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的价值及其尴尬角色---读《综合实践活动:含义、价值及其误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实施分科教学,可能产生个体与教学的断裂、个体智力与人格发展的断裂的考虑下,在新课程改革中添加的补救式课程。它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的,乃至虚拟的学习环境之中,综合地习得现实社会及未来世界所需要的种种知识、能力、态度的一种课程编制模式。目前,它的主要编制模式有两种:

一是阶梯式。即以“目标-成就-评价”为单元组织课程的模式:首先预设具体的教育目标,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能够有效地实现该目标的活动,最后对照目标借助测验作出评价。这种课程在目标一元化、过程一元化,实现每一个学习者的成就目标方面显然是有效的。它可以有效地传授大量的知识、技能,但是会造成学习者经验的狭窄。

二是登山型。这种课型以重大的主题为中心,准备了若干学习的途径。它是以“主题-探究-表达”为单元,即首先预设特定的主题,然后学习者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与逻辑展开探究性活动,最后表达、交流并共享学习成果的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关注学习主体与环境的积极对话,不仅建构主体与环境的认知性经验,也建构人际关系的社会性经验,而且有方向、有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多样性特征,也更科学、受学生欢迎。

综合实践活动追求“学科知识”和“生活知识”的统整。它真正的目的,在于摆脱第一种模式学习带来的单项化和断裂,恢复学习的本来姿态:交织着理性、感性、与情感的生机勃勃的学习。

只是,这样先进的课程理念在目前的课程结构里的属于是补救式课程,运行起来的时候,常常还是被挤到了所有统考学科的后面,地位尴尬。只有教育部门来一场课程与评价的重构,以国家的意志来保障这些课程的真正落实,我们的教育才会真正的改变,我们的孩子才会学得生机勃勃。

你可能感兴趣的:(综合实践课的价值及其尴尬角色---读《综合实践活动:含义、价值及其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