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奥斯卡颁奖典礼,算是冲淡了一些朋友圈关于疫情的讨论。今年韩国影片《寄生虫》爆冷揽下四项大奖,让国内很多从业者感到亚历山大。我们都知道,韩国的民族情绪在整个东亚地区里都是特别强的,这次奥斯卡拿大奖,他们国内的氛围就像当年中国打进世界杯一样。
事实上,奥斯卡作为一个学院奖项,是有很强的政治指向性的,其评奖流程也可以被公关。不同于三大电影节的评选规则,奥斯卡作为协会奖,每个成员都有投票权,不像电影节的竞赛单元有评委会和评委会主席。因此每年都有专门的奥斯卡游说公司对协会成员进行游说,我们每年颁奖季看到的盗版资源,大多数是游说公司给成员寄送DVD的时候泄露的。国内类似奥斯卡的评奖,就是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表彰大会了。
同时奥斯卡作为一个美国的奖项,最近几年越来越有政治指向了。之前的黑人政治正确把《月光男孩》送上了一座小金人。在消费了女权运动、黑人平权之后,《寄生虫》的崛起也代表了北美电影市场上亚裔的崛起。金球奖上《别告诉他》的女主拿下影后,《摘金奇缘》的票房大卖,都是亚裔文化崛起的代表。
在前面的几期,我给大家讲过了电影节有许多单元,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竞赛单元。通常情况下,每个电影节都会有其主竞赛单元,但有些电影节还包括了多个竞赛单元。比如上海国际电影节,除了主竞赛单元金爵奖的评选,还有致力于发掘与扶持亚洲电影的新生力量的亚洲新人奖评奖。在国外的许多电影节里,还有影评人评奖、观众选择奖评奖等多种形式的竞赛项目。
我们在这期专栏里,将会重点讨论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作为电影节最有分量的评价,每年电影节最大的悬念也都是主竞赛单元的评选。但放眼全球,每年的大小电影节至少有上百个,以前我们经常看到国产电影在欧洲三大载誉归来,后来我们就听到了更多影片在国内外电影节获奖的消息。那么电影节的正片范围是什么?电影节的评奖规则是怎样的。那么多评奖,对于普通观众和电影从业者而言有什么样的意义,那么多金色的奖杯,究竟含金量如何呢?
先说征片范围
按照电影节的性质,正片范围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华语片和国际片;已经上映的和未上映的;导演处女作或者非处女作;故事长片和短片、动画片、纪录片等。接下来一个个说。
电影节有国际性电影节、区域性电影节和专业性电影节三种划分标准。因此在主竞赛单元的征片过程中,对报名影片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国际电影节的征片对象是全球范围内的影片,比如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这两个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金爵奖和天坛奖评奖,是面向全球进行筛选的。如果你有一部电影想入围2020年上影节主竞赛单元,那么你要满足主办方的多项要求。
1、影片必须是2019年6月1日以后完成的,因为每年上影节是6月举办,因此他们筛选影片的范围是从上一年6月到今年6月之间制作完成的影片;
2、没有在其他同类型电影节参赛过的,其实就是一种排他行为,比如你在戛纳参赛,就不能再来上影节参赛了;
3、优先选择世界首映和国际首映影片,中国影片必须是世界首映;也就是说,你的影片要选择在上影节做首映,官方才会选你;
4、片长不低于70分钟。
上述4条看似苛刻的条件,是不是让你感觉电影节不会有多少影片符合要求吧?错!还以上海国际电影节为例,每年有100多个国家的2000部影片报名,这数量,感觉每年光审片就不用干别的事儿了。
看到上面的标准也许你会纳闷,竞赛单元要求在上影节首映,为什么奥斯卡的影片都是已经公映过的?而且我印象中《红海行动》上映一年以后,还在金鸡奖拿了个奖杯?这个根据每个电影节的竞赛要求不同,会有适当的调整,比如金鸡奖的评选以前是两年一届,评奖范围并没有限定是否已经公映,因此就会看到一些影院已经放过的影片在上面拿奖。
比如金鸡百花电影节、台北金马影展的金马奖评选,大家知道他们都是面向华语片,那么如何界定华语片呢?金马奖的这段描述其实比较严谨:
1)片中二分之一以上对白须为华语(华人地区所使用之主要语言或方言,但不包括配音),影片若无对白则须符合第二项条件。
2)影片工作人员中,导演皆须为华人。其他主创工作人员半数以上须为华人。「主创工作人员」之范围以下列十四个奖项计算,每个项目仅计算一位,包括: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原著剧本(或改编剧本)、摄影、视觉效果、美术设计、造型设计、动作设计、剪辑、原创电影音乐、原创电影歌曲及音效。
另外,一些专业性的电影节展,比如纪录片节、动画电影节、青年电影展也都会对影片有一些硬性要求,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再来聊聊奖项设置
