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年前,我家附近有一座很长的桥。我这么说很容易让人觉得我家在风景如画的江南小镇,那桥也许是拱桥,也许是木桥,但其实都不是。我从小生活在北方,那是一座市中心的高架桥。

上小学之前,每天晚上我最喜欢的事儿就是吃完晚饭跟着爸妈沿着桥散步。那座桥又长又宽,举架也高,每到傍晚桥底下不仅有许多小商贩卖爆米花、棉花糖和一些小玩意儿,还有扭秧歌的表演。

是的,那时候广场舞还没流行,北方还是秧歌的天下,很多上了年纪的大叔大妈、爷爷奶奶,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随着音乐声一齐舞动。这是平时的情形,要是赶上了节假日,甚至是周末,都有可能看到其他各式的表演,有的人带着面具扮演大头娃娃,我那时候常常猜带着面具的人到底能不能看到外面;有的人脚底踩了高跷活像一个巨人,每一步都走得踉踉跄跄,让看得人心惊胆战却不曾摔倒;有些则是两三个人一组,锣鼓声很吵,他们也没有过多的语言,单纯利用丰富的动作和表情,借助简单的道具,展现一个情节丰富的小故事。

配乐都是会吹各种民族乐器的老爷爷组成的业余演奏队,他们每天乐此不疲地搬着音响,敲着锣、打着鼓、吹着唢呐和喇叭,一场表演下来怎么也有一个多小时,对体力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不过他们好像一表演起来就什么都忘了。这就是他们的工作,这就是能让他们发光发热并为之奋斗的事业。

平时我爸爸会把我扛在肩上,这样即使我在人群的最外围,也能将里面的表演看个真真切切。不过有时候我也闲不住,有一次我妈在旁边的小摊给我买了两把彩色花边的大扇子,我得了爱不释手,跟着秧歌队后面跑起来。那时候我还在学舞蹈,练习转民族舞里面那种红色的手绢,后来有了扇子,我就左手舞扇右手转手绢,明明不是协调性很好的人,居然也练成了。

我没太注意秧歌队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好像上了小学以后就很少见到秧歌队,不过那时候还有很多大妈在跳集体舞。再后来上了初中,放学也晚、功课也多,就很少有时间晚上出门遛弯了。算起来到现在,桥底下的秧歌队在我的记忆中有20年了吧,也许很多当年吹喇叭、敲鼓和表演的爷爷奶奶们已经不在了,但那份记忆不曾磨灭。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

2.

桥是我童年的记忆,更是现代化的象征。城市里的桥越建越高,越建越复杂,似乎是它们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沉浮。

大学期间在上海实习,有天晚上我走在陆家嘴的人行天桥上。天桥上行人不少,多数是游客,他们对着东方明珠和国际金融中心自拍。夜幕早已降临,直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上灯光格外璀璨,这些灯光映射到游人脸上,熠熠生辉。

远处隐约传来了钟声,我看看了表,刚好21点整,然后抬头望向了鳞次栉比的办公大楼。在99楼上班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在这里占得一席之地就意味着人生的成功吗?这里的大多数窗口还亮着灯,里面的人还在开会讨论活动计划吗?会有人通宵留在这里加班吗?家里会有人反复热着饭等他们回家吗?这里面有许多年薪百万的人吧,可是他们会觉得充满了动力呢,还是觉得这样的生活疲惫不堪呢?

晚上的风有些凛冽,透过领口吹进来,站在桥上更是 “高处不胜寒”。我一路小跑,下了天桥,仿佛从云端回到凡间,周围的人群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而我好像还没定位好自己的目的地。

3.

本来想说白天和晚上在桥上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后来想想其实是心境不同,所以看到的风景也冷暖有别。

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家附近就有一座桥吧,所以无论哪个城市,每当走在路上看到天桥,都想上去走一走。

在香港,理工大学附近有一处四通八达的天桥。香港很拥挤,天桥上也满是行色匆匆的密集人群。偶然间,我低下头,竟看到桥下排满了大大小小的红色车辆。这算不得什么美景,但于我而言却足够别致。

桥_第1张图片

桥最初的作用的连接两片陆地,它只是用来中转,用来过渡,是最不应该停留的地方。但有些时候生活需要我们停下来,去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在曼谷,轻轨建在桥上,一墩墩石柱坚固而沉稳,四通八达的轻轨则在桥上畅快通行。若不是有阳光照过来,我差点以为自己迷失在了未来世界。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暹罗广场周边的霓虹灯亮起来,桥下车水马龙。城市的繁华一览无余。

在上海,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宽阔而绵长。桥下行车寥寥,桥上空无一人。阳光正好,我拿出手机,抬起头拍起桥来,不知道桥下是否也有人望着我出神?

每天上班,公交车都会经过外白渡桥,有时候车开得快,行至桥中央总感觉整个人都会飞起来。每天早上,我和男朋友一起搭车,快到外白渡桥时,他都握紧我的手,提醒我,马上要起飞了。

原来我对桥有如此执念,是因为桥寄托了对家的思念和对每一天温暖生活的热爱。


原本是想写一篇独特视角的摄影帖,写着写着却变成了这幅模样。如果有人和你一起走过一座桥,不要忘记多在桥上停留一秒,默默在心里对他说声谢谢。

最后如果你喜欢这些关于桥的文字,不要忘记用小红心表示支持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