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书单|在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

每月书单,既是写给自己的记录思绪,也是分享给大家的好书推荐。

八月书单|在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_第1张图片
图|Pinterest

1. 《饥饿的女儿》


八月书单|在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_第2张图片

第一次看虹影的小说,这本自传体小说以被掩埋在政治正确的历史角落里的“大饥荒”的重庆南岸为背景,肆无忌惮地叙述着具有隐私性的女性经验,她本人的人生故事很传奇。

主人公六六从最严重的饥荒年头中幸存下来,摆脱了生理上的饥饿,但是她心理情感的饥饿却从未得到过满足。岁月在她和母亲之间砌了一道脆而薄的墙,让她与母亲始终不得亲近。

我的思想总是顽固地纠缠在一个苦恼中:为什么我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

读书笔记篇:饥饿是我的胎教|《饥饿的女儿》

2. 《台北人》

八月书单|在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_第3张图片

白先勇太有名,反倒一直没看他的作品,总有这样的事。这本竟然是短篇小说集,克制地描述着十四个台北外省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1949年前后,那些随着国民政府从大陆迁到台湾的社会各阶层人物,他们在动荡时代的转变期之后的变故遭遇。

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大抵都是悲情的,容易被遗忘的。

有一天晚上巡夜,我在营房外面海滨的岩石上,发觉有一个老士兵在那儿独个儿坐着拉二胡。那天晚上,月色清亮,没有什么海风,不知是他那垂首深思的姿态,还是那十分幽怨的胡琴声,突然使我联想到,他那份怀乡的哀愁,一定也跟古时候戍边的那些士卒的那样深、那样远。


3. 《星辰时刻》


八月书单|在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_第4张图片

因为里约奥运,想要了解巴西文学,于是读了被誉为“卡夫卡之后最重要的犹太作家”的女作家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的这本短篇小说。

克拉丽丝写了一个没有花期的少女,走在路上就像一杯冷掉的咖啡,一段不具名的悲伤境遇。

值得惊喜的是,这本书除了表面的主人公,还有一个小说创作者在叙事,不断乱入谈论着自己的创作困境和写作心理,比如他会絮絮叨叨地说,因为保姆不小心扔掉了他的几页手稿,重写找不到感觉,于是主人公和男友相遇的桥段就丢了……之类的。

而真正的作者克拉丽丝一直逃逸于此,或许因为她/他/她的生命都是一场对无的冥想。

只有一次,她问自己一个悲伤的问题“我是谁?”她吓坏了,完全停止了思考。一觉醒来,过了好长一会儿,她才心满意足地想起:我是一个打字员,我是处女,我喜欢可口可乐。唯有那一刻,她才会重新装扮成自己,在那一天余下的时光里,顺从地扮演她所饰的角色。

读书笔记看此篇:她的生命是一场对无的冥想|《星辰时刻》


4. 《小于一》

八月书单|在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_第5张图片

苏裔美籍犹太流亡诗人布罗茨基的第一部散文集。坦白说,因为习惯性从目录看起来,我只挑选了几个感兴趣的篇章,有些较为严肃的文学评论和涉及俄罗斯诗歌和诗学的部分,我惭愧地低头反省自己当年没学好英诗。

倒是非常喜欢开篇的自传属性文章《小于一》,用一种深沉内省的目光审视了自己在苏俄的早年经历。大概是对于异见者总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1984同病相怜吧。

任何表示重复的东西,都变成一种损害,因而必须铲除。……只要是大量的,我便立即把它视作宣传。我想,这个态度,演变成某种可怕的加速度,穿过各种事件的灌木丛,也连带伴随着某种肤浅。

那是这座城市最神奇的时刻,你可以在凌晨两点读书写作而不需要灯光,建筑物没有阴影,屋顶环绕着金光,看上去就像一套脆弱的瓷器。周围是如此安静,你几乎可以听见一支汤匙在芬兰掉落的叮当声。


5. 《淡江记》


八月书单|在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_第6张图片

朱天文学姐,看到淡江的一花一木令人动容,看到作者简介是英文系背景,直系学姐啊,再看到最后毕业谢师宴写道的英文四A,完全对上了。这本书完成承载了我对大学时代的满满回忆,私心推荐这本真性情的大学时期的烂漫记录

回忆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朱天文的“ 三三” 前期 ,那个立志以文以笔“ 革” 出一个的清明世界,重寻其理想中的中国的少女形象。突然想到那部《我的自由年代》,很推荐看的一部台湾90年代年轻人的热情与向往自由的氛围的复古偶像剧,恍惚间有那么一点相像,当然《淡江记》的时间要早得多。

“我是要天下每一个人都活得理直气壮,没有委屈的”

