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6 U—G—S教师教育模式的实践意义

U—G—S教师教育模式是“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教师教育模式的简称,它的指导理念是协同发展,在教师教育工作中,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有共同的目标追求。师范大学在优秀教师培养、教育科学研究、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服务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与中小学校提供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和实践平台,地方政府在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的制定、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等方面需要师范大学提供优秀师资与科学指导,而中小学校自身的发展需要优秀教师的补充与在职教师的优质培训,三方主体需求具有内在一致性,而且三方的需求具有现实的互补性。
1、U—G—S教师教育模式的现实意义
(1)帮助解决师范大学办学特色难题
一是近年来的师范专业毕业生数量供过于求而质量又参差不齐,尤其是实践能力不足的难题,二是对教师教育者的评价关注理论成果,忽视其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教师教育者自身研究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课程内容设计与实施和中小学课程相背离。
(2)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难题
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500多万现有农村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培训。目前,开展对农村教师队伍的有效培训仍是关涉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时间少,以及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是当前农村教师培训工作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
2、U—G—S教师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1)拓展“U”的办学空间,引导“G、S”转变角色,共同培养师范生
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模式呼唤着开放性、协同性与共生性。教师教育中的大学与中小学( “U - S”) 合作需要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才能实现共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范式的转变,要求师范大学谋求中小学校的支持; 同时,中小学校组织更新、教师改变以及学生学习成就提升也需要大学支持; 这种相互需求为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提供必要性。此外,大学与中小学校各自在教师教育上的优势则为双方合作提供可能。“U-G-S”教师教育模式突破了师范大学教育空间的限制,将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延伸至“实验区”中小学校,师范大学的校园延伸至“实验区”,使师范生的实践课程学习充分体现了“实践性”,充分实现了与中小学校的对接,使师范生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获得了真实的体验与锻炼。
(2)规约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成为实施
“U-G-S”教师教育模式的核心主体教师教育者是“U-G-S”教师教育模式中最活跃、最关键的主体要素,他们的参与度决定着这一模式实施的有效性,甚至决定着这一模式的成败。“U-G-S”教师教育模式提出了“优先发展教师教育、优质服务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师教育发展战略思想。利用科研经费支持,将教师教育研究者的课题研究与“U-G-S”教师教育模式的实施和“实验区”建设结合起来。鼓励大学教师教育研究者研究课题来源于基础教育、研究过程结合于基础教育、研究成果应用于基础教育,把研究放在基础教育的校园里、把论文写在基础教育的课堂里、把研究成果留在基础教育的实践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50926 U—G—S教师教育模式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