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证经济案例分析

币改,是受Fcoin创业板推崇的模式,另一说法是“通证经济改造”,主要是为了推动实体经济拥抱新新型生产关系,激活原有生态体系中的合作伙伴、客户,使得上下游关系亦师亦友,亦客户亦伴侣。 

那么这个币改中的经典案例,一定要看两个项目。Fcoin上首个参与币改试验、首个胎死腹中的的项目Bizkey,以及暴跌之下饱受非议的QOS。在今天的凉凉熊市中,价格暴跌确实让人痛心疾首,但是作为从优秀成长为卓越的投资者,反而应该冷静分析和研究,独立思考,这些币改案例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合规思路,帮我们如何鉴定将来大成的项目会有哪些特征。 

案例1:Bizkey

Bizkey原身是考拉先生,是一家致力于为不同行业的实体店铺提供智能解决方案的平台。目前已经入驻40万家实体店铺,并在2017年5月完成B轮融资。

Bizkey中设计了双代币模型,分别是Time和Bzky。

Bizkey token(简称“Bzky”)是商户有效交易记账的数据资产通证,鼓励商户越来越多地把交易行为记录在链上,记录越多,数据资产就越多,因此获得的价值回报也越多。另一方面,Time token(简称“Time”)代表了Bizkey生态中的通用积分,是一种可以抵扣消费或换取服务特权的流通凭证,顾客可以从 Bizkey Network生态中多个商户获Time,并在其他商家使用,为自己赢取更多的消费实惠。(白皮书内容)

通俗来说,Time与法币挂钩,只能单项法币购买,不可兑换成法币;而Bzky是真正的Token,用于上交易所交易。

更详细的对比如下图:

通证经济案例分析_第1张图片
Bzky和Time对比图


以上是双币激励机制的基本设计,这还不够。如果没形成完整的经济系统闭环,代币的供需无法平衡,币价就没有办法得到支撑。

Time的设计中,顾客可以通过交易、完成商户制定任务、以及完成Bizkey指定任务获取奖励,Time可以用于换取特权或折扣。

通证经济案例分析_第2张图片
Time供需设计

在Bizkey的生态中,需求部分,由传统业务中的POS机抵押金额支撑,对于推广任务这类激活生态的动作,也都使用Bzky来激活;在供给端,商户交易即挖矿,获得Bzky奖励,通过完成任务也将获得Bzky奖励。

通证经济案例分析_第3张图片
Bzky供需设计


那么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什么? 这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好处一:Time是系统内积分,只要不能够兑换法币,就不会有合规合法的风险;

好处二:通过Bizkey将原先使用的抵押金植入Token体系。假设一台POS机抵押金500元,40万商户就是2亿的资产。希望未来该项目的其他资产也会导入代币价值中,从而做大估值。 

但是这样设计的问题也很明显:

首先是资产导入可想像空间有限,虽然目前40万商户,实际采用率会有多少?即使全部采用,那么商户的拓展速度会怎样? 实际资产导入过于单一,且无想象空间。不排除项目方后续通过各种形式导入各类资产,只是受限于目前的法律明文,目前无法公布。( 本文由比特王炸原创,转载请联系rualray)

其次,激励生态伙伴的手段较为单一,且实际能给到用户的激励量是否足以激发生态的能量。一笔POS消费,获取0.5%-1%的佣金,实际能给到多少给用户呢? 号称获得大数据,又有谁为这些数据买单呢? 答案是偏负面。


案例二:QOS

QOS是乾元社区的底层操作系统,该公链宣称致力成为全球覆盖人口最多的区块链应用社区,实现广泛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该项目从创始人背景和站台顾问背景,以及项目所设计的场景与奥马电器集团的业务高度重合,可以基本了解该项目大概率是奥马电器的币改项目。

与很多其他区块链类公链项目不同的是,该QOS一大亮点是有很多落地场景可以去实践,而不像其他公链还要自己去寻找应用场景,然后一步步去实践。QOS应用主要包括场景生态和金融服务。场景生态作为主要的获客渠道,由钱包生活、停车钱包、钱包管家、卡惠等部分组成。其白皮书称,钱包生活触及C端用户可达5000万规模,停车钱包服务1000万车主。

QOS将建立双层代币模型,分别为QOS公链代币和QSC协议代币。QOS是公链代币,是价值交换媒介和交易手续费支付工具。QSC协议是符合QOS公链标准的,基于智能合约的代币发行与运营协议。QSC协议代币为各场景运营商根据自身体系的需求自主发行,持有者为各自场景的权益最终所有人,享有场景内的收益分享权利。与双层代币模型相对应,QOS公链建立双层挖矿机制,在底层公链由21个超级节点竞争挖矿,在各个场景主张“价值交换即挖矿”,具体而言,可以是“交易即挖矿”、“借贷即挖矿”等不同模式。(白皮书)

由以上内容可以了解到,QOS作为公链代币,相当于所有应用场景的母币,所有应用场景独立出来需要发币,都需要该公链母币作为基础货币,其地位等同于以太坊相较于ERC20标准的其他代币。

具体在应用场景中,项目强调价值交换即挖矿,在交易场景中,需要支付QOS作为支付费,该支付费80%分配给QSC1代币持有者,20%分配给QSC1代币社区开发及运营。每个应用场景有一个单独的代币,可以是QSC1/QSC2...等等。 

从以上官网白皮书内容看,这套设计与以太坊设计大同小异。只不过以太坊的GAS费用是完全归给矿工,给打包记账的贡献者。而QOS体系中,交易GAS的80%发给QOS持有者,相当于DPOS机制,20%发给交易实施者,相当于给交易者执行人20%的折扣。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评估:

1. 场景应用丰富性:中,项目主要是奥马电器原先的转型项目,停车、支付等应用。

2. 通证使用必要性:中性,较为勉强,更多结合区块链的高级通证玩法有待开发。目前看到的还只是积分领域的应用,且尚无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

3. 通证闭环设计:在使用场景中,QSC的设计并无必要,完全可以使用硬通货来代替。显得有点生硬。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也可以学习到如何评估一个币改项目的可行性,未来的前景如何。对于想要将企业进行链改、币改的项目方,首先要思考是否有必要做这样的变革,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可能的风险是什么,做出来的项目是否会得到市场的认可,得到该领域意见领袖们的认可。如果不认可,是否有改良的机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通证经济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