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南方水灾吗?
今年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中国刚打完一场抗疫大战,转眼就又卷入了一场波及千万人的洪灾。
据财新网报道:
6月以来,南方地区已经历多轮强降雨,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13省逾1200万人次受灾。
7月2日,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了暴雨预警,这已经是它第31天连续发布预警。
但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洪灾严重,可朋友圈、微信群里,好像并没有太多关注和讨论,有些人甚至最近才知道这些消息。
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做出了一种解释。前两天,一篇《1122万同胞受灾,媒体为何集体失声?》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我看到时,此文已经点赞破万,估计阅读量至少百万+,可见很多人确实没有注意到南方的灾情。
然而文章的观点却很有问题:这届媒体不行,对洪灾报道很不够。
真的如此吗?
这种逻辑其实隐含了一种巨婴心态,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需要被投喂信息的位置:
“我不知道灾情,我没责任,都怪媒体没把信息喂到我嘴里。”
然而事实是,你不知道不等于媒体没报道。
书单君做过粗略的统计,仅是“人民日报”公众号,6月份就发布了有关暴雨的消息近20条:
早在6月上旬,新京报、环球时报、界面新闻、凤凰周刊等媒体,也早已开始陆续报道南方灾情。
在微博话题榜上,“南方暴雨”有7.4万讨论,2.9亿阅读。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你不是其中之一?
这反映出一个残酷的事实:
一个人如果每天只是刷朋友圈、看短视频、八卦吃瓜,他真有可能一个月都不知道南方正在发生什么。
这才真是耐人寻味的地方。
新媒体如何制作"内容大餐"?
一个人活在怎样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每天接触到什么样的信息。
过去,我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就那么几个:电视、报刊、广播,虽然有互联网,但人们最常浏览的,不过就是那几大门户网站。
可最近几年不一样了。
除了上述的信息渠道之外,还有微博、公众号、朋友圈、资讯APP、短视频平台……它们都在提供资讯和内容,我们再也不需要靠每天守在电视机前,或者看报纸才能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这当然是进步,但有一个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
这些所谓的“新媒体”,只是区别于报纸、电视的另一种“媒体”吗?
显然不是这么简单。
不同于具有权威性、承担重要社会责任的传统媒体,绝大部分新媒体都是完全市场化的商业组织。
商业追求的是利润,所以,在新媒体的内容制作导向上,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获取流量:点击数、播放、阅读数。
因为流量对应的是广告价值、购买转化,这是绝大部分新媒体的变现模式。
大家不要对“流量”有偏见。哪怕是开个实体店,选址时也要考虑“客流量”,这是很平常的商业因素。
不过,也确实因为对流量的看重,新媒体的内容生产与推荐,必然会有所偏重。
比如公众号的编辑在策划选题时,一定会根据过往的数据,筛选出阅读量高、转发分享量高的文章,分析用户喜欢看什么样的内容,然后再次投其所好。
再比如,微博热搜、知乎热榜,那些热门话题,也都是大多数人喜欢浏览和参与互动的。
有人可能会说,所以我们不知道灾情,还是因为报道没上热搜啊。
可真相是,就算报道上了热搜,你也未必会看。
以下是两条曾经登上热搜榜的灾情新闻。然而,因为没能吸引足够的点击,它们很快就被其他消息顶了下来。
是哪些消息这么“厉害”呢?也许是:
#章子怡否认怀孕#
#伊能静方否认镜头被删#
#于小彤方否认与陈小纭分手#
……
这里面存在有人“买热搜”的可能性吗?当然有。
但总体来说,热搜榜还是能较为真实地暴露大众真正关心的话题。
试想,如果现在你有两个小时,下面两个内容,你更愿意看哪个?
