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了解来龙去脉

刚开始学写程序那会儿,喜欢逛书店。一眼望去,书架上《xx天学会X++》这类的书名是最多的。出版是个看重数据的行业,之所以这么给书命名,全然不顾散发出来的“少年,我看你骨骼惊奇”的蜜汁氛围,只有一个原因:好卖。

而阅读的阵地从书本转移到微信之后,“xx天”已经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期限变成了“三分钟”:《三分钟了解次级债危机》

分工协作,大势所趋

看帖是因为不了解,不了解是因为分工不同。生产力越发达,相应的分工就越精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个算是跨意识形态的普世共识。当年学校里一起踢球的小伙伴,有人当了程序员,有人当了债券交易员。写程序的听卖债券的说各种行话:“头寸”“萝卜”等等如坠云里雾里;卖债券的看写程序的写出来那一屏幕符号,半天憋出来一句:“乱码”。

隔行如隔山,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业务逻辑。前有各种遗产需要继承,后有新问题新方法纷至沓来。以写程序的为例,80年代那会儿出来混,学个c语言基本就平趟了,主要是因为那会儿使用计算机的都是一些特定专业,写程序的主要应用是各类专用软件,功能和用途相对单一。加上C语言其实很万能,呵呵。

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科学对各行各业支持力度的加大(有人称之为“软件吃掉全世界”,这审慎如人类看异形的态度我不能认同),出现了各种维度的需求。比如能把64个cpu核心用满的erlang;一次编译,处处运行的Java;语法严谨内敛颇受科研人员喜爱的python;完全面向对象的ruby;被踩无数次但越战越勇的小强Javascript;语法迷人眼的brainfuck等等。

一度以为掌握的语言越多,再学新的就会越容易,直到学了七八种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编程语言和人类语言一样,和思维有神奇的互相作用,使用某种语言,就会以该语言思考。世界观可能影响不大,但是方法论层面就完全改天换地了。人类的大脑能利用的程度是有限的,多个上下文频繁切换,效率损失太大。“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夫子诚不余欺也!

行业逻辑如此复杂的现在,减少广度,增加深度,做好本职工作,共同协作就成了生产力最大化的最优选择。

易粪而食

但形成壁垒之后,就会有人利用这点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文化,民族还是生理原因造成的可以争论出一本书来,暂且不表。但如果各行各业都这么做,互相作用的效果是所有人的利益受损,生产力下降。举个例子好了:养鱼的给鱼灌孔雀石绿,养猪的给猪打瘦肉精,种粮的给陈化粮上石蜡,他们自己当然都是不会吃自己产品的,但到市场上交易后,养鱼的吃了瘦肉精,养猪的吃了石蜡,种粮的吃了孔雀石绿,可能还不止一种。

众志成城

情况并没有需要移民那么严重。市场经济好处之一就是可以自我调节,交易必须双方你情我愿才能成交。双方都有的赚,买卖才能长久。有些饭馆后厨的确不能看,然而也可以选择不去,自己在家下厨嘛!

标榜有机,卖得贵的食材,一般会在品牌和渠道建设上投入大量资源,如果名不副实倒掉了,前期投入的成本也就打了水漂。同样我们努力工作,希望获得认可,这才是长久的基业;而偷懒摸鱼坑蒙拐骗,只能干第一次或者最后一次,就算干完了,不还是得换个地方重新开始,好好做人?

如果每个人都秉承“千日作贼”的理念,那么放眼周围,能做的只有“千日防贼”了。所以大乱过后人心思定,这是也普世准则。

得闲饮茶

所以有空还是要跟各行各业的小伙伴多聚聚,就算是吹牛逼,也算是获取新知。更何况还有可能碰撞出火花,产生跨界机会,诞生下一个Facebook也说不定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分钟了解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