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用历史的侧面解读人性

读这本书,有个鲜明的感觉:像是从侧面切开了一颗洋葱,看到了内部组织构建清晰,但是也伴随着一阵阵刺激的味道。作为一名菜鸟,这样的读本对于了解事实、感知历史、真是良心推荐。

一、读历史的责任

一直很喜欢黄仁宇的作品,曾经有一年暑假把他的作品从图书馆里全部借来阅读。究其原因,一部分原因是他对历史的解读是对我原先已知知识架构的重组,一部分是他讲历史的方式以及他遣词造句的功力。一本英文名为1587,A Yera  of  No  Significance的书,书写者能够在中英文之间自由转化,甚为惊叹。黄先生最显耀的就是他的“大”历史观,放置在中西合璧的社会环境中,读来心胸更是宽阔,视野更为高远,格局架构也自然更趋完满。

每次阅读,不大习惯先去探究作者何人,我只想在作品里找到他的闪耀地方,生怕一加入其他元素,会坏了我对书写者的理解,不自觉地带入了主观性很强的观点。但所有历史学家都想从故纸堆中找寻自己的真知灼见,编年体、演义、文献考究......读多了,就是有点错觉,放佛所有观点都是作者的一厢情愿,心里更有一种迫切的需求:我想了解真相!可是,读历史究竟很用?帝王将相是为了社稷的长治久安,对一介草民的共用很来?

别人的事情终究是别人的,但是却能够折射出我们缺失的。这才是意义所在。


二、人心曲折之路

我把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比较着读的......

张居正和申时行都是万历皇帝的首辅,他们个性迥异,处事方式不同,结局也不同。书中写道:张长得眉目轩朗,长须,而且注意修饰,袍服每天都像崭新的一样折横分明;申在其52岁的时候就未老先衰,鬓发苍苍。前者精明能干,处事果断,雷厉风行,能应对万千繁琐,而后者只是一味地做和事佬,甚至被张批评为循,左顾右盼,缺少决心。但是,张在死后还被清查,而申则安然地度过了那么多年,。

两人前后都为同一要职,也有着想改变时局,建功立业的念头,共事同一君,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处事不同的个性成就了不同的人生,或许也是张的前车之鉴牵绊了申的言行。每日如履薄冰,危机四起,朝政不稳,却要负重地往前赶——很多时候,把原因归结为文官体制的束缚。

每个人都很难,皇帝也难,必须让朝臣努力成为得力干将,却又害怕位高权重,权倾朝野;臣子们也很难,必须呕心沥血铺平自己仕途,却日日思虑万千,唯恐名利尽失。

六年前,读到:首辅们的办公室文渊阁和皇帝不过一千米,但是,这一千米却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宫寝和文渊阁之间的重重叠叠的门墙和上上下下的台阶,而是皇帝和首辅们的距离。末了,作者又添上一句,皇帝亲临文渊阁,在本朝历史上则已经是一百六十年前的事情了。在内心勾勒这条曲折的路线,回廊婉转,却成了朝臣和皇帝之间蜿蜒的心路。终究,通往人心的路啊,总是艰难而曲折。

始终认为,个人很多主观念想决定了整个事情的发展。每个人不能决定世界走向,但是可以决定自己身在朝野还是在乡间,不能成为这个世界的核心,但是可以成为自己的核心。


三、通往自由之路

李贽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人物。黄先生的笔让我对这个任务多了几分欢喜。在我看来,至少活得很真,不论功过是非,这才是顶要紧的事情。能够在所有的限制下为“自由”而冲破所有,还是难能可贵的。虽然作者将他一生定义为悲剧,推至说是社会的悲剧,但是从个体而言,他获得了自我的自由:勇于挑战当时的整个思想,甚至剃发出家,不拘形式,不限自己,直至自刎而死。

不去深究他的学术思想,不要去评判他在整个社会的作用,只是,他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应对这大千世界。他人的言语甚至不能动摇他的行为,但是,他有对自己倾力辅助自己妻子感恩,大赞其贤良淑德。与当时社会情形不是很贴合,但是却成为最真的自己。

自由,是一个相对的名词。在成为谁谁谁之前,我们得要成为自己,而不是别人眼中的谁谁谁。

��

《万历十五年》:用历史的侧面解读人性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历十五年》:用历史的侧面解读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