A. 南方某县城洪灾现场直播
B.《乘风破浪的姐姐》
我想会选择前者的,还是少数人。
某互联网数据分析师曾经抓取过2019年的2万多条热搜数据,对比后发现,搜索量排名前四的话题基本都是婚恋题材,包括结婚、离婚和分手。
一句话,比起关心远方的灾难,人们的本性还是更偏爱八卦消息,因为后者更能带来当下的愉悦感。
而如今有些新媒体APP的内容生产,又引入了大数据算法,会根据你的阅读偏好推荐内容。
比如,你今天要是点击了两次某明星的绯闻,那么接下来,它就可能不断地向你推送各种明星的花边八卦。
它最终目的就是为你服务,让你感到“舒适”,从而愿意每天花更多的时间在上面。
媒体报道——网友不关心——报道没热度——微博根据流量和热度自动降热搜——知乎不推荐没有热度的话题——微信公众号不写没有热度的选题……
于是,一个月了,那些天天刷微博、微信、知乎了解世界的网友们,对南方的灾情依旧一无所知,人们都掉入了所谓的“信息茧房”。
这是哈佛大学教授桑斯坦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概念:
随着媒体泛化,面对网上海量的信息,个人不可能全盘接收,所以信息获取就会习惯性地被兴趣引导,从而将自己束缚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
可以说,过度发达的社交网络和过度聪明的算法,看似打破了信息壁垒,但同时又将我们锁在了一个个信息茧房之中。
这就是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所面临的困境。
照这么发展下去,结果如何?
著名科技作家尼古拉斯·卡尔在《浅薄》中表达了他的担忧:
我们在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同时,也把人生的体验、思考和记忆无条件地外包给了网络。
在这本书的最后,尼古拉斯·卡尔更是对于“人类未来”,提供了一个悲观的猜测:
我们越来越依靠计算机作为理解世界的媒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自己的智能黯然失色,最终沦为人工智能。
按他的猜想,世界将会变得像库布里克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里那样:人跟机器如此相像,最主要的人类特征反而表现在一台机器身上。
然而书单君觉得,《浅薄》里的观点,未免有点过于悲观。
相比之下,我更赞同媒介理论专家尼尔·波兹曼的看法。
波兹曼也曾预言,未来技术很可能会垄断文化。这让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在反对技术。
但历史的进程浩浩荡荡,不可逆转,波兹曼何尝不知道这一点?他那本《技术垄断》的副标题其实是,“文化向技术投降”。
所以重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投降。
即便未来人类真的会关在一扇技术之门里,那么至少现在,它还保留着一条门缝。
万维刚曾经讲过,脸书的算法会通过用户喜好决定信息流的链接,但信息是否真正被接受,其实还是取决于用户是否愿意点击:
也就是说,脸书算法阻碍用户接受多元化信息的程度远远比不上用户自身,用户应为只有单一意识形态而且“活在自己的世界”负责。
我们没办法指责新媒体或算法,因为它们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我们无法改变,更无法将它们抹去。
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使用网络媒体,以及用何种态度来看待它。
说到底,如何利用网络,是每个人的自由。
在豆瓣话题“什么事让你觉得生活有意义”的下面,有篇名为《关闭朋友圈,卸载微博,知乎》的帖子获得了两千多个赞。
作者COCO9797说,之所以决定卸载这些APP,是因为他发现自己似乎已经被忽明忽暗的手机和各种信息掌控了,很难沉下心来把一本书认认真真地读完。
他害怕自己会习惯于接受别人咀嚼过的二手知识,被网络里的各种言论和价值绑架,在信息洪流当中迷失自我。
他的选择,看似极端,其实依然合理。
因为他想清楚了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内容,各种APP如果不符合他的需要,那就果断舍弃。
如果有人就是想获取最简单直接的快乐,认为这就是最重要的事,那么他完全可以沉浸在一刷就停不下来的短视频APP和各种信息碎片中,这没有任何问题。
但如果你在获得娱乐的同时,还想着了解一下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除了自己的升职加薪婚恋情感,还想着关心一下远方的苦难,那你就需要知道,微博热搜和朋友圈是井壁,而不是蓝天。
还是那句话,你活在怎样的世界,取决于你在接触什么样的信息。
别把自己交给本能偏好和算法机器,我们生活的全部意义,不该局限在那块不足十英寸的手机屏幕里。
商业的世界需要流量,但我们需要真相。
主笔 | 林尉清凉油 编辑 | 黑羊
图源 | 图片来自于网络
跟大家汇报一下,我最近开了一个微信视频号。
依旧是推荐好书,分享有用的知识,偶尔聊点不方便写成公号文章的话题。
每天都更新,高产时一天更2~3条,也有可能。 作为一个特别有包袱的人,关注我的人多了,可能会露脸。长按下方图片二维码
关注我
点个在看
愿看清真相,也愿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