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们只招985、211高校的毕业生—“寒门难出贵子”还是“寒校难出贵生”?

文/墨婵娟

猴年马月的高考来了,我在这首先祝考生们明天的考试顺利。不管高考有多少可被诟病的地方,但它对大多数老百姓家庭的影响不可否认,所以每年高考才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目前高考还是公认的相对公平的选拔机制。本来在高考期间不想发文的,但昨天看了个辩论视频,是关于高考公平的,非常精彩,让我也忍不住想说两句。谈到高考公平就要从高考对人生的最大影响说起,高考对一个孩子甚至一个家庭来说,影响最大的我认为要属孩子考入的是重点大学(这里指985,211大学)还是普通大学(这里指非985,211大学)了。

现在很多人受碎片化阅读习惯影响,常会孤立地看待一句话,而不把这句话和实际相联系。所以有些读者可能会对此不以为然,毕竟我们经历过高考的很多人都记得在政治课本上学过:内因是根本,外因只是条件。这里讲的内因是指学生综合素质(鉴于我们国家现阶段的选拔标准,主要体现在学生分数和进取心上),外因是指学校综合环境或条件。内因的确很重要,但要讨论高考公平,重点应该放在外因上的吧。

我们好像还学过理论联系实际的道理,那么实际中,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的“内因”和“外因”有什么区别呢?先说“内因”,虽然普通大学也不乏很多综合素质很优秀的学生,但毋庸置疑,经过高考这一二三批本、专科一茬茬选拔,重点大学学生分数整体(整体划重点)上肯定是高于普通大学的学生的。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普通大学里那些优秀学生缘何上不了重点大学?全部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或发挥失常吗?答案是否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目前的中国,重本录取率在各个地方差距是巨大的;再说“外因”,普通大学和重点大学从财政拨款、师资配置、科研资源、学习氛围、到升学和就业机会的差距都是巨大的。重点大学的这些优势条件会带来什么影响,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我先举例说明这些优势条件是如何作用的吧(不讨论特例)。如果一个普通大学的学生想听喜欢的学术大牛的讲座(有上进心),可是普通学校没有途径去请到这种嘉宾(财政拨款、师资配置、科研资源、学习氛围都足以影响到所请嘉宾的级别)他只好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讲座视频(有上进心),在寻找的过程中遇到点别的事打扰(学习氛围不行),久而久之可能就给忘了。

而重点大学里的一个普通学生(不一定比上面普通大学的学生更具上进心)行走在校园里,各色中外名人嘉宾讲座、电影宣传活动应接不暇,可能某天一个哲学家的讲座他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恰好有时间机会听(重点大学优势条件带来各种资源与机遇),听了之后发现自己对哲学还挺有兴趣,于是开启了他对哲学的学习。由于重点大学的资源丰富,他肯钻研的话很有可能就成了哲学家。

再举个例子:两个各项条件都差不多的学生同去面试,少有不看重学历的大公司会让普通大学的学生和985,211大学学生同等机会面试。而有很多大公司,尤其是一些国企央企,招聘启事会直接写明此招聘只面向985、211大学毕业生。即使普通大学的学生经过层层筛选通过了面试进入了一个较好的公司,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转正,就像欢乐颂里的关雎尔那样。很多负责招聘的人可能会说,普通大学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确实不如重点大学的。请问这个“不如”不正和前面所讲的各种条件造成的影响分不开吗?

类似这样的事情可能每天可能都在普通大学和重点大学校园里上演。所以我觉得最近很热的一句话“寒门难出贵子”不如改为“寒校难出贵生”。上文提到的视频中,就有嘉宾提到某地学生基础教育不行,我不知道基础教育不行和高考公平有何关系,基础教育不行高考不是更应该公平才对吗?视频中有各方利益代表,辩论的套路也不少(有明知故问,有混淆主题,有偷换概念,有情绪表达),虽总体并没有将高考说的很透彻,但依然不影响它是一场很精彩的关于高考公平的辩论。

虽然中国现在有一些家庭有能力让孩子不走高考这条路,但毕竟是少数,如何让高考更对我们大多数家庭还是有巨大意义的。我讲这么多是为了说明,高考对于一个孩子甚至一个家庭影响最大的还是在于孩子考入的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大学。而目前中国重本录取率在各个地方差距巨大,我认为如果我们要谈高考公平与,就不能跑题或撇开重点,要从重点或者说一本的录取率开始讨论。如果有读者比较关注高考公平这个话题,推荐去看我上文提到的那个视频,想看的亲可以在评论里找。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好意思,我们只招985、211高校的毕业生—“寒门难出贵子”还是“寒校难出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