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

最近,我的前半生是最火的电视连续剧,我们知道这是亦舒的作品,可是好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一个人比亦舒更早写了本书,也叫我的前半生,这个人就是末代皇帝溥仪。

溥仪三度当皇帝,是中国近代特定历史环境的结果,他的人生道路凝聚着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其改造过程则折射出国家进步的曙光。

《我的前半生》是爱新觉罗·溥仪的自传,作者从自己的家庭背景写起,回顾了他在入宫做了皇帝、遭遇辛亥革命、满清皇帝退位、民国成立、北洋军阀混战、出宫、客寓天津、做伪满洲皇帝、逃亡,直至解放后接受改造,成为普通公民的全部历史。

他的写作即是个人的历史书写,也由于他的特殊的历史地位,全方位地再现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历史变迁。

溥仪的前半生有高高在上,坐拥天下的辉煌,有颠沛流离、委身于人做傀儡凄凉,有自欺欺人,埋没尊严的没落,也用沦为常人的释然。和罗子君相比,溥仪的前半生是大清的尾声,甚至可以说,他的前半生和大清国运紧密相连。溥仪是时势的牺牲品,可惜了他没有成为新纪元的缔造者,他的出身决定了他死死拽着皇帝的名号不愿撒手,方才给了军阀、日本人一而再再而三利用他的机会。

罗子君的前半生是普通人的前半生,和家庭的命运紧紧相连。有波峰有波谷,可是我觉得,正是因为她前半生遇到丈夫出轨的冲击,方才成就了一个更加优秀、独立的女性。

溥仪的前半生不只记载了他的经历,更记载了大清的皇宫内不得人知的规矩。例如,溥仪的我的前半生里就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皇帝也需要学习,做皇帝的老师的人,本应在教书时居尊位,但因为学生是皇帝,在三纲五常中,皇帝的地位是要比老师高的,所以,尊位只能让给皇帝坐,老师就坐旁边。自己的学生是皇帝,老师不敢打不敢骂,教不好皇帝又要受罚,这怎么办呢?于是就有了陪读。皇帝做不好,老师就指桑骂槐骂陪读的学生,以此来督促皇帝好好学习。

罗子君的前半生其实不止说了她,更辐射了她的闺蜜,妹妹的前半生,纠缠于情爱,升华于不屈,然后投入另外一段情爱。这反映的是普通人的一生,就在我们身边。

我这么比较是想说,无论你的前半生怎样,影响了世界还是影响了周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努力 ,上进,不断进取才是真正重要的,无论溥仪还是罗子君,都在看清自己后有了最好的归宿。

所以,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第一,接受不能改变的,拼尽全力改变能够改变的;第二,分清楚哪些事是不能改变的,哪些事是可以改变的。然后,认真地过每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并把握好自己的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