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数字化vs数字资产化(一)—《区块链思维》第93块

大量虚拟世界的虚拟物件已经被资产化了,比如:游戏道具,个人数据包装后的产品等等。也有很多资产被数字化,比如:优惠券,积分,音乐版权等。

数字资产化是过去十年互联网大数据积累的必然结果。从最早的BI(商业智能)到之后的BigData(大数据)再到最近的AI(人工智能),说明数据的积累从最初的行业范围内扩展到了泛行业和跨行业,之后进入了海量数据阶段:数据维度多且交叉,结构化数据向非结构化数据演变,后者的比例越来越高。

在BI商业智能时代,数据主要散落在各个行业内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相对缺乏规范,数据的电子化和清理规范工作是重点,优势在于数据在限定行业内便于管理和使用。大量的BI应用都是2B业务,基本上以本地化部署为主。

在BigData大数据阶段,跨行业、跨领域数据逐渐占据主流。数据更多地是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端的数据收集为主,非结构化程度明显,需要跨领域和跨行业的分析能力和经验。同时,各类公司提供给B类机构的服务从本地化部署向SaaS化方向发展。这种模式对于服务提供方而言,数据的沉淀和积累是必然趋势,也奠定了这些大数据公司的优势地位和竞争壁垒。

到了AI人工智能阶段,充分发挥硬件设备在存储和运算方面的优势,以遍历和枚举等最粗暴的方式来解决海量数据分析和整理的问题。

上述三个阶段都是渐次地将数据资产化的过程,也让C端用户越来越了解自己的数据价值,Facebook的数据泄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个人数据的价值,也证明目前数据分析能力的强大。

资产数字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如果我们说,有大量的产品和服务没有资产化,那么,可以更近一步说,有大量的资产需要数字化。

作者:袁晔,水木清华区块链基金执行董事,盗火者区块链应用联盟发起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产数字化vs数字资产化(一)—《区块链思维》第93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