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还在滴答

阳台上搭有雨棚,遇有雨天,便响起滴滴答答的雨声。

今天又是雨天,从中午起,雨声便开始滴答,下的是小雨。喜欢听雨声,小雨声。在宽敞的阳台上,坐在沙发里,泡一杯茶,捧一本书,却并没有心思认真读,时而把书放下来,迷蒙着眼,看着小区里单调而静寂的景致,久之,间或有人打伞走过。阳台上种的一众植物盆景,在深冬里也没精打采,只有石榴,还顽强的开出了一朵小红花。锦鲤可能也怕冷,在硕大的鱼缸里也不见游动。

阳台上是全封闭的玻璃,坐在阳台上,其实并不冷。雨滴打在雨棚上,却感觉是冷雨。总爱听这单调漫无边际的雨声,说不出为什么。可以不做事,不上班,静静的听好久,好久。雨滴似有韵律,又似无韵律,发出轻轻重重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的声响,似是天籁之音,又似是低回婉转的乐曲,若有若无地叩击着我的心。

都说文人自古是爱听雨的,好像雨能触动文人那根最敏感的神经,敏感的心灵,同时撩起他们细腻深密的文思。我不是文人,却不知怎地沾染上了这个坏毛病。

李商隐听雨,“留得枯荷听雨声”。王维听雨,“雨打芭蕉叶带愁”。温庭筠听雨,“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听得出他们满怀愁绪,都在悲雨。还是李重元在闺房听雨有点意思,“雨打梨花深闭门”。陆游很悠闲,“夜阑卧听风吹雨”。苏轼来的最豪爽了,“一蓑烟雨任平生”。

还是最喜欢蒋捷的听雨,仿佛借雨说尽了人生,“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不知怎地,蒋捷的这首《虞美人》,说到了我的心坎里。

现代的文人也爱听雨,戴望舒的那首著名的《雨巷》,上了课本,打小就会背诵。余光中更爱听雨,他的《听听那冷雨》,洋洋洒洒牵引着无数读者的神思,今天,我也借名人的题目来听听雨。

听雨,真的可以说是一件赏心韵事,在这天际沉沉冷风嗖嗖阴雨绵绵的时刻,与雨相顾无言,与雨同淅沥,同思绪,同呼吸。

小时候在乡下,每每下雨,就蹲在屋檐下,听雨打在屋瓦上的叭叭声,然后再看一串串雨滴从瓦檐上落下,落成一排晶莹透明的珠帘,砸在地上溅起串串水泡。有时雨下得大些,雨水在地面上往低洼处流淌,看着水花漾起一圈圈涟漪,会拾起一片树叶放于流水中,看它随水漫到野地里,再汇入沟里。有时趁大人不在,童心所至,搬几把椅子在院子里搭上雨衣,或是打着伞在雨中看雨听雨,听雨滴打在雨衣或伞上,看着地上水花四溅,冒起一朵朵小白莲蓬,雨就温润了小小少年的旖旎情怀。

长大了,在林荫间听雨,听着雨滴在树叶间穿透回响,就会油然引起绵绵的遐想。在无人的旷野听雨,看大雨如注,汇成一片水泽,倍感天地间人的渺小,会不由得感叹自然的洪荒之力。更多的时候,是在自己的家里倚卧听雨,总觉得别有意境,急雨如大弦嘈嘈,小雨如小弦切切,情意绵绵,不绝于耳。

年岁渐长,不知不觉过了天命之年,再来听听那冷雨,却又是不一样的心境。看烟雨蒙蒙,听雨声嘀答,任思绪缥缈,此时会产生一种天地人合一的归属感。世界仿佛一片静寂,万物好像都在地聆听这动听的雨声,听雨的欢歌,和雨默视交流,轻轻喟叹,于无边无际处放任旷远而又苍凉的过往。

雨还在下着,滴滴答答。我只是呆坐着,心有所想,心无所想。


听听那冷雨,还在滴答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听听那冷雨,还在滴答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听听那冷雨,还在滴答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听那冷雨,还在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