI方法的一些局限性;用户 访问控制可以由 数据库服务器本地的安全机制来解决,提高了安全性;JDBC是支持基本SQL功能的一个通用低层的 应用程序接口,在不同的数据库功能的层次上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用户界面,为跨平台跨 数据库系统进行直接的Web访问提供了方案。从而克服了API方法一些缺陷;同时,可以方便地实现与用户地交互,提供丰富的图形功能和声音、视频等 多媒体信息功能。
JDBC是用于执行SQL语句的Java应用程序接口API,由Java语言编写的类和接口组成。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多线程与平台无关的编程语言,具有极强的可移植性、安全性和强健性。JDBC是一种规范,能为开发者提供标准的数据库访问类和接口,能够方便地向任何关系数据库发送SQL语句,同时JDBC是一个支持基本SQL功能的低层应用程序接口,但实际上也支持高层的数据库访问工具及API。所有这些工作都建立在X/Open SQL CLI基础上。JDBC的主要任务是定义一个自然的Java接口来与X/Open CLI中定义的抽象层和概念连接。JDBC的两种主要接口分别面向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的JDBC API和面向 驱动程序低层的JDBC Driver API。JDBC完成的工作是: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发送SQL语句;返回数据结果给Web浏览器。
       基于 JDBC的Web数据库结构其缺陷在于: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库查询等操作,还不能进行OLTP;安全性、缓冲机制和连接管理仍不完善;SUN承诺的完全跨平台跨 数据库系统的功能和标准远未实现。

