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第六章——对核心素养推行的实践探索(摘要与感悟)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第六章——对核心素养推行的实践探索(摘要与感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一节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质量评估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习成果衡量特设工作组”,其目标是通过探究学生最需要学习的内容和实现的学习目标,进而将其转化为可测量的指标,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基于此目标,“特设工作组”提出了全球学习质量跟踪的核心指标以及测量方式和方法。

☞加拿大开启了基于终身学习的“综合学习指数”研究。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的四大支柱,再收集、整理和分析加拿大人在各学习领悟中的学习指标数据后,提出了含有17个指标和24个具体参数的“综合学习指数”测评框架。

☞欧洲联盟在2010年也开启了“欧洲终身学习指数”这一项目,该项目组采用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最终确立了包含36个指标的“学习指标体系”,并用于评估和检测欧盟国家的教育质量。

☞经合组织在DeSeCo项目启动前就已发展了PISA这一国际性教育质量测评项目。因此,PISA项目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阅读、数学及科学素养进行了更具体的界定,同时也发展了评估内容和手段。

【感悟】对不同组织和国家的核心素养的落实的考察,对我国核心素养的遴选与落实都将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所以很有必要了解其他组织和国家的核心素养的落实和推行。

第二节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改革

落实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方式方法大致可以分两种:直接指导型与间接融通型

*直接指导型

所谓直接指导型,就是将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直接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框架,指导国家的课程改革。一般而言,又分为两种情况。

☞首先,受OECD、欧盟等国际性组织的影响,一些国家较早地启动了核心素养的研究,因而,这些国家在21世纪初就启动了一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改革,并以立法的形式正式颁布了新课程。其次,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正在启动以核心素养为基本框架的课程改革。

☞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发布了报告,提出了融通智力发展与道德教育的新课程方案,2013年,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又发布了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的报告中,提出了分化到各个年龄阶段的具体化课程目标方案。

*互补融通型

它所指的是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以互补的形式逐渐渗透进课程标准中,进而使二者达到融通状态。

☞例如,美国的21世纪核心素养联盟就通过融通的方式建立了CCSS,旨在帮助各州各地区和学校在实施共同核心州立标准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

☞为了更好地将21世纪核心素养整合进CCSS中,P21还开发了各个学科的具体化的素养指标体系。

☞P21与皮尔逊基金会合作,启动了“21世纪学习典范项目”,它旨在搭建一个平台,将学校或地区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有效做法和经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分享和交流。

☞新加坡进行了体育课程改革,对品德与公民教育课程的教材与教学等进行了改革。

【感悟】这俩种方式都有自己的好处,各国各地区都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关键问题在教学内容中的具体化。

第三节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学习环境创设

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为了将核心素养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环境创设

除了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系统内部来推进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培养外,一些国家或地区还充分拓展了实践领域,努力通过整合全部社会力量来落实核心素养目标。

第四节  国际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和推行。

☞基于核心素养的各学段培养目标的纵向衔接

在关注核心素养总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落实在具体学段的学生身上,还需要从素养发展的角度提出各学段学生在不同核心素养指标上的表现特点和水平,把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具体到各学段。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研发

我国现行课程标准主要是对课程内容的界定,虽然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角度对课程进行了说明,但各地的教育质量标准不一致。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专业质量标准,完善现行课程标准,可以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改革

现代课程体系应至少包含有四个部分*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质量标准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学习环境创设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和推进,也必须重视将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融入到教师培训及专业化发展指导过程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第六章——对核心素养推行的实践探索(摘要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