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包括保证项目能满足原先规定的各项要求所需要的实施组织的活动,包括质量规划、实施质量保证和实施质量控制三个过程。质量管理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
1. 顾客的满意度。要求可交付成果既符合要求又适于使用;
2. 预防胜于检查。预防成本远低于纠正成本;
3. 管理层责任。成功需要项目团队全体成员的参与,然而提供取得成功所需的资源仍然是管理层的责任;
4. 持续改进。戴明循环PDCA是质量改进的基础;
§1.6.1 质量规划
质量规划指识别那些质量标准适用于该项目,并确定如何满足这些标准的要求。
项目Explorer没有正式的质量规划文件,包括质量管理计划、质量衡量指标、质量核对表、质量基准等。有什么质量标准?达到什么目标?如何满足?从项目开始至结束基本上是按照经验去确定。比如质量标准,能够满足客户需要,客户测试通过,上线运行没有问题就是质量标准了;返工工作量少,客户提出的意见不多,也算是质量目标。对于如何满足这些要求,很直观的,通过系统分析员的集成测试、测试人员的系统测试以及客户的验收测试去达到。至于缺陷率、故障率等量化的质量指标基本没有定义。
由于项目管理计划中没有定义验收标准,在质量方面,上线,能够满足业务要求,也就满足质量要求可以验收了。
该过程的产出,质量核对表、过程改进计划,公司不关注,客户不关注,项目组也没有这个意识,自然相关的工作和文档也就没有实施和编写了。
“质量是规划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Explorer由于规划和系统设计上的不足,导致整个项目的返工量很大,甚至在项目验收后系统仍然频繁的出错,曾经一段时间在晚上看到客户熟悉的电话都觉得害怕,简直是“午夜凶铃”。
§1.6.2 实施质量保证
实施质量保证是指实施计划中的系统质量活动,保证项目实施满足要求所需的所有过程。
公司内部当时没有质量控制部,质量保证也只能是由监理或事业部高层以不专业的方式提出不专业的意见和建议,虽然不太规范,但项目外部的组织往往会比项目组要看得清楚,更能发现问题,提出纠正措施。
这种不太规范的做法是如何实施的呢?一般的过程是,监理或事业部高层到现场或者周例会听取情况报告和各方意见,根据与会各方提出的问题,提出后续的建议措施。这个过程中,变更申请也会正式不正式的获得通过或者给否决。
质量保证过程的价值在于其实施的质量审计,通过对实施情况的审查,确定项目活动是否符合公司相关的政策、方针或过程,识别低效率的政策、过程或程序,通过提出纠正措施以利于项目绩效的提升。质量保证要解决的是:确保项目组在做正确的事情,也就是确保方向是正确的,以免项目组做了不值得做的事情还浑然不觉。
§1.6.3 实施质量控制
实施质量控制是监视项目的具体结果,确定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并判断如何杜绝造成不合格结果的根源。质量控制是确保项目组做出来的可交付成果是正确的,这是与质量保证的本质区别。
项目质量控制由项目组中的测试团队负责,测试团队成员从测试部门抽调,测试工作向PM和测试部门职能经理汇报。
在Explorer项目中,质量控制被简单的理解为测试系统,提出缺陷,跟踪缺陷直至缺陷修复,确保交付给客户的系统是没有错误的。基于这个理解,项目质量控制实施过程中,主要的输入就是可交付成果,即发布的系统,质量控制所使用的工具是检查以及缺陷修复审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回归测试)。PMBOK所提的质量七工具,基本上没有使用过,不过,帕累托法则倒是又一次在这个项目印验:20%的工作(如满足本地化的需求等)需要80%的精力完成。
测试通常由开发人员、系统分析员和测试人员联合测试,其中开发人员负责单元测试、系统分析员负责集成测试,测试人员负责系统测试,最终提交给客户做验收测试。具体过程如下:
1. 由测试部根据需求拟定各个模块的测试用例(主流程),产生一系列的检查清单(CheckList);检查清单(CheckList)由测试部门负责整理、分发和收集;
2. 开发人员根据CheckList逐项检查,确认通过后发邮件通知负责该模块的SA(系统分析员);
3. SA根据开发人员提交的CheckList完成集成测试,通过后提交给测试部门测试;
4. 系统部署员根据系统分析员的反馈确定发布给测试部门测试的时间;
5. 测试人员测试通过后,更新bug跟踪系统的状态;
6. PM根据bug跟踪系统的相关信息,确定发布给客户测试的版本和时间;
7. 系统最终上线前,由测试人员对系统进行一次回归测试,以确保系统没有问题。
从实施成本的角度看,质量控制是一件成本高昂的事情。首先质量控制涉及的人员众多,包括测试人员、PM、系统分析员和开发人员等,这些角色的人员需要频繁的沟通、交流和协作,沟通成本很高;其次,过程复杂,缺陷修复需要通过缺陷报告、定位缺陷产生的原因和位置、对修复缺陷可能引起的影响分析、确定修复方案、实施修复措施、回归测试验证等等一系列过程才能最终确定缺陷是否被真正被修复,这个过程耗时耗力,成本高昂。而且,缺陷修复稍有不慎没有做好影响分析则很有可能会引入其他缺陷,这些成本都非常的可观。以上种种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质量规划的重要性。
-------------------------- 本文可任意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6906/viewspace-631003/,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6906/viewspace-6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