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光读书会〗洁,8/60

时间:7:30-8:00

书名:《心理咨询师》

页数:371-385


书摘:内容效度经常与表面效度混淆。表面效度是田外行对测验作表面上的检查确定的,它不反映测验实际测量的东西,只是指测验表面L看来好像是测量,所要测的东西;而内容效度是资格的判断者(专家)详尽地系统地对测验作评价而建立的。虽然两者都是根据测验内容做出的主观判断,但判断的标准不同。前者只考虑题目与测量目的之间明显的直接的关系,后者则考虑题目与测量目的和内容:  总体之间逻辑上的深层关系在编制测验时,表面效度是一个必须考虑的特性。例如,为测验要求有较高的表面效度,以使受测者有较强的动机,尽最大努力去完成。如果测验内容看起来量目标不相干就三使受测者产生马马虎虎应付了事等反影响测验的效度。相反,典型行为测验却要求较低的表面效度。如果受测者很容易从测验题目看出测验的目的,就可能产生反应偏差(如掩饰等)只有当受测者不知  每个题目测量什么  时才会按自己的典型方式真实作答,否则就会按―般的要求或  社会赞许的方面去回答问题,测验结果也就不是他自己真正的心理特征了:效度(cmm struct - related validity )


感想:内容效度是看量表本身怎么样,表面效度是看量表的使用者怎么对待量表。而这两个指标也仅仅是衡量一个量表好与坏的一两个因素,之前对待测量心理学,抱有怀疑态度,现在感觉测量不易,结果可信。加上之前我对速度速记的一些否定的想法,体会到了一点:

    其实专业往往比我们想得要复杂且合理,正如你看到一个问卷那么简单的几个问题从而对其的可信度质疑,看到速度速记被简单化的形式所表达就质疑,其实,真正的质疑来自于我们对其深入的了解和感知后,这些质疑让人进步,所以不要轻易地用自己的知觉去否定别人,也许,你不知道,你错过了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要有光读书会〗洁,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