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三件事”?

古典专栏第九周问答精选读后反思

一、笔记

(一)一个人的成功不一定是他最后“赚到多少钱”的结果,但一定有 “为他人创造了价值” 的结果,也一定有 “提升了自己能力” 的结果。我们是通过结果与外界交换的,不是通过态度、感受和心情。

过程和结果是一体两面,但是结果思维强调的是结果这一面,因为很少有人思考这一面。

(二)觉得每天的三件事都是一样的,正是  “做事思维”  和  “结果思维”  的区别。放在训练中,就是  “练习”  和  “刻意练习”  之间的区别。运动员每天的训练时间、内容可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每个动作都有清晰的目标和结果,有些用来恢复,有些用来维持水平,有些用来突破极限。

再强调一次—— 只有“以终为始”,我们才能准确衡量自己到底做到了什么,才能摆脱焦虑型学习的困境。“每天三件事”其实是要完成当天最重要的三个目标和交付的结果,而不是机械地为做而做,为学而学。

(三)小确幸很重要。世界变化越来越快,上升也下降。上升的时候你需要成就、学习,下降的时候,你需要点儿幸福。

(四)真的想做好“每天三件事”,除了要有本周讲到的具体方法和结果思维之外,你可能还要用到前面讲过的许多自我管理的工具。

1.写“三件事”之前,先“清零”

有人很忙,每天要做的事远远超过三件。还有人特别有追求,不断自我加码,要求自己完成的事不止三件。

结果,你发现自己一天也就24小时,想做的事太多,结果反倒可能一件也没有做好。这时候,你就需要先“清零” :站到原点,重新理一理你和这些事的关系;在“想做、该做、必须做的事情”中间,找出最重要的“三件”。

2.做“三件事”时,用WOOP和“加减乘除”

首先通过预想目标与实际障碍之间的“心理比对” ,确认这件事是不是可以做。确定之后,再通过“执行意图” (If……Then……)制定计划,把每件事做下去。

比如,你的执行意图可以是:如果(If)到了下午3点,那么(Then)就马上开始做某件事。如果(If)完不成今天的目标,那么(Then)我就给大家发50块钱红包。

另外,在做“三件事”的时候,你还可以利用时间管理提到的 “加减乘除” 的技巧。

比如,你可以利用早晨上班路上的时间。

(五)如果一个目标连续三天都留在你的“三件事”里面却毫无进展,那么这三件事已经“渗透”了,也就是没完没了地拖延。你就应该停下来,专门研究一下它为什么会渗透。

一般来说,目标渗透的“罪魁祸首” 有三个:不想,不能,不应该。

“不想”,是心里没有真正重视;

“不能”,是你重视了,但能力和资源不够;

“不应该”,问题不在你,环境不允许你做。

1.破“不想”

1) 静下来想想,不做这件事情会有什么坏处?你是不是可以承受?

比如,作为学生,现在到了期末,如果你还不温书,那么很可能就会“挂科”,甚至影响毕业。想到这一层,可能就有紧迫感了。

2) 告诉自己不需要那么完美,先开始。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谈到写作的诀窍,俄国文学家果戈里说,很简单,每天写。如果写不出来呢?那就把“没什么可写的”一遍一遍写下去,写着写着就有的写了。

3) 还有两种情况:

① 这事不重要。那么果断删除,短期不去想,等它冒出来的时候再说。

② 这事真的很重要。那么用“吞青蛙法” 。一般来说,早上精力最充沛,可以安排2个小时做最难的那件事。解决之后,接下来一整天都会很轻松。

2.破“不能”

1) 细分目标,降低难度

比如,你的目标是每天背50个单词;如果完不成,那么减半,每天看25个;再完不成,继续减半……每天背1个单词总没问题吧!总之,先从简单的做起,然后再慢慢增加难度。

2) 找到一个启动点

如果想找一个人谈话,又不知道要怎么谈,那么你可以给另一个人打电话,说明天我要找谁谈话。这时,对方很可能会和你说他的想法,慢慢就会激发你的灵感。

3) 使用番茄钟

把大任务拆解成小任务,每个小任务定一个25-30分钟的番茄钟。每天能完成3-4组番茄钟,就非常厉害了。

3.“不允许”的可能性:

1) 空间不允许。如果是因为环境太吵,没法做事,那就换个环境。

2) 时间不允许。这属于内因,可以从前面两点去找到具体的原因。

3)人不允许。如果不断被人打断,那么就直接和他沟通,说清你的诉求。

二、精进

1、你在做“三件事”的时候,有没有用到之前讲过的工具?如果有,是什么?

我主要用到的是“断舍离”方面,因为我一直处在焦虑状态,会给自己安排很多事情,然后做不完,“三件事”是帮我定焦。还有正向迁移能力,因为想做的太多,所以选出来的会是相互有支撑作用的。

2、在使用“三件事”时,有目标渗透的现象吗?自己对照今天讲的内容分析一下,它们是“不想,不能,不应该”中的哪一种呢?

有,一种是不想做,例如在晚上除了专栏反思和运动、晨间日记之外,安排一个课程学习,结果没做,因为这个没有动力也没有紧迫感,就没有完成;另一种是不能,这也是精力不足的表现。

三、联想

想起我每年的计划里都有“读xx本书,看xx部电影”这样的目标,其实这些充其量是过程,并不算结果,只有将其中的有价值的部分做成作品分享,给他人带来价值,才是结果,例如有观后感、散文、思维导图、视频等。想起老罗的文章《为什么你工作十年,工资还和新人一样?》提到“ 你的价值不是取决于老板给你多少钱,而是取决于你创造了多少价值、你的能力有没有得到提升。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道理。”

四、行动

1、课程可以分开15分钟一个小节听,拆分小部分,就更容易完成。

2、三件事尽量安排到早上坐,因为三件事往往是青蛙,早点吞下更好。

3、围绕结果制定三件事,不要为做而做。

4、看书并不是结果,看了多少本书也不是结果,为别人创造价值才是,自己能力提升才是,写出来、分享出去。

五、思考

1、如果小确幸那么重要,为什么不写三个小确幸,只写一个呢?写三个会不会增加幸福感呢?

2、预定的小确幸和偶遇的小确幸谁的幸福感更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落实“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