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要素》学习心得

复盘了梁宁的产品思维大课,对产品又有了新的认识,结合自己的设计思维,从《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提到的五要素来分析百度的起起沉沉,其中对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感知层

2、角色框架层

3、资源结构层

4、能力圈范围层

5、战略存在层

各大搜索网站首页在用户的感知层面没有差异性,一个搜索框加一个搜索按钮,体现不出来产品的实质差异。

接下来用户通过关键字搜索,就开始触达了第二个层面——角色框架层(用户打开一个页面,在感知层感知到的一切内容、功能,都是在角色框架内被框定的)。在这个层面就出现了差异,拿雅虎和谷歌来对比,雅虎在内容页设计更注重感知层面的体验,为了考虑用户的审美,放置适当的信息,宽松的间距,还有banner图,在内容精确度上也胜过了谷歌,可结果怎么样呢?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谷歌取得最多的用户,这好像不符合常理,但这恰恰是事实,原因在于内容量上,雅虎为了感知的体验,减少了在第一页内容的排放,而谷歌恰好相反,最大限度的排放内容,按照我们现在的体验感受,似乎更接受雅虎才对啊!可是问题的关键是当时的内容缺乏,用户希望找到更多相匹配的内容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在人性看来就是追求更多的确定性。可这样说,你会不会觉得用户可以再往下翻页就是了,但这样会考验用户的耐心,更多的步长操作会降低用户的效率,所以在角色框架层面,以内容呈现量为主的谷歌取得了胜利。

在资源结构层方面,百度是怎么做到的呢?要知道当时做搜索可不止百度一家,网易,雅虎,最大的竞争的对手谷歌。2000年初,互联网上的资源还比较匮乏,信息内容还没今天这么丰裕,处在流量上游的搜索就在通过各种手段来争夺用户流量资源。在技术层面,谷歌无疑要领先于百度,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用户搜索是想要什么?仅仅是更快的搜索反应?还想更多的内容?似乎都不太准确,用户使用搜索最根本的核心在于他们是否能搜索到他们想要的内容,而且匹配度要高,内容足够多。这是理解搜索这个产品的关键核心,其他的体验,都是交互层面的问题。

面对内容匮乏,信息匹配度不高的现状,两家搜索公司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谷歌依然是提高自己的技术,通过更精准的算法,更高效的爬虫技术获取更多相匹配的内容来解决搜索的问题。而百度是通过构建自己的内容池来满足用户的搜索需求,比如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内容产品,给自己导入大量的流量。也正是通过内容自构的方式解决了用户的核心痛点,所以百度统计得出:用户的10次搜索,有7次是进入了百度自建的内容池。反观谷歌呢?通过算法匹配关键词,不得不将大量的流量导入到百度去了。经过几年的较量百度胜出,成为了中国搜索市场的霸主,谷歌退出中国,或许有政策原因,但从产品的角度出发,它输在了内容上。与其说是政策的无奈,不如说是局势所逼。

在能力圈层,谷歌除了本身的技术优势外,似乎在其他方面并没有多大优势,在中国本土,百度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流量优势。

战略存在层。回到现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百度无疑掉队了,曾经连马云都胆战心惊的百度搜索,为什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了声气。答案可能是他们在战略出现了问题。在移动互联网的场景下,用户减少了对浏览器的依赖,一个垂直细分的App就能解决的问题,用户为什么要去浏览器搜索?于是大量的流量被去中心化。而以内容生产为王的App,成为了吸引用户流量新的战场,比如微信(订阅号),今日头条,快手,抖音……无不是自建或者通过UGC搭建优质内容吸引用户,再加上强有力的算法推荐,结合痒点、爽点的运营方式,深深地黏住了用户,百度很被动地错失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由此看出还是内容还在起关键作用,只不过场景变了,从PC走向了移动端,而百度的战略层出现了问题。

以上从用户体验的五要素出发,分析了百度的起起沉沉,这是从PC时代竞争过来王者,但到移动时代变成了“沉默者”,给我个人留下了很大的启发,就像混沌大学李善友教授在2018年的年终大课上分享了一个观点——第二曲线原理。时代在变,场景在变,当面对非连续性的挑战的时候,战略不可不变。同时万变不离其宗的关键核心要素——内容,也让我有了很深的认识,用KEEP创始人王宁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内容即产品、内容即流量、内容即用户。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户体验要素》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