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7-03-29 姜汪维 经典新知生活
新近一期的《朗读者》,斯琴高娃朗读了贾平凹的《写给母亲》。
在她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我忽然想起:好文章本来就是可以朗读的,也应该通过朗读去探寻文章的精气神。
而这一点,似乎被我们遗忘很久了。
清代乾隆年间,安徽人刘大櫆北漂京城,被同样会写文章的安徽同乡方苞所赏识,而当时方苞已被称为“江南第一”。能被这样的人赞赏,自然是水平很高了。后来清代以至于民国的很多人写文章都受这一批桐城人的影响,公认“天下文章出桐城”,最先讲这话的人可是大名鼎鼎的曾国藩!
刘大櫆有篇文章,详细讲到好文章应该具备神气、音节、字句三个要素,也是三个层次,而其中音节是最关键的,好文章应该通过“因声求气”的方法去探索它的精髓,他说: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然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文章最要节奏。”
“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有我……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这三段的大意是说,好文章应该通过朗诵或者默读的方式,通过字数的多少、音调节奏的变化,去体悟和感受文章的精神气貌。
现代有一位语言学家王力,也有类似的看法:
“语言的形式之所以是美的,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都是音乐所具备的,所以语言的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
“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声音和谐了就美,不和谐就不美。整齐、抑扬、回环,都是为了达到和谐的美。”
可见,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跟音乐有相通之处,也是声音的艺术。不朗读,或者不能朗读,就谈不上文章之美。
讲到这里,有人会说,你讲的这个标准只能限于记述生活情感类的小文章吧?应用文也可以吗?
应用文当然也需要讲究音调节奏的音乐美啊,如果做不到,那是水平不够。比如,现在是招聘季,很多毕业生的求职信写得臭不可闻,稍好一点的套话连篇。如果你看过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自荐信,你会觉得自己是渣渣了。
公元1057年,苏轼、苏辙兄弟随父亲去京师赶考,兄弟俩都没有让老爹失望,高中进士,一时名声大振。虽然兄弟二人同科进士,但在朝中却是人不生地不熟,无人提携扶帮。当时文有欧阳修,武有韩琦。苏轼已经受到欧阳修的赏识,收为弟子,苏辙就只能韩琦这方面打开通口了。时韩琦任枢密使,可谓位尊权重。于是,19岁的苏辙给韩琦写了一封自荐信,果真得到他的接见和赏识。
我们来欣赏其中两段,看看人家怎么写的: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这一段写个人实践经历,是自荐信中必要的内容。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就是:
“苏辙今年已经十九了。我出生于四川农村,平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所看到的,不过是平常景物,因此见识不高,大局观有限。复习迎考的指定书目以及专业涉及到的其他文献,我都已经认认真真拜读过了。但那都是过去的东西,相对于时代的发展要求而言,还不够创新和前沿。因此,我很早就离开家乡,走读中国,深入基层,以便了解中国国情和民生疾苦。我对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都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过程中,古往今来那些有理想、有追求、有事业的人的精神激励着我,让我越磨砺越锋芒。到了京城,看到富庶繁荣、人才济济。有幸见到翰林学士欧阳修先生,听了他的讲座,选修了他的课程,也和他的博士生硕士生做了很好的交流,欧阳先生不愧是文坛领袖、一代宗师!而太尉您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民都是依靠您的管理才能而安居乐业,美国韩国俄罗斯是因为中国有你而不敢欺负咱!您就像古代的周公一样辅君有方!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所以特别想拜见您!”(此段白话文是我自己按照现代人的生活内容套写的,不是逐句翻译)
韩琦是武官,可能对纯粹的文才不感兴趣,所以苏辙这一段写个人经历,突出强调了自己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基层实践经验。最后两句话虽然是恭维,但是作为一个需要人提携的后学晚辈而言,适当拍拍导师的马屁,写些恭敬赞美的话让他开怀,也是人之常情。而且也有可能出于赤诚的仰慕,未必是溜须拍马。如果不写赞美的话,难道还写骂人的话不成?那岂不是情商太低?
自荐信的最后,我们现在只会说:“再一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信。如果能有幸……”
人家苏辙是这样写的: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就是:
“苏辙年纪还轻,还有很多地方不成熟。先前来京应试,有幸考取进士,并不是为了追求那功名利禄。现在赋闲在家,等待组织部的选调,恰好有时间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研习文章,学习从政之道。您如果认为我是可造之才,愿意收我为徒,我将不甚荣幸之至!”(此翻译也是我按照现代人的内容套写的,不是逐字逐句翻译)
言语之间不卑不亢,而且平实简洁不落俗套。
如果你把这篇经典的文章背诵熟悉了,精神气貌都搞透了,市面上很多指导写求职信、指导面试的那些破烂玩意儿,还需要再浪费时间去看吗?
顺带再说一句:经典的东西搞清楚了,五十年后,我们教孙儿学习的时候,仍然还可以用。这恐怕就是经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