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一毛的冰棍,打麦子的场,傍晚的熊孩子

        小时候的冰棍一毛钱一根,还有果汁色的,就是橘黄色的冰棍是两毛钱一根。一毛钱一根的冰棍真真的就是冰——棍,就是纯净水里加点糖,水变甜了往模子里一倒再冻成冰,完事儿。

        吃冰棍的季节也就到了麦收的季节也就到了,那时候我家还是和大伯家爷爷家在一起干活,收麦子。农忙的时候,每家都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场。有的人家的场在田地头,有的呢就像我家的一样在门口。小时候的场与现在的场也不一样了,小时候的场的形成分三个步骤,首先,把场上种的东西(一般种蚕豆的较多)清理掉,不能有石块,落叶或者是其他大块儿的垃圾。这个时候父亲往往会在清理过的场上拾拾捡捡,小石头、春种的时候用到的薄膜、还有树叶,一律不能留在场上。一番捡拾过后,场上绝对干净。第二步湿场,就是把场浇灌一下,让场变得湿润以利于第三步的成功操作。最后第三步就是在湿润的很好的场上撒碎麦草,不是麦秸秆,是打理麦秸的时候剩下的最底下的那层残余。我们那儿叫麦糠,撒上一层麦糠,等场再稍微干一点的时候,开着拖拉机,后面拉个圆石磙,在场上跑圆转圈,直到场变得很平,很实没有裂纹。这时候一个标准规格的场就做好了。

小时候——一毛的冰棍,打麦子的场,傍晚的熊孩子_第1张图片
晒玉米的场

          小时候特别喜欢场,尤其是在傍晚的时候,场上的泥凉凉的,又平坦又干净。对,就像我们现在吃的煎饼果子,圆又大的面上星星点点的芝麻和场上散落的麦糠很像。场也是接近于圆形的。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叫来小伙伴们在场上玩各种游戏。有扔鞋子的,捉迷藏的,摸瞎子的,还有123木头人……等等好多,现在感觉小时候就是什么都玩儿,什么都能给玩成游戏。其中大多数都是需要疯跑,蹦跳一类的游戏。真的是疯的很。一直从太阳快下山玩儿到谁家的母亲先做好饭叫谁家的孩子回家吃饭才结束。因为玩的好好的小伙伴少了一个,在小孩子们的心里就感觉突然少了玩的兴趣一样,然后大家就开始拍拍脚掌,穿好鞋子,各自往家里走去并还会约定明天再过来玩。回到家看看妈妈有没有做好饭,然后大喊着对母亲说都要饿死啦!

        夏日里的晚饭大多都是露天的,要么在门口吃要么在院子里吃。我们那儿大家大多都是在门口吃的,凉快,热闹。东院西院的都出来在门口吃,有的人家搬上四方桌在门口吃,有的就直接拿个四方凳,蹲着就开饭了。摆四方凳的那家一般都喜欢溜达,就是吃饭也不闲着,拿半块饼,饼上面放一小堆菜就溜达到别人家门口拉呱了。说说你家还有几亩地没收,说说今年的亩产量,说说这天气,明天能不能好好的晒麦子。

        就这么说着说着一顿饭从天刚擦黑吃到天黑黑,然后开始往屋里抬四方桌,搬小板凳,溜达过来的那人也拿着一双筷子慢悠悠地往家里溜达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时候——一毛的冰棍,打麦子的场,傍晚的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