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统计学以及其他泛科学

上班前的半小时左右,看了36克的创业,只记得阿里开过一个河马生献,以及一篇讲3.15的文章。尽管3.15过去已经1天多了,但它的余波还在。每次等3.15过后,老百姓总是抱怨,要是每天都有个3.15就好了。而各大企业则想的是最好不要有3.15。每到打假日前一个月,各大企业都开始紧张起来,有的开始排查自己的毛病问题,有的开始公关准备,有的开始得焦虑症。这一个月,对于每个企业来讲确实是一场大考,创业型企业考砸了,就等着关门大吉吧,大公司也会面临大面积客户流失,反正考不好,结果好不到哪去。所以,大家用心准备,又焦虑也再正常不过了。话说回来,如果每个月,企业都有一次自我考试,会不会让自己成长的更快、更健康。考别人来监督自己、考黑幕、假货等不正当手段高速成长,终将面临惩罚,而内部的不自律,也同样容易自食后果。每天都考察监督自己,每天都给自己开个3.15,短时可能是痛苦的,但是,长远来说,确是收益的。把消费者当傻子来欺骗的人,终将被清理出市场。

在大概10点钟时,就是开个需求评审会。这一开就是2个小时。先不说会议是不是真的需要开这么久,但从一次会议的成本来说确是高昂的。假设每个人的时间价值为1元/分钟,20个人开2个小时会,直接成本2400元,还不包括其他隐性成本。所以为什么说开会不能随便开,不能随便给他人发会议邀请,不能随便叫下属都去参考会议,更不能把大家都叫过来了,却把时间争论非议会主题上。等等这些都是大忌。所以,开会是个高成本的活动,如果真要开,会议发起者必须想清楚几个问题。1、开会主题。2、会议基本介绍。3、会议干系人,极其各方需关注内容和准备工作。4、如何缩短会议时间。想清楚了上面,我想才能尽量减少会议成本。换句话说,既然开会成本这么高,是不是开会也是一种资源,需要提前申请报备,以免大家乱用。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的是跨境汇,内容倒也不必过度讨论,反正当扩展了知识面。不过其中的有些想法我是不赞成的。其中说到可能需要新搭好几个系统,而用户暂且只有一个。既然如此,那就更应该初期尽量使用人工。主要是出于这个考虑,人工的话,可以立马上线,不会需要漫长的上线阶段,更不需要开发测试资源,以及各种硬件和维护成本,毕竟硬件和开发的成本,比单独一个人工来处理贵的多。而且,如果后期用户反映冷淡,产品可能就下线了。我这并不是说他们做的决策是多么的不好傻逼,只是出于在只了解少量信息的前提下做的评论,在于表达自己的一个观点,就是前期,在保证提供服务的前提下,怎么成本低怎么来,有时人工干预比写个程序来的便宜,毕竟程序员工资可不低。

下午具体干什么倒不记得了,只记得看了收单的代码,实际下了几把订单和退款。有时发现,实际支付下单,看后台实际订单和日志的生成,对代码的理解还是很有帮助的。

至于题目说到的统计学,主要还是出于推理的原因。今天看到的一本有关洞察力的书写到,一个年轻警察看到一个司机把烟灰扔到司机自己开的宝马车里,于是警察推断司机是偷车贼,果然是贼,所以作者很感慨洞察力的作用。其实从我的角度看来,年轻警察的逻辑推理并不一定是科学的。问题在哪?

首先,我们从概率来讲,99.9%的人是不会扔烟头在自己车里的,那么扔了,说明我们遇到了那罕见的1%。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人肯定很特别。接下来是分析,1%的特殊人群,会有哪些人组成。比如,一个人和老婆吵架了或者遇到很烦心的事,他可能扔烟头;他是贼,他可能扔烟头;他也可能是因为心里在想其他的事,无意中把烟头扔车里。这只是众多可能性的其中几种。那么话说回来,警察又怎么推断出他是贼呢。文中作者并没提及。如果警察是因为想到贼会在车里扔烟头,而推测出司机是贼,那么这个推理就是有问题的。因为,贼会在车里扔烟头为真,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即扔烟头的司机是贼,也就是警察的推理。如果警察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心情不好而扔烟头的概率<分心而扔烟头的概率<奢靡的富二代扔烟头的概率<贼扔烟头的概率,因此根据最大概率,推理司机是贼,那么这个推理是合理的。但是人的经验有时也是靠不住的,这是因为人的启发式思维方式决定的。因此,人的统计学知识和推理思维逻辑是否科学,决定了你的判断推理是否科学。换句话说,产品经常强调的用数据说话。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如果不掌握点统计学知识和推理技巧能力,那么,他们的根据数据做出的判断很可能是不准,甚至是错误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统计学以及其他泛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