存储技术

引言
       随着电网商业化运营的深入开展和电网规模的扩大,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分析决策、信息发布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的需求水平也越来越高,各部门、人员之间的信息交互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同时要求具有在不同地域对数据的读写功能。 信息资源共享及数据的异地读写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2 WEB方案的提出
       2.1 从对数据的共享需求来看
从数据共享分类大致分为两类:1)只要求对数据进行查询、浏览,属于前台共享;2)需要将数据进行再处理之后使用,属于后台共享。
这里涉及到的需求都可以通过前台共享(WEB模式)来实现。而前台共享实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Client/Server模式 和Browser/Server模式(WEB发布)。现将两种模式的对比如下:
       (1)Client/Server模式是传统的 解决方案,它在一些传统应用上非常胜任,但对于当今的需求,就有些捉襟见肘。该模式中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可处理的并发用户是有限的,不超过50个(一般二三十个 并发用户数就可观了)。但随着网络规模的急剧扩大,有许多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足以应付需求的急剧增长。而采用Browser/Server方式只需要在 服务器上建立相应的Web服务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由Web服务器集中完成,不存在并发用户的限制问题。
       (2)运用传统的模式,每台客户端机器都必需安装应用软件,造成了软件开发、安装、升级、维护上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而Browser/Server方式在客户端几乎不需要做任何修改,系统软硬件的安装,升级、维护仅集中在服务器端,且Web浏览器具有统一的用户界面,形式简单,操作方便。
       (3)Client Server模式在共享区域上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不能打破企业中各信息系统各自为政,互相独立的局面。而Web技术(基于Browser/Server模式)带来了新的企业网络 解决方案——Intranet。Intranet是一个以 TCP/IP为基础,集成Web技术而形成的企业内部信息网络,主要提供信息服务,避免了信息孤岛现象。企业用户无论在企业内部,还是在家中,甚至在外出差,都可以通过局域网,或通过电话线运用 远程访问服务(RAS)进入Intranet,真正实现内部信息的唾手可得。
根据数据面向的访问群范围较广且较分散的特点,我们决定采用Browser/Server模式(即Web发布技术)来实现对数据的共享。
       2.2 从对数据读写的类型来看
从数据读写分类也可分为两类:1)数字、字符类型; 2)文件、图表类型。
对于数字、字符类型的读写需求可用WEB模式实现。对文件、图表类型关键在于资料的存储模式。虽然通过人工录入的方式可将数据转录,但通过 第三方软件可完美的实现文件的 网络存储,不需转化。而此软件的操作管理也是基于WEB服务器模式的,即Web发布技术。
       3 系统设计思想
       我们针对不同的数据存储、读写要求,设计了相应方案。
       3.1 关于写入
       3.1.1 历史数据处理
       (1)不需更新、不需再处理的的数据进行文件扫描、上传处理;
       (2)要更新的数据采用WEB服务器进行文件存储,可再次在线编辑;
       (3)需处理的数据进行人工录入。
       3.1.2 新数据处理
       (1)可通过 SCADA系统获取实时数据,直接进行自动存储;
       (2)须更新的数据采用网页服务器进行文件存储,可再次在线编辑;
       (3)不需更新、不需再处理的的数据可进行文件扫描、上传处理;
       (4)需处理的数据通过人工录入方式填写。
3.2 关于读取
       提供多元化的数据录入、读取样式,能符合各种数据读、写的要求。并且针对不同的录入要求采用相应的录入方式,可节省大量人力。读取方式分两种:
(1)局域网内用户端通过IE直接访问服务器站点;
(2) 远程用户通过拨号访问服务器站点。
4 系统技术实现
4.1 WEB结构
       Web结构的核心是一台Web 服务器,它一般由一台独立的服务器承担, 数据库服务器为 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各客户机数据请求均由Web服务器提交给数据库服务器,再由Web服务器返回发给请求的客户机。
这里的Web服务器可设为一个 网关,一端接信息管理系统的 内部网,另一端接入企业Intranet,这样既避免了内部网直接暴露于外部,又使内部都可访问到Web站点。
       4.2 WEB的软硬平台
       大多数Web服务器都是为一种操作系统进行优化的,所以选择Web服务器时,需要和操作系统联系起来考虑。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是微软Windows2000/NT自带的Web服务器,具有与操作系统的亲和性,并继承了Microsoft产品一贯的用户界面。所以,我们采用以下Web平台:
       (1)硬件:服务器(PII300以上,128MB 以上RAM,100 Mbit/s网卡),客户机(PII200以上64 MB以上RAM,100Mbit/s网卡) ;
       (2)软件:服务器(Windows 2000/(NT Server4.0)中文版,建议Server Pack 5.0以上,IIS 4.0 ),客户机(Microsoft Win 9X中文版,IE 4.0以上浏览器) ;
       (3)网络:建议为100Mbit/s 以太网。
4.3 WEB开发
4.3.1 开发工具
       (1)ASP是Microsoft用于生态动态 网页的技术,它建立在IIS服务器的基础上。在ASP中可以利用ADO方便地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它提供了连接任何兼容ODBC的数据库的能力,通过ODBC连接,从 数据库服务器获取数据;执行更新、删除、添加数据,获取ODBC的错误信息等。ASP还支持多种 脚本语言,如JavaScript,PerlScript以及VBScript,运用这些脚本语言可以灵活、动态的生成HTML文本。脚本语言还可以方便的调度和控制大量 ActiveX控件和Java小程序。即可使ASP相对于原有的CGI技术,具有开发周期短、调试方便、兼容性好、经济易行等特点。所以,在软件制作中,我们采用了ASP技术,并运用Java编制了一些适合自身应用的Applet控件。
       (2)以Microsoft 公司出品的SharePoint软件作为网络文件存储的基本结构。可通过WEB页直接进行文件(Word,Excel,PowerPoint,Txt,Html)的网络存储、修改。通过对其中源码的修改,使之适应我们的实际使用情况。同时,对其WEB 共享文件夹的安全权限进行设置,达到网络安全的功能。
4.3.2网络用户管理 网络用户的创建是基于服务器的本机用户帐号。所有权限集中于服务器于一身,便于维护人员集中管理。维护人员足不出户就可对每个用户发出命令,允许或禁止用户的读、写操作。为了方便用户修改个人网络帐户及密码,我们通过网络WEB技术提供了系统帐户密码修改页面,使得用户不论身在何处,只要能访问该WEB服务器,就好像在办公室内上班一样方便。
       5 系统安全
       除了平台、开发环境和功能设计外,网站的安全性问题也不容忽视。从硬件的安全角度考虑,我们为主服务器设置了一台 备份服务器,同时将WEB服务器设为 网关使用 双网卡,对内部机器IP进行合理规划。在软件方面,凡是用于客户端的脚本(主要是响应客户端时间)全部采用JavaScript 脚本编写。服务器端脚本(主要是用户权限设置及数据库操作)均采用运行于服务器端的 VbScript脚本编写,ODBC 接口及用户权限跟踪进行独特加密。这样,对数据库操作及用户 身份验证的脚本在 服务器端 编译执行,相对于客户端是看不见的,同时传递时进行了多次加密、校验。
在防护上坚持使用正版软件,并时刻注意升级库,做到防患于未然。
       6 结语
       基于WEB的电网信息管理及办公应用系统不但具有易于开发、使用和维护的特点,而且易于和其他系统接口及协同工作,同时向下和向上兼容过去和将来的办公模式。OFFICE文挡的网络存储和基于网络数据库的数据存储方式,既保留了以前的工作习惯,同时提供了网络数据存储的工作方法。能通过此系统,使得工作人员向完全网络办公模式转化,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搭建企业Web

