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混叠滤波器 - 原理

抗混叠滤波器
定义:
首先我们要明白,抗混叠滤波器不是指某一特定形式滤波器,而是一类总称。通常以低通为主、低通、带通都可以说是抗混叠滤波器。
工程测量中采样频率不可能无限高也不需要无限高,因为一般只关心一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成份。为解决频率混叠,在对模拟信号进行离散化采集前,采用低通滤波器滤除高于1/2采样频率的频率成份。实际仪器设计中,可以参考下面公式: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fc) 为:
截止频率(fc)=采样频率(fs) / 2.56
在数据采样系统中,高于二分之一采样率的频率成分“混叠”(搬移)到有用频带。大多数时间,混叠是有害的副作用,所以在模/数(AD)转换级之前,将“欠采样”的较高频率简单滤除。但有时候,特意设计利用欠采样,混叠使得AD系统作为混频器工作。
背景:
要了解抗混叠滤波器的背景就要知道“过采样”“欠采样”
欠采样
欠采样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工具,可有效用于所选应用。欠采样允许ADC作为一个混频器,能够接收调制高频载波信号并产生较低频率的镜像。这种方式下,就像下变频器。另一种主要优点是允许ADC的采样率低于奈奎斯特频率,一般具有较明显的成本优势。例如,假设调制载波为10MHz,带宽为100kHz (±50kHz,中心频率为10MHz)。以4MHz进行欠采样,产生1阶和与差项(f1 + f2和f1 - f2),分别为14MHz和6Mz;2阶项(2f1、2f2、2f1 + f2、f1 + 2f2、| 2f1 - f2 |、| f1 - 2f2 |),分别为8MHz、20MHz、18MHz、2MHz、24MHz和16MHz。出现在2MHz处的镜像信号为有用信号。注意,我们的原始信号在10MHz,通过对其进行数字化在2MHz产生了镜像。现在,我们可以在数字域进行信号处理(滤波和混频),恢复原始50kHz信号。该过程无需大幅的模拟处理,这是其主要优势之一。由于所有处理都在数字域完成,如果需要对电路的性能和特性进行更改,只需修改软件即可。相对而言,对于模拟设计,如果需要更改电路性能,需要改变电路硬件元件和布局,并且成本相当高。
抗混叠滤波器 - 原理_第1张图片
抗混叠滤波器 - 原理_第2张图片
欠采样的一项缺点是有用频带内可能出现有害信号,您不能将其与有用信号区分开。此外,欠采样时,ADC输入的频率范围往往非常宽。在上例中,即使采样率为4MHz,ADC前端仍然必须采样10MHz信号。相对而言,如果在ADC之前利用模拟混频器将调制载波信号向下搬移到基带,那么ADC的输入带宽只需要为50kHz,而非4MHz,降低了ADC前端和输入滤波要求。
过采样
过采样提供所谓的处理增益。在过采样时,以较高采样频率获得多出实际需要的采样数量,然后对数据滤波,从而有效降低系统的噪底(假设噪声为宽带白噪声)。这不同于平均,后者是获取很多采样,噪声被平均。可以这么理解过采样:如果输入信号来自于扫描频率的信号源,频谱则可以分为多个范围或“容器”,每个容器的带宽固定。宽带噪声分散在整个有用频率范围内,所以每个容器具有特定量的噪声。现在,如果提高采样率,那么频率容器的数量也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噪声量仍相同,但我们有更多的容器可供容纳噪声。然后我们利用滤波器滤除超出有用频带的噪声。结果就是每个容器的噪声减少,所以就通过过采样有效降低了系统的噪底。
举例说明,如果我们有一个2ksps ADC (下式中使用1kHz奈奎斯特极限)和1kHz信号,ADC之后为1kHz数字滤波器,处理增益由下式给出:-10 × log (1kHz/1kHz) = 0dB。如果们将采样率增大至10ksps,处理增益现在为-10 × log (1kHz/5kHz) = 7dB,或者说大约1位分辨率(1位大约相当于信噪比(SNR)提高6dB)。通过过采样,噪声没有减少,而是分散在更宽的带宽内;将部分噪声置于有用带宽范围之外,效果就相当于减少了噪声。这种噪声改善基于以下公式:
SNR改善(dB) = 10 × logA/B,其中A等于噪声,B等于过采样噪声。
表述这一过程的另一种方式是:过采样降低了带内RMS量化噪声,系数为过采样率的平方根。或者,如果噪声降低二分之一,则相当于3dB有效处理增益。不要忘了,我们这里仅讨论了宽带噪声。过采样不能简单消除其它噪声源和其他误差。
应用:
有了以上背景知识后,我们现在讨论抗混叠滤波器。在选择滤波器时,目标是提供一个截止频率,能从ADC输入中消除有害信号或至少将其衰减至不对电路形成负面影响。抗混叠滤波器是满足这一要求的低通滤波器。如何选择正确的滤波器?需要考虑的关键参数是在通带内的衰减量(或纹波)、阻带内的预期滤波器滚降、过渡区域的陡度,以及不同频率通过滤波器时的相位关系(图)。
抗混叠滤波器 - 原理_第3张图片
理想滤波器具有“砖墙”响应(图4b),也就是说其过渡比是无限大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不可能存在这种情况。滚降越陡,滤波器的“Q”或品质因子越高;Q因子越高,滤波器的设计就越复杂。较高的Q因子会造成滤波器不稳定以及在相应的拐点频率下自振。选择滤波器的关键是了解干扰信号的频率及对应幅值。例如,对于手机,设计者知道邻近信号的最差工作条件幅值和位置,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并不是所有信号都能在频域预测,甚至有些已知干扰信号太大,不能足够地衰减。但是,根据环境和应用,您可考虑已知干扰和设计,最大程度降低随机干扰,确保工作更可靠。
抗混叠滤波器 - 原理_第4张图片
已知有用信号频率后,利用简单的滤波程序确定所需的滤波器结构,以满足通带、阻带和过渡区域要求。在四种基本滤波器类型中,每种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图)。抗混叠滤波器 - 原理_第5张图片
例如,巴特沃斯(Butterworth)滤波器的通带区域最平坦,意味着在相应频率范围内的衰减最小;贝塞尔(Bessel)滤波器的滚降较平缓,但其主要优势是线性相位响应,意味着每种频率成分在通过滤波器时的延时是相等的;由于群延迟定义为相位响应相对于频率的偏差,所以线性相位响应通常指的是固定群延迟。切比雪夫(Chebyshev)滤波器的滚降较陡,但在通带内纹波较大。椭圆(Elliptic)滤波器的滚降最陡。对于最简单的抗混叠滤波器,简单的单极点无源RC滤波器往往是可以接受的。在其它情况下,有源滤波器(即使用运放)比较合适。有源滤波器的一项优势是多阶滤波器,滤波器对外部元件值不太敏感,特别是滤波器的“Q”值。
抗混叠滤波器通常不必严格对应拐点频率的位置,所以设计时具有一定余地。例如,如果您需要最大平坦度,但在通带内仍然有太大衰减,只需将拐点频率移远即可解决问题。如果阻带衰减太小,则可提高滤波器的极点数。另一种方案是在滤波后将信号放大,提高信号相对于有害信号的幅值。
文章参考:
https://www.maximintegrated.com/cn/design/technical-documents/tutorials/9/928.html
https://www.ni.com/innovations-library/white-papers/zhs/

你可能感兴趣的:(信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