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不乏年薪百万,我有幸采访了其中几位都是怎么成为大神的。大家都说一些谦虚又官方的话,但有个人的话,却被我记了下来。
他说:“我从来不做让自己获得短期快感的事”。
我当即就感觉被什么扎到了。
回家后思考了很久,写下了这篇文章。
1
快乐和痛苦遵循能量守恒
知乎上有个问题,将近6万人参与了回答:
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绝对不要碰什么东西?
其中有一个回答点赞量很高,和那个百万大神的话居然不谋而合:
“远离那些能让人获得短暂快感的东西。”
生活中很多事物都能够让人获得短暂快感。
比如刷小红书的时候被种草下一件绝世好物。
感觉拥有了它就能够换个头重新做人。
用过后很快就后悔。
家里拥有的同类产品屯了不下10支,但总感觉自己少了那么一支。
不得不承认,人类是很依赖快感的生物。
但人类的自省机制,会让我们在快感过后而感到加倍的痛苦。
快感成瘾,是一件很迅速的事情。
我曾经是个完全不喝可乐的人,可能一年到头才会在家庭聚会喝上那么两口。
但后来遇到一个朋友很爱喝可乐,一天必须一瓶的那种。
而且每次他帮我们带水,也是带可乐。
一开始喝的时候我们还嘲笑他,怎么能就这么沉迷这个饮料。
没想到时间再久一点,我居然开始主动买可乐,特别是热的时候和吃辣的时候,就特别想来一瓶。
自从get到可乐的快感,我发现自己有点上瘾了。
三天没喝就会想。
不过幸运的是,我在很短的时间里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人很容易对糖上瘾,摄取过量糖分会抑制胰岛素分泌。
糖分一边能抑制饱腹感,一边能让大脑释放需要摄取更多糖分的信号。”
于是我列了一个强制性戒糖计划表,不知是心理暗示起了作用,还是确实很久没碰的原因,我又回到了一年才喝一次或者不喝可乐的频率。
后来仔细想,对可乐上瘾也是一瞬间的事情,只是不知不觉就会越陷越深。
短暂的上瘾看不出什么变化,可你知道,连续喝可乐一个月,各类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明显增加,连外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人真的可以在一个月之内变垮的。
2
能取悦你的东西,也能控制你
你知道“互联网回音壁”现象吗?
前段时间上了热搜的“淘宝连衣裙”事件:
即在淘宝上搜索同一个关键词“连衣裙”,不同人得到的搜索结果也是有差别的。
当你浏览常用的网购软件,会发现软件给你推送的百分之七十的商品,都是你感兴趣的品类。
你曾经使用过这些软件的痕迹,会像回音一样,又传达回来,来到你的面前。
这就是“互联网回音壁”。
它暴露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各种软件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周到,它让你看见你想看见的东西。
每个人看见的信息,都是自己喜欢或者愿意看见的一部分。
越是能在短时间内取悦你的东西,越要警惕,它也能在短时间内轻松控制住你。
好比你本打算放学或者下班后补充自己认真读一本书。
但在翻开书之前,你不小心看了一眼抖音。
短时间内,它就能迅速吸引走你所有的注意力。
感觉好像只看了一会,一抬头发现快两个小时过去了,预留学习的时间没有了。
原本打算啃的书也只能「下次再说」。
而人和人的距离,就是被无数个「下次再说」拉开的。
“投你所好式”网络信息,它让你原地踏步,让你在自己的兴趣里沉迷。
甚至会不知不觉偷走你的时间,消磨你的意志力,摧毁你向上的动力。
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
提前享受的快感,最后一定会被同等程度的痛苦置换回来。
人类都知道自己承受不起巨大的悲伤,但很少有人能明白:其实人类也难以消受巨大的惊喜。
3
你的娱乐或许正是别人的生意
我喜欢把手机软件分为三类:
第一类,能够获取消费和释放快感,满足社交欲望的:
微博、抖音、淘宝、京东、小红书、、各种游戏...
第二类,让日常工作生活更便捷的工具:
钉钉、高德地图、美团、嘀嘀打车...
第三类,满足学习需求,提升个人能力类:
得到、网易公开课、扇贝英语、百词斩、读书汇...
一般人手机里都会装有前两类软件。
但真正的分水岭出现在第三类。
这三类软件的安装比例,可以一定程度上看出每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
那些从来没考虑过安装第三类软件的人,更容易跌入整天玩手机啥都不干的焦虑陷阱。
这类软件也并不是装的越多层次就越高,还关系到一个使用频率的问题。
这样就和办了健身卡一次也没去过的人一样,只是获取了心理满足感,却没得到真正有益处的训练。
当你划走一个视频时,已经不记得上个视频看到的时候什么。
分心,是这个时代随处可见的陷阱。
其实,刷抖音和看电视剧,刷微博,玩游戏,对我来说没有本质不同。
也没有谁害人更深之类的说法。
“如果一个人能安排好生活,抖音就只是他手机里的一款APP;如果一个人不自律,那谁也拦不住他找各种理由浪费生命。”
4
别急着奖励自己
知乎上有另外一个高赞问题:
人在什么时候最舒服?
答:当你做完不想做的事情,开始做想做的事情的时候。
这个回答,正好和“年轻人不要碰让自己获得短暂快感的事物”形成一个微妙的平衡。
两件事情告诉我们,人要有节制的享受。
心理学上有个很著名的理论,叫“延迟满足”。
“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它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 协调人际关系、 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简单解释,这是一种更高级的能力:
不仅延迟后获得的幸福感是双倍的,并且能够对人的毅力和耐心起到一个很好的锻炼。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在完成一项工作或者达成一个目标的时候,请自己吃一顿饭,或者给自己放个假当作奖励。
这就是有节制的满足欲望。
这样的满足感会治愈上一段不开心,让我们能更积极的投入到下一段工作和学习中去。
聪明的人绝对不会在工作完成到一半时,就急急忙忙地犒劳自己:刷半小时手机,或者点个外卖。
研究发现:
当你做一项工作正进入状态时,如果被打断,
要恢复到打断前的工作状态平均需要 25 分钟。所以你不妨想想,每天有多少时间花在了获取短暂快感,又花了多少时间来弥补这段偷懒的时光。
毁掉生活的,从来都不是奶茶、抖音、和手机。
而是想逃避问题,寻求快感的心。
当你不再追求低质量的快感时,焦躁、迷茫之类的情绪也会一起消失。
心慌的感觉走远了,真正的快乐就来了。
你会发现,那是前所未有的平静
汇方,一所为您设计幸福的商学院
汇方,以提升客户满意度为责任的企业文化建设者
汇方,以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使命的教育践行者
汇方,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中国资深vi设计、品牌设计的创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