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坚持一份公益性工作 | 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一个月前,我在群内发起过一个话题,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

“如果一些义务工作(非本职工作)会占据你的一定时间和精力,你会想做吗?你希望获得什么,又会付出什么,又愿意付出多少呢?又能坚持多久呢?”

这个问题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因为做过一些志愿者工作,包括在委身教会做同工服侍;另外担任了一些群运营的志愿者工作,花费了很多时间、心力去做,我完全把它当作工作看待,带入一定的职业角色,开展团队的沟通、构建SOP。


两周前,教会里的小组组长找到我,问我有没有时间在周日上午担任服侍同工,对于“家”里面的事,我向来是乐意的,即使那几周我为社群运营和日更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周日很早我就起床,着正装、化淡妆、穿高跟鞋,在约定时间内我到达教会。我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站在门口、大堂口,做一些接待工作,带着笑脸和每一位兄弟姊妹说句“平安”,然后带领他们去大堂参加敬拜。

在这之前的大部分时候,我是作为一个参与者而非服饰人员,角色不一样,体验感也不一样。作为参与者,你只要去那里参加敬拜就好,而当转换角色,作为一个服侍同工,首先带给我的是穿着高跟鞋站一上午的痛苦,这种身体上的痛苦比其他精神和心理上的感受来的更加直接。其次是体会到教会运作和服侍人员的不易。从着装、礼仪到如何把工作做好,怎么沟通,出了问题怎么寻求帮助,如何结束收尾工作。一天的服侍工作,让我看清,每一套运转有序的体系背后,都有一个相对完善的SOP和一群努力付出的团队管理人员。


昨天我和朋友意外在南山碰面,顺便一道吃了晚饭。我很佩服她的是:自由职业者,对自身能力提升、人脉上的投入、做事的认真负责、人际关系的强链接。吃饭的时候,她问到我有没有转行做新媒体的打算,直言我在这方面很有潜质。我内心的回答很简单,目前资历太浅,不想再换行业岗位,会继续专注做进出口贸易以及下面的垂直细分领域,但是目前还在继续摸索;但我自己明显感觉到,自己接触到新媒体后的改变也是肉眼可见的:线上链接到全国各地、甚至是分散在全世界各地的调性相似的小伙伴、开始大量输入输出、也开启了作为内容编辑人员的统筹工作。所以我还在不断探索,争取把这个发展成为第二职业。

第二职业这个词语,是从辉哥奇谭的主创辉哥听来的,当时我记得他分享了一篇文章《为什么我们都需要一份第二职业》,触动我很深。讲实话,在越大的平台里面做一颗螺丝钉,焦虑感更严重。在这个变化飞快的时代,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公司就倒闭了,什么时候你就被取代了。就像今天我和一个朋友在讨论,在线的实现笔记功能的应用越来越多,从早期最简单的Word,到印象笔记,到有道云笔记,到石墨文档,再到最新的Ulysses、幕布,什么都再变,产品在不断更新、新的应用不断被投放到市场。这些变化和选择,让我们感到焦虑和恐慌:什么时候,我们会被这个时代抛到身后?

作为一颗螺丝钉,每天的工作重复,收入稳定、勉强糊口,个人的成长和价值体现感不是很高,但是又赖于现在的平台不断打磨自己的简历、职业素养和工作技能。所以除了工作以外,我不断去吸收新的东西:知识付费、接触不同圈子的人,试图打破现有的舒适圈,找到自己的可能性边界。小步快走,小步试错,不断update自己。


在对待这份义务性管理工作的时候,很多时候,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我甚至发现自己把它当作正式的工作,打磨团队,打磨自己。对接每一个团队成员,和他们不断沟通、得到反馈;对接团队外的其他团队;任务和工作的安排;出现问题怎么解决;如何建立团队的SOP,如何管理人;如何做好领头羊和带头工作;如何实现更好的效果...

没有了那么多抱怨、得失心,一点点开始,踏实做事。事情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不是么?

我大概找到了对的事,也在尝试着把事情做对。


365天,每天坚持写作第31/365天;

距离30岁的倒数第1646天。

上一篇文章:以倾听者的经验进行沟通

注:点击此处即可浏览本文在微信公号【嗑瓜子的大蛋】(ID: Danahuibaofu)同步发布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坚持一份公益性工作 | 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