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物丰富,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河南博物院拥有17万余件馆藏,此次带来的3件镇馆之宝,件件经典。让我们慢慢跟随历史的脚步来了解它们的故事。
中文名称:妇好鴞樽
出土地点: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1976年)
所属年代:商代晚期
价值所在:守护历史,守护华夏英姿
要了解妇好鴞樽,就必须先来说说妇好。妇好是何许人也?说起巾帼不让须眉,我能想到的人只有花木兰,穆桂英。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完全不知道有妇好这个人吧。
妇好,是商王朝晚期一代雄主武丁之妻,卜辞记载:武丁王征伐的邦国有81个,以其赫赫战功扭转国运,史称“武丁中兴”。作为武丁的妻子,妇好既能主持王室典礼,又能统帅大军征伐四方。不愧被学者们称为是“中华第一女将”!
正是妇好领兵,战胜了来犯的羌人,这场战争,是殷商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取得了最彻底的胜利。所以说她才是最早的巾帼英雄,从妇好身上不难看出她当时的地位有多高,武丁王对她也是敬重有加。女性的地位在当时与男子几乎没有差别,只有这样开明的环境才能激发女性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
说了这么多妇好的事迹,让我们回到这件国宝鴞樽上。鴞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猫头鹰,它那怪异的模样的确让人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它那深邃的眼神充满了神秘感,而它那啸叫声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在商朝时期,人们将它视为“战神”,是庇佑国家平安的。樽是一种盛酒的礼器。所以鴞樽是意志和精神的寄托。而从这个侧面,也印证了妇好的尊贵身份。
妇好鴞樽的史学价值与司母戊大方鼎并驾齐驱,可见它的地位非同一般!它是3000多年前的产物,造型新颖,各部位工艺精美,给予观众扶摇直上腾空而起的艺术感染力,无愧于战神的美誉。
《左传》中有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祭祀和战争是当时国家最重要的事。妇好鴞樽和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囯之大事,在祀与戎”的物质载体,是中国青铜器时代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的证明,更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体现。
中文名称:贾湖骨笛
出土地点:河南舞阳贾湖遗址(1987年)
所属年代:新石器时代
价值所在:守护历史,守护华夏初音
笛子这种乐器,我觉得是一种比较难学的技艺。可能是我协调能力太差,吹笛子的时候总是手上忙不过来。而且吹笛子也要控制好气息,不然就会“上气不接下气”,中间那句省略……
好了,言归正传。
没想到啊,没想到,我是真的被惊到了!贾湖骨笛居然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距今8700+年!老祖宗们那时候就会吹笛子了,我好惭愧,我是不是退化了的人类?!
贾湖骨笛不仅在时间上遥遥领先,比古埃及足足早了2000多年!而且是七孔骨笛,可以发出do,re,mi,fa,so,la,si七个音色。是现今发现的最早的可吹奏的管乐器!为祖先的聪明智慧点赞~
都说音乐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如果不是生活富足有余,就不会有精力和时间去捣鼓各种乐器。贾湖骨笛不是孤品,而是前前后后发现了40多支,只是完整程度和工艺精美程度不一。
“千年古乐,传承不灭”!贾湖骨笛的出现,还有一个惊奇之处在于它的音准非常高。国际标准音“LA”就能在贾湖骨笛上被吹奏出来,这是何等的荣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无法想象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一个连语言都混沌不堪的年代,却在音乐上有如此的造诣!只能说音乐是人类发自内心的声音,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无需太多的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贾湖骨笛的震撼出现,不得不提到萧兴华老师。萧老师研究了一辈子民族音乐,在看到贾湖骨笛后,被其深深吸引,并投入到贾湖骨笛的研究中不可自拔。
当年是萧老师用贾湖骨笛吹奏了一曲河北民歌《小白菜》,以此鉴定了骨笛的音准。萧老师说因为有了音乐的沟通,才有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是音乐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音乐缔造了一个个不可思议的感情联接。萧老师因为身体的原因,对贾湖骨笛的研究还有一个遗憾:那就是没能亲手制作一支骨笛。鉴于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如何手工来制作骨笛,特别是用什么工具才能钻出这样均匀的孔又不破裂。萧老师希望后人能帮他完成这个历史任务,庄重地将一支没有开孔的骨笛材料交接到他的学生杜佳慧手中。
这不仅仅是萧老师给杜佳慧留下的任务,也是一代音乐人对下一代的信任和对音乐事业的执着。感恩有萧老师这样的前辈为我们音乐事业做出的贡献,也更欣慰有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研究中,为一份民族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
伟大有时是一种精神,是一份信念,有时却是甘于默默无闻的奉献!
