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日知 祗舍
这是一个物质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丰裕的时代,也是一个精神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贫乏的时代。
这是一个什么都有的时代,又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时代。
这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成了大众文化偶像,包装+美貌=偶像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
在大众传媒无所不在的时代,文化正以自己的媚俗出演一场反文化的闹剧。
这样的时代,俯拾即是的群众文化娱乐和文化企业正在一点点倾斜和堕落,严肃文化正在被媚俗文化迅速占领市场而一步步沦为边缘文化,并给自己媚俗的行径披上了一张美丽的画皮,伪装的文化乐园正在吞噬着真正的文化和艺术,严肃的学人和作家正在面临清贫窘困的考验。
赫伯特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说:“本来,人应该既有精神需要又有物质需要,是双向度的。但现在人的物质享受高涨了,人都降为物,成了受物质奴役的俘虏。人再无精神上的追求,精神成了昨天的事。如此保留一方,丧失一方,人就成了单向度的人。”
这场闹剧的观众就是如赫氏所说的那种“单向度的人”,入场券是物质化的媚俗文化,而演员则是电视屏幕上搔手弄姿的俊男靓女,报纸和杂志上甲炒乙、乙炒丙、丙炒丁互相炒来炒去的名人的隐私,网络上一篇篇不忍卒读的私小说……
那么,究竟什么是媚俗?
“媚俗”者,谄媚,献媚,奴颜婢膝地吹吹捧捧,逢迎拍马之谓也。就是“不择手段去讨好大多数的心态和做法”。
中文里,这个词出自明代高启《妫蜼子歌》:“不诘曲以媚俗,不偃蹇而凌尊。”
由此看,“媚俗”一词根本就不是一个新词,对“媚俗”的道德抨击早已有之、自古皆然。
这个概念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重新出场,频繁出没于当代文学批评中却有其特殊的文化语境。
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快速确立了一种主导社会生活的商品价值观,商品交换原则无孔不入地侵入文化领域。
这显然刺激了大众文化的快速成长,阅读作品的读者摇身一变为文化的消费者,作家自然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了。
根据需求而生产的市场逻辑有力地影响了文学的创作与批评,文学从众主义从中找到了经济学上自明的合法性。而“后现代主义”理论的适时引入又为这种迎合大众趣味的文学观念提供了人文知识上的合法性。
文学与文化领域的“媚俗”现象在这种语境中蕴育而生,于是人们自然对“媚俗”这一文学批评术语重新产生了兴趣。
为什么会有媚俗?
简单说,就是国人一哄而起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为媚俗文化提供了一个适宜生长的温床。
此外,为了短期的商业效益,而不惜牺牲崇高和责任。
在“眼球经济”的招摇下,影视艺术的娱乐化、名人猎奇、商业炒作、隐私曝光等低俗的、恶俗的、庸俗的低趣味的媚俗现象大行其道,更可怕的是人们已经习以为常。
媚俗就是把受众的心理体验压缩在了一个狭隘、浅薄的表层空间,使艺术失去了原有的深刻理性和美感,使受众失去思想的震撼和心灵的深度。远离了崇高和责任,媚俗便成了生命之重。
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谈到小时候对上帝产生过一种困惑:当他看到插图本《旧约全书》中的上帝是个站在云端、长着长胡须的老人时,就想:如果他有嘴,就得吃东西;如果他吃东西,就得有肠子……而肠子,我们当然知道是消化器官的一部分。
于是,他不敢再想下去了,感到有关神的肠子的想法实在是亵渎神明。
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那么显然,上帝本人是有一副不大干净的肠子的。
昆德拉进而提出了他著名的“媚俗”概念。
在他看来,崇高与卑贱、天使与苍蝇、上帝与大粪之间绝非互不相关。
但丑和恶本身并不是媚俗,媚俗是企图用完美和完善的基本信念进行伪饰,以达到取悦世俗社会和迎合公众趣味的目的。
昆德拉对现代化的卫生设施留给人的意象有这样的描写:“现代抽水马桶从地上升起,像一朵朵洁白的水百合。”
这就是说,排污管道的巧妙设计可以使人不去在意自己的肮脏,人们才能感觉怡然。
这也正是“媚俗作态”的人性基础:不仅喜欢对自己和自己的处境乔装打扮,也喜欢那些经过了乔装打扮的人和事。
米兰·昆德拉在1985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作演讲时更进一步地解释了“媚俗”:“"媚俗"就是把流行观念的愚昧翻译成美丽而富于感情的语言。它煽动我们,直至我们为自己、为我们所思所感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流下同情的热泪。”
它只允许从美好的方面来看待和理解人类存在于现实的方方面面,为此不惜用作假来达到否认矛盾、掩盖真相之目的的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倾向和行为。
它是以“雅”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俗”—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昆德拉为什么说“地球上人的博爱将只可能以媚俗作态为基础”。
多年前,《人民日报》登载了一篇题为《在时尚化中迷失的文学批评》的文章,作者写道:“……在世俗文化的强大挑战下,不少时候文学已降为一种庸常的讨好、取乐、消费之物时,批评界不仅没有发出批评的声音,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认同并纵容了文学与商业文化同步的庸常现象,消解了世俗关怀与世俗陷落之间的边界。”
很明显,该文的作者正是在“庸常”的层面上使用“媚俗”一词的。
周国平在《救世和自救》一文中,对好像肩上额外承担了什么、其自圣激情溢于言表的那类宗教或道德型的文人颇有微词,怀疑他们是否真的摆脱了某种成全个人隐秘欲望的支配。
在他看来,若不是内心缺乏精神生活的牢固根基,这类人又何至于如此激情澎湃地摆出一副殉难的悲剧面孔呢?
他质疑道:“面对无信仰,一个人如何能怀有以信仰为前提的激情?其中包含着的矫情和媚俗是不言而喻的了。”
这里,“媚俗”是指欲掩饰自己复杂而真实的内心世界,极力扮演精神纯洁、境界崇高的那种作秀冲动。
当我们自我感觉良好,以“上帝的选民”顾影自命而刻意摆出“社会良心”的舞台造型、扮出“指路状”或“精神引领人”的姿态时,就与“媚俗”搭上了关系。
“媚俗”就是迎合他人的口味,不择手段地讨好多数人,为取悦大众而规避真实的自我;就是做事高调,缺乏平常心,千方百计为圣为王;就是忍不住要在一面可以美化的镜子前搔首弄姿,并为自己的映像所感动。
换言之,媚俗就是要为获得他人的评价和肯定而活,就是置身于充满激情的“表演秀”中难以自拔—民间有“装神弄鬼”一说,指的就是这种用力过度、哗众取宠的演出方式。
写到这里,祗舍忽然发奇想:当我们大声疾呼反对媚俗的时候,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走向另一种媚俗?
呜呼悲哉,在这个媚俗无处不在的时代,想躲也躲不开啊……
的确,媚俗无处不在,媚俗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大众和小众之分。
再简单点说:媚俗面前,人人平等。
那么,“今天,你媚俗了吗?”
古事今事,独家关注大事;事势时势,独立分析大势;正理悖理,独特道出大理。点击蓝字,关注微信日知新(微信号:rzx366),知大事,识大势,明大理。喜欢,就关注一下。好东西也要分享呦。合作:18911155596(微信、手机、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