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很丧的影评。
1、
猜火车1——狗屁的少年。
猜火车2——狗屁的中年。
真是好奇会不会拍猜火车3,如果有,一定是狗屁的老年。
说脏话绝对不符合爸妈对我的教育,不过谁让这电影就是这样,加起来就是狗屁的一辈子。
先说明,我现在讨厌装成熟说一些什么“人生”“生命”“青春”之类的词,装腔调特没劲,活像成功人士代言的手机或者汽车广告。不过总是得管中窥豹,从电影里感受一把别人的“人生”和“青春”。
和《爱在黎明破晓时》三部曲那种文艺青年的三段式人生不一样,这个是混混的两段式,非典型人生。上一部四个人干了一票大的,贩卖毒品挣了一万六千英镑,马克给“土豆”留下了四千英镑后把剩下的钱卷跑了,从此无影无踪,像是没有结局。这一部就接着续写了。
20年后除了死去的汤米,剩下的四人进入了“迷失的中年”,肆意挥霍完青少年时光就迎来了排山倒海般报复的中年时代。他们试图用原来的经验去解决新的问题,却不愿意承认社会和时代都变了,他们的生活失控了。
最可怕的失控不是那种突然间的,而是潜移默化,当你发现时都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就更无力扭转了。
人到中年最可怕的是什么?是蠢,妄图用旧瓶装新酒。
2、
混混们“英雄迟暮”的标志就是不断想起过去,因为他们的中年根本不受他们的控制了,年轻的时候吸毒、使用暴力、盗窃、和各种女人们厮混,在社会底层横行无阻,觉得这人生真特么爽。
20年后,佛朗哥发现自己原本能用暴力控制的生活不复存在了,他甚至没法用激将法刺激上了大学的儿子跟他一起做偷鸡摸狗的事情,他还在逃狱中,更可怕的是他那方面不行了;“土豆”丢了建筑工地的工作,见不到儿子,有无法摆脱的毒瘾,还“坚守”在多年前他们聚众吸毒的房子里;西蒙从阿姨那里继承来的酒吧只有若干老头进来捧场,企图用色情录像来敲诈成功人士,反被人报了警进了监狱;马克在拿了一万六千英镑消失多年后终于回来了,看似人生光鲜,可等着他的是母亲的葬礼和公司的裁员。
人到中年不得不和其他社会因子产生联系,据说每个人都有人生辉煌的五分钟,过了这五分钟剩下的人生就是不断回忆这五分钟或者创造另外的五分钟。
这几个中年混混要再度携手干一番事业,决心要进入色情行业(就是妓院),很黑色幽默的到“欧盟中小企业开发贷款”那里去申请贷款,要大展宏图。不过小混混的兄弟情谊也绝对不是肝胆相照——“朋友只是另一个受害者”。
几个人互相背叛,今天我睡你女朋友,明天你把我卖给仇人,后天咱们窝里斗一下,到最后又是只有“土豆”拿到钱,剩下的被卷跑,又是一个轮回。
有看客说这部电影就是试图在卖情怀,抄老梗,没创意。我实名反对,你想看到什么?想看到四个人大彻大悟浪子回头然后走上人生巅峰?混混就是混混,糟糕的人生想要逆袭是小概率事件。
“土豆”会把四千英镑买了理财产品吗?当然不会,他满脑子就是希望快点享受到吸毒的快感,他的大脑看不到远处的事情。三个中年混混跑去怀旧,发现最好的怀旧是吸毒,他们必然不会去教室怀旧。有个扯淡的少年时代就有很大的概率会有荒诞的中年呀。导演只不过还是在叙述实际,你还指望看到什么呢?英国“变形计”?
3、
我知道国产混混不这样,他会成为一名“老炮儿”,分分钟教新人如何做人,顺便告诉你“盗亦有道”之类你本来就明白的话。但无论哪国的混混,都是一样的旧瓶装新酒。所以扣上“英伦”两个字,混混也不会更洋气。
20多岁的麦克格雷格一脸的痞气相却让人心神荡漾,身上没有多长一块肉,紧身牛仔裤包裹的恰到好处。惨白的皮肤充满了诱惑,是个女人就不想放过他。中年的他却让人没了欲望,无论怎么演混混都是一脸欧比旺似的正气凛然,他是我们的主线人生,充满了禁欲色彩和试图拨乱反正。
佛朗哥像是每个人甩都甩不掉的过去,每隔一阵子就让你想起来的恶心事。谁都以为自己能摆脱,他不断迫使你回忆起那些破事和荒诞的时光,否定自己,自我打击。
“土豆”是心里最后一块自留地,保存着没有被玷污的小秘密。
如果有《猜火车3》,情节应该是这样的:马克回归家庭后做出了一番事业,成了一个二手车中介商,还有自己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土豆”的小说发表之后扶摇直上成了作家,继续靠回忆破烂的青春写作;“病孩”从阿姨那里继承来的酒吧还在萧条的经营着,他也继续做一些不三不四的生意;佛朗哥出狱了,回到家,发现儿子已经结婚生子并且是一位成功人士。“土豆”发现自己已经没什么可以拿出手的回忆可写了,打算找马克再做一点什么事情好让他接着写,马克拒绝,因为他没有理由打断自己还不错的后半生。这时候“病孩”的酒吧马上就撑不住了,但是好在这块地皮最近在不断升值,但是他要被一个在城里不断扩张自己商业地盘的混混恶意买下。佛朗哥的儿子儿媳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总和佛朗哥接触,家人好像有些看不起他,佛朗哥陷入了老年混混的焦虑中。“病孩”找到佛朗哥和土豆打算对抗这个恶意收购的混混,马克被逼无奈只好也加入进来,四个人又联手上演了一段充满黑色幽默的老年混混自我挣扎的大戏,最后以某个人的“战死”收尾荒唐的人生。
4、
两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戴安,14岁的时候叛逆无比,上着昂贵的学校,晚上跑去泡吧,调戏小混混,成年后做了律师,笑看其他人继续乱七八糟。
哪个男孩不曾幻想自己能在学校呼风唤雨,制霸初高中,教导主任见到你都得给你点根烟;哪个少女不曾幻想所有学校的风云男生都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社会上的著名混混和学校老大为自己打起来?
好在大部分人只是想想,还没来得及操作社会和家庭教育就开始不断矫正我们的脑袋,用规矩和伦理烙下“不得放肆!”四个字,那颗躁动不安的心随着青春期的度过慢慢被压制,像是从抽烟喝酒的小混混成了大腹便便的谢顶中年男子。
最后我们成了“人”。
坐在屏幕后的我是在窃喜自己没有这么糟糕的人生,还是小小的希望自己也能这样放肆的活过?
其实我也想那样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