中文名称:云纹铜禁
出土地点:1978年 河南淅川下寺二号楚子 庚墓
所属年代:春秋晚期
价值所在:守护历史,守护强国制造
云纹铜禁的主人是春秋时期楚国霸主“楚庄王”的儿子子庚。云纹铜禁讲述的故事以子庚为主人公,通过雷佳音的演绎,为我们呈现了一位胸怀大志,但因亡国而痛心疾首的令尹形象。
雷佳音的演技太棒了,子庚的那种痛彻心扉的感情完全被爆发出来,“爱之深,责之切”,子庚的泪为楚国而流,雷佳音的演技圈粉无数。
实在是被雷佳音的演技折服,所以多说了几句。请原谅我的“左顾而言他”。
云纹铜禁,关键在于一个“禁”。“禁”就是禁戒饮酒的意思。由于周朝人认为夏商两代的灭亡是因为嗜酒无度,因而将承放酒杯的案台称为“禁”。周朝还颁布过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个人,要想有所作为都离不开“自强和自律”!自强是前进的动力,自律是成功的保障。早在2500多年前,人们就能有自律的意识,用“禁”来警示自己,勿因嗜酒而误国。虽然楚国拥有精美绝伦的云纹铜禁,楚国也一度称霸天下,但是最后也难逃亡国的命运!
昔日的辉煌只能代表过去,要想千秋万世,就必须殚精竭虑,做对国家和对人民有用的事!不可一世的楚国被后来者居上的秦国所灭,因为秦国励精图治,变法改革,国力蒸蒸日上。难怪子庚在得知被秦国灭国时,情感由愤恨不屑变成无奈自责!
因为喝酒而误事的事情到现在还是屡禁不止。酒驾,醉驾几乎天天在发生,血淋淋的教训为什么还是止不住人们要贪杯?因为侥幸心理,因为图方便,因为太多的“因为”!!然而故事一旦变成“事故”,将是无法挽回的痛!如果人人有自律的意识,酒后绝不开车,哪怕只有很短的路都不抱侥幸心理,我想车祸率一定会大大降低。
希望人人心中都有一根紧绷的弦,任何时候都不要逾越!为了别人,更为了自己!
云纹铜禁对后世的教育意义深刻而深远,同时,铜禁是考古中很少见的禁类器物,云纹铜禁更是算得上青铜构造的禁类器物中的精品。说到它的精美,就要好好说说它是怎么来的。
这是一种叫“失蜡法”的工艺。云纹铜禁的出土,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100年,现今的融模铸造工艺就是从“失蜡法”改良而来。现代的高科技已经用这个方法铸造出飞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可惜古代的时候没有申请专利这回事,要不然不知道又有多少技术发明要铭刻上“中国专利”的字号,厉害了我的国!
再来说下“失蜡法”的具体工艺步骤:首先是按想要的形状,做成形态不一的蜡梗;然后将不同形状的蜡梗拼接起来;接着用石膏粉浇灌蜡模,得到一个固体的石范;随后高温将蜡梗烧化,灌入铜液;等到铜液完全冷却后,敲开石范就得到了形态各异的铜梗。
而云纹铜禁就是将三件铜梗交错成组,似云朵,多组巧妙扣搭,十二只异兽攀援四周,禁底十二个虎形怪兽为足,盘曲成的一座精美的青铜方案。
云纹铜禁身上有三个最:它是体积最大,年龄最大,工艺最美的青铜禁类器物。铜禁本身体现了楚青铜铸造的高超技艺和独特的楚文化背景,但是也正是因为它的精美绝伦,在楚灭国的那一刻却成了不务实,徒有其表的真实证明。这是何等的悲壮!子庚的痛,又有几人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