       既然移动互联网广告可以做,那么传统企业建立移动官网也是必要的一环。未移动化的PC企业网站对手机用户浏览体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简单的优化与调整并不能完美展现企业的品牌文化和产品特色。企业官网移动版不但跟随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潮流,而且彰显了传统企业在该商业领域的专业性(在传统企业合作伙伴中建立威信)。
值得一提的是,手机版企业网站在移动搜索引擎显示的结果中更加靠前,能够增加企业网站访问量,吸引一定的潜在客户群体。另外,搭建移动官网成本较低,不会造成企业资金流压力,风险极低。

       社会影响

       万维网使得全世界的人们以史无前例的巨大规模相互交流。相距遥远的人们,甚至是不同年代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发展亲密的关系或者使彼此思想境界得到升华,甚至改变他们对待小事的态度以及精神。情感经历、政治观点、文化习惯、表达方式、商业建议、艺术、摄影、文学都可以以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低投入实现数据共享。尽管使用万维网仍然要依靠于存在自身缺陷的物化的工具,但至少它的信息保存方式不是使用人们熟悉的方式如图书馆、出版物那样实在的东西。因此信息传播是经由万维网和英特网来实现,而无须被搬运具体的书卷,或者手工的或实物的复制而限制。而且数字储存方式的优点是,你可以比查阅图书馆或者实在的书籍更容易有效率地查询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而且你可以比通过事必躬亲地去找,或通过邮件、电话、电报或者其他通讯方式来找,更加快速地获得信息。
万维网是人类历史上最深远、最广泛的传播媒介。它可以使它的用户可以和分散于这个行星上不同时空的其他人群相互联系,其人数远远超过通过具体接触或其他所有已经存在的通讯媒介的总和所能达到的数目。由于万维网是全世界性的,有些人认为它将培养人们全球范围的相互理解。万维网可能培育人们的相互同情和合作,但是也有可能煽动全球范围的敌意,甚至给那些善于煽动人们偏激情绪的政客和压制人民的政权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强大力量。

Web 服务器

  • 您的所有网页的集合被称为网站。
  • 要想让别人看到您的页面,就必须对网站进行发布。
  • 您必须把网站拷贝到一台 web 服务器,才能完成对网站的发布。
  • 如果您的 PC 连入网络的话,您也可以把它当作一台 web 服务器。
  • 大多数的情况是使用由 ISP 提供的 web 主机。


你可能感兴趣的:(web(蜘蛛网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