即便是一个不怎么看电影的人,也会知道电影节有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影帝影后这些奖项。事实上,一个竞赛单元的评奖,至少有十几个奖项,多的有二三十个,涵盖了电影行业的多个工种。评选的范围除了故事片,还有纪录片、短片、动画片、动画短片等等。我们看一下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奖项设置:
——最佳影片
——评委会大奖
——最佳导演
——最佳女演员
——最佳男演员
——最佳编剧
——最佳摄影
——艺术贡献奖(技术奖,主要表彰作品的映像价值,即音乐、艺术指导、服装设计、剪辑、化妆等)
——最佳纪录片
——最佳动画片
可以看出,基本上涵盖了电影行业的几个重要工种,同时也照顾了纪录片、动画片等小众类型。
面对如此多的影片和这么多的奖项,电影节的评奖流程是怎样的?国内大部分电影节的评选都会有三重机制:初筛——委员会评选——评委会评奖。
初筛环节,电影节的工作人员或者外部邀请的电影学院研究生、从业者组成的初筛团队,针对上千部影片进行看片加打分。这是一个海选的过程,很多人觉得看电影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但是做初筛评委,真的会让你看电影看到吐。
评委会评选环节,这个环节,就会有一个国内外专家组组成的评选委员会,针对影片的不同类别进行详细评选,他们的任务是针对初筛过来的影片进行详细的评选,最终选出10-20部入围最终决赛圈的影片。
终评环节,会有来自全球的大师组成国际评委团,在评委会主席的带领下,为每一个奖项选出获奖影片。每年评委会主席都是电影节的一大看点。比如上影节评委会主席,姜文、巩俐、王家卫、吴宇森,这些大师都曾经担任过上影节金爵奖的评委会主席。
评奖这么多,含金量几何?
经过这几期的分享,相信大家已经从最初只知道奥斯卡、金马、欧洲三大,逐渐发现原来竟然有这么多电影节,和这么多电影奖项的存在。于是有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就出现了:这么多奖项评选,到底哪些才是有含金量的,哪些是一些野鸡奖呢?
对这个问题,我感觉还是得分开,对电影从业者,和电影观众而言,有什么意义。
对从业者而言,能在电影节上拿奖,不管大小电影节都是对自己的肯定。拿奖以后,直接的影响就是他们接下来能拿到更好的项目、更高的片酬。所以像FIRST青年电影展,尽管外界知名度不够高,从这个电影节出来的影片票房也不好,但通过这个平台,年轻的导演、演员被商业市场发现,并一步步走向大众。《我不是药神》的导演文牧野、《心迷宫》的导演忻钰坤,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当然,这样的好机会也会被人利用。我们都知道流量明星的生命周期也就三五年,但电影演员的生命周期可以持续数十年,于是我们看到很多鲜肉出演大导演的作品。同时我们也看到过一些鲜肉在电影节上“买奖”。这种事情被观众诟病,同时也伤害了电影节的公信力。还有一些电影节,最终的入围影片比如安排一些主旋律国产片,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获奖比例,你说人家国外的评委会主席过来,听说你有这样的安排,人家会怎样想?
对从业者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就是影片的票房。在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后,《小妇人》、《乔乔兔》、《1917》等影片迅速宣布国内会上映。我们已经看到了国内引进公司通过压住奥斯卡获奖影片来提升票房的布局,同时档期也紧贴奥斯卡来走。是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了《荒野猎人》、《绿皮书》、《爱乐之城》等多个成功案例。奥斯卡获奖,已经成了电影宣传的很重要卖点。
但是奥斯卡以外,其他电影节有这种功能的还是少。我们看到过的《小偷家族》、《何以为家》是在欧洲三大获奖后在内地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但回到国产影片,通过电影节获奖来实现票房大卖的案例,目前比较成功的也只有当年《白日焰火》这样一部文艺片票房过亿的经典案例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国外的电影节,其实也有一定的审美偏好,他们眼中的中国,和中国观众眼中的中国是不一样的。因此即便国际获奖,在国内放映的时候观众不一定认可。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奥斯卡以外,真正在国内有全民影响力的评奖还没出现。观众只知道奥斯卡,就像很多人只知道诺贝尔一样。
那么对于观众而言,如果你了解一下电影节获奖影片信息,等到上映时去看,一定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电影审美。同时也能不断提升逼格。当内地市场已经有600亿的大盘子时,已经有足够的生态环境,养活那些小众先锋影片,这对于那些不满于商业片套路的观众而言也是一种馈赠。当然,这些影片走进小众影迷的一个途径,就是这些电影节的评奖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