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声音悦耳动听的最好方法训练就是这些2

三、喉部发声拓展训练

介绍了喉部发声的机能和喉部控制的要领后,接下来的又是很实用、很具体的训练方法了。喉部发声拓展训练分为韧带基础训练和音高变化训练、音强变化训练、音色变化训练(见图2-8)。

图2-8

2、音高变化训练—扩展音域

声音高低变化的范围叫音域,声音的高度简称音高,所以,音高变化训练就叫扩展音域,也就是传统戏曲等艺术所称的“吊嗓子”。

为什么演讲者也要经常吊嗓子呢?因为演讲这一门传播信息和情感的艺术对语音的要求比较高。为了能感染到观众,演讲者既需要推心置腹的低声倾诉,也需要理直气壮的高声呼喊。而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平常人,自然音域仅为一个半到两个八度音。可是,演讲这一门艺术则要求演讲者的音域最好在两个八度音以上,也就是说,如果演讲者没有这样的音高,在演讲活动中就会捉襟见肘。

既然拓展音域对演讲者来说这么重要,那么,在平时训练中有没有针对拓展音域的很好方法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如下三种方法还是非常有效的。

首先,螺旋式上绕、下绕练习。具体训练步骤如下—

第一步,上绕练习。从自然音高开始连续发ɑ音节,练习过程中,音调慢慢增高,层层上绕,而气息要拉住,小腹逐渐收紧。

第二步,下绕练习。从自然音高开始发ɑ音节,练习过程中,音调慢慢降低,层层下绕,而气息要托起,小腹逐渐放松。

第三步,训练一段时间后,改发i音,重复上面的第一、第二步骤。

注:训练材料为:

ɑ……↗(注:课前训练中,也有这个训练项目,但前面强调的是声音变大,而这里强调的是声音变高)

ɑ……

i……

i……

其次,阶梯式升高、降低练习。根据难度的不同,阶梯式练习还分为音节练习和诗歌练习两种:

音节练习。具体训练步骤如下—

第一步,阶梯式升高练习。从自然音高开始,从单音节字开始(比如啊、衣、乌等)连续发音,并依照音阶1234567逐次升高,但避免发出唱声。此时,如果有钢琴或者校音器来确定上绕下绕音的音域范围,效果更好。

第二步,阶梯式降低练习。同样从自然音高开始,从刚才的单音节开始连续发音,并依照音阶7654321逐次下降。

第三步,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可以考虑扩展到多音节练习或者语句练习,也就是在保持合理语势的情况下,整体提高或降低语句的音调。

注:训练材料为:

ɑ……1234567

ɑ……7654321

bɑng……1234567

bɑng……7654321

dōng fāng hóng(东方红)……7654321

……

特别声明:ā的螺旋式上绕、下绕练习和ā的阶梯式升高、降低练习,属于练声的必练项目,每次练声时,每一种必须练习5次。

诗歌练习。具体训练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歌,内容最好偏向抒情性的,比如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水调歌头·赤壁怀古》,再如食指的《相信未来》、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等。

第二步,从自然音高开始,按照诗歌朗诵的一般要求并结合诗歌内容的需求,先把指定的诗歌朗诵一遍。

第三步,接着逐步增加音高,朗诵指定的诗歌。

第四步,再继续逐步降低音高,朗读指定的诗歌。

注:训练材料为: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另注:做上述练习要注意,首先是要量力而行,也就是说要从自然音色比较好的音高开始逐步地向高低两方面扩展;把握相对统一的音色,高音阶不嘶哑、不刺耳。

3、音强变化训练—调节音量

声音大小变化的范围叫音量,由于没有“声音的大度简称音大”或者“声音的响度简称音响”这个说法,而只有“声音的响度又称音强”这个定义,所以,音强变化训练就叫调节音量,也就是传统戏曲等艺术所说的“喊嗓子”。

上文已经介绍过了,对于演讲者来说,“吊嗓子”很重要,但在这里,还需再加一句:“喊嗓子”也非常重要。因为高亮、响亮的声音是离不开“吊嗓子”和“喊嗓子”的。

既然“喊嗓子”也这么重要,那为了让自己的声音更加响亮一些,我们应该怎样去“喊”呢?为了更好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音强跟那些因素有关。

其实,音强(声音的响度)主要取决于气息的压力,而气息的压力则取决于膈肌的弹性。另外,声音的响度还跟共鸣以及声带的作用有关。总而言之,声音响度的增大,需要气息的支持,还需要喉部声门以及五大共鸣腔的配合。

知道了气息的压力是让音强(声音的响度)增大的原理后,我们的训练方法就出来了,一共两种,分别为:

首先,情境练习。情境练习就是通过假设在不同情境里采用不同音量进行演讲来提高自己说话的声音响度。具体训练步骤为--

第一步,人数情境。也就是先假设面前只有一个人,接着是十个人,再接着是一百人,最后是几百人,而自己也逐步提高用气力度,逐步增加说话的音量。

第二步,距离情境。人数情境练习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改为距离情境练习了。训练流程跟人数情境练习一样,先是假设自己与观众的距离为面对面,接着是相隔几排桌子,再接着是隔着一间屋子,最后是隔着一条马路、甚至是两个山头之间。而在这种空间感的引导下,自己的音量也逐渐增大。

第三步,语体情境。前面两种情境练习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改为语体情境练习了。训练流程依次为:先是自言自语,接着是谈心,再接着是朗读,最后是演讲,而自己的音量也逐步增大。

注:训练材料为:

① 句子练习—远距离喊人

小丽:喂--,喂--,小兰--。

小兰:嗳--。

小丽:快--来--呀!