他喜欢的是南台湾那种懒懒的晴天,坐在凤凰树下,让淡黄色米粒大的叶片落满一身,风吹草长,有淡淡的阳光腥香。

到底世间还是有一件东西是绝对珍贵的,那使我们觉得自己人身的贵重,眉目清扬,大学毕业生的身份,何止于仅仅做一个知识分子啊。是中国的儿女们,不论现在的教育方式如何卑琐,师生之间如何破碎,这一刻的触动,像电击一样触着了我们的本命,本命是中华民族的胎盘,孕育了世世代代五千年,根植在每个中国人心底的极深极深处。我们从层层埃尘里,像是看到了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国读书人的本色,只这刹那间的省度,顿时使这场毕业游园有了完全不同的风景,也令得这四年来的荒荒度日,即刻有了新的意思和位份。毕业,终于是不枉一番的了。


6.《麦肯锡工作法-个人竞争力提升50%的7堂课》


八月书单|在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_第7张图片

每个月都要看一两本工具书,这个月看的是这本,不断重复框架思维,工作就要做到优化sop,麦肯锡的工作法就是一点sop很明确。

最有用的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区分问题设定与解答区域→整理并将课题结构化→收集信息→建立假说→验证假说→考虑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

以及提升自身能力的方法一章中提到要注重自己的随身物品的品质,想到手帐、文具的意义。


7. 《寻欢作乐》


八月书单|在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_第8张图片

自称是二流作家的毛姆,他的那句“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已经是文青必背的句子了,而这本《寻欢作乐》是毛姆他本人最得意与最喜爱的一部小说。

这本小说讲述的是职业作家与其前妻之间的故事。寻欢作乐大多用于贬义,它的近义词有花天酒地、寻花问柳。然而,这是妻子的人生态度,毛姆也不是贬义,甚至有些褒义的成分。

如果换作是男人寻欢作乐,说这句:"喔,亲爱的,你为什么要为别的人去自寻烦恼呢?这对你有什么损害呢?我难道没有使你很快乐吗?你和我在一起难道不高兴吗?” 大概被直接视为渣男受人唾弃吧。但是毛姆笔下的这位迷人的女性罗西,给人一种爱自由、潇洒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洒脱的印象。

她说:“干吗不为你所能得到的高兴呢?嗨,有机会就该尽情玩乐。不出一百年,我们就全都死了。到那时还有什么值得在意的呢?我们还是趁着现在尽情玩乐吧。”

你以为你道德高尚,就不寻欢作乐了么?

在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等我过了一段时间重读自己当初用真诚感情写的那些段落时,也忍不住想要笑自己。这一定是因为真诚的感情本身有着某种荒唐可笑的地方,对于永恒的心灵而言,一个人一生的痛苦和奋斗只不过是个笑话而已。


8. 《思维的乐趣》


八月书单|在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_第9张图片

如何过得有趣,这是如今小确幸年代最时髦的生活追问了。王小波就是倡导有趣的鼻祖。

他思维的乐趣,就是以调侃的态度揶揄所谓的价值判断,人生社会的束缚。这些杂文许多是在回忆当知青下乡插秧期间的荒谬事迹,比如怀念那只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种种设置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反讽现实社会以传播自由主义理念的《沉默的大多数》,讨论著名的政治学悖论《花剌子模信使问题》……一本金句满满的杂文集,不叫人义愤填膺,只是戏谑苦涩一笑再反思自己的独立性。

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方式都有很多乱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很有趣。人就在这种趣味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这种生活需要改变。

人生活在一种文化的影响之中,他就有批判这种文化的权利。

9. 《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八月书单|在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_第10张图片

八月就要过去了,月底干一碗鸡汤,下个月再战!

潇洒姐的这本书名取得让人喜欢,不像她的第一本名字太狗血不想看。很后来才知道这位励志大姐,GTD时间管理倒是一直有在接触,我也挺看好趁早这个品牌,这是个需要全民励志监督打卡赶走懒穷肥的年代,毕竟生活态度是积极的,总不能老是徘徊在内心阴暗面郁郁寡欢。

我没有资格评价任何人的人生目标,但我敬仰对自己的欲望和能力深刻了解,并使命必达的人。

大学时候想成为的人,本来就是理想主义的人设。遇上事,遇上人,都不能放弃你的人设,放弃的都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理性主义者。

欲望多深,对未来多坚信,才能克服沉闷与孤独,在重复练习中晋级,登上台阶!在浩瀚的不可知的命运面前,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努力一会儿,再等待一会儿昭示与惊喜;而她,一直在勤勉地向宇宙下着订单,再一次次品尝订单兑现的快乐。

八月书单|在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_第1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八月书单|在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