小兰:什么事--呀!

小丽:咱们去看--电影。

小兰:好--啊!

特别声明:喊人练习,属于练声的必练项目,每次练声时,必须练习5次。

② 诗歌练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要求:(1)设置不同听众人数朗诵。

           (2)设置不同用声环境,如话筒前、小礼堂、人民大会堂等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其次,对比练习。对比练习就是通过音量和音高或者和吐字力度的对比来进行音量变化的练习。具体训练步骤为--

第一步,音量和音高对比。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发声习惯是音量一大声音就高,音量一小声音就低。但在这里,我们的训练刚好相反,我们要多练小音量高音阶练习,大音量低音阶练习。

第二步,音量和吐字力度对比。从我们的生活习惯来看,大音量的时候往往咬字力度是加大的,声音也变得很清脆;而小音量的时候,咬字的力度也随之减小,字音有点含糊不清,音色也不怎么好听。但在这里,为了能够把握住音量和咬字的关系,我们的训练却是音量减小时,咬字力度反而加大,同时音色也必须保持一致。

注:训练材料为:《临江仙》。

要求:(1)先是音量和音高对比,也就是大音量低音阶练习。

           (2)接着是音量和吐字力度对比,也就是小音量大力度咬字练习。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另注:进行上述练习的时候,还要注意量力而行,从中等音量开始逐步向大小两个方向发展;把握相对统一的音色,大音量不喊不挤,小音量不压不捏。

4、音色变化训练—美化音色

前文曾经介绍过人声的基本音色是不能改变的,因为每个人的声带(长短、松紧、厚薄)不一样,以致造就了每个人的音色也不一样。不过,由于发音办法和发声共鸣腔的改变,综合音色还是会改变的。所以,在这里所讲解的音色变化训练,当然不是要改变个人的基本音色,只是想改变个人的声音色彩而已。

那什么是声音色彩呢?声音色彩就是声音的虚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实声和虚声,它们还可以继续分为四种,依次为:一是实声,声门闭合很紧、无缝隙,声音明亮且坚实;二是虚实声,声门闭合不紧,略有缝隙和气流的摩擦声;三是虚声,声门没有完全闭合,气流摩擦声较大;第四,气声,声门大开,声带基本不颤动。

介绍了四种声音色彩后,接下来我们继续讲解音色变化的训练方法。

首先,基本音色获取。它是通过发延长的单元音ɑ来取得稳定的基本音色。为什么选择ɑ呢?因为发这个音节时口腔开度最大,同时它也是口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音素,并且它又能够使基本音色稳定下来。所以,我们选择通过发ɑ音节来获取基本音色。具体训练步骤为--

第一步,吸气吸到七八成满,呼气的时候要均匀平稳。

第二步,发ɑ前,要有较大的口腔开度,主要是后声腔要开,前部的动作不要过大。

第三步,发ɑ时,舌头要自然伸直,上下齿微露,唇齿之间不留空隙。

第四步,各个咬字器官要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当然这种均衡的紧张状态不等于不用力。

第五步,要依据自己习惯的音量和音高来发出标准的ɑ音,基本音色是以实为主虚实结合的音色。

其次,基本音色变化。也就是当取得稳定的基本音色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音色虚实变化训练了。具体训练步骤为--

第一步,单元音的虚实对比练习。以单元音ɑ和i为主,先发实声ɑ和i音,再发虚声ɑ和i音,最后做由虚向实或者由实向虚的过度练习。

第二步,词语的起声状态练习。以两字词为主,两字词的第一个字先用实声来起声;接着再用虚声起声;最后用气声起声。

第三,短句的虚实结合练习。以五言或者七言唐诗的诗句为朗诵材料,在每一句当中安排不同的虚、实或者虚实结合的音节词语,使不同色彩的字词自然组合成一句。

注:训练材料为:

※ 虚实对比练习(词语)

ɑ(实)—ɑ(虚)  i(实)—i(虚)  ɑ(虚)—ɑ(实)  i(虚)—i(实)

慷慨(实)—慷慨(虚)  大海(实)—大海(虚)

※ 虚实过渡练习(句子)

从来(实)没有人(虚实)告诉我(虚),成功(实)之后刚走(虚)几步(实)又是失败(虚);也从来(实)没有人(虚实)对我说(实),失败(实)之后要走多远(虚实)才是成功(实)。

特别声明:虚实声练习,属于练声的必练项目,每次练声,这段文字必须朗读5遍。

※ 综合练习(篇章)

声音色彩的虚实变化,要对应于作品的情感变化。由于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对作品中词语的虚实声划分也不一样,所以,在此不强求大家一致。

① 诗词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② 散文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百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放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浪。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声音悦耳动听的最好方法训练就是这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