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展望》中国改革蹄疾经济求稳 新思维应对新常态

路透北京1月5日 - 中国正用新常态的新思维应对“三期叠加”的困境。在努力保持经济稳增长的基础上加快改革,着力培育新增长点来替代长期以来经济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

2014年岁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确定2015年政策基调和主要任务,积极财政政策更有力度,预示着中国在结构性减税和增支力度加大,相应赤字率或提至2.5%左右;稳健货币政策更注重松紧适度,则将拉开降息降准等货币政策稳中偏松的序幕。

“不要光盯着速度,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称,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就是过度依赖投资和外需,新常态下要转变观念和思维方式,让质量决定速度。

他认为,只要确保就业充分,企业可盈利,财政可增收,风险可控制,民生可改善,资源环境可持续这“六可”指标,让速度指标成为因变量,就可用质量指标倒推增长速度。

所谓“三期叠加”是指,中国正处在从高速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阶段。

但刘世锦也提到,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能太高,太高会有问题;但太低也有问题,马上各个方面的窟窿、问题就暴露了,“所以和质量相对应的速度实际上是一个并不太大的区间,而宏观调控就在于怎样找到这样一个合适的区间并能够保持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5年主要任务,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要求“调速不减势”并合理确定社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同时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中国2014年初确定的当年经济增长目标是7.5%左右,201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要待3月人大和政协两会期间才会公布,但业界普遍预测中国届时会将经济增速目标调降至7%左右。

中国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等此前撰写报告预测,2015年中国实际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略微放缓至7.1%, 主要下行压力来自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减速,但城镇就业情况料保持基本稳定。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最新报告也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将稳中缓降,GDP增速料放缓至约7%。

欲浏览2011年以来中国季度GDP走势图表,请点选(link.reuters.com/web33w)

**财政货币两大政策搭配更灵活**

要确保中国经济“稳字当先”,在保持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的同时,强调财政政策更有力度,货币政策更注重松紧适度,这也意味着2015年中国两大政策搭配会更具灵活度。

一位不具名的财税部门官员就预计,2015年赤字规模和赤字率会比上年提升,赤字率可能控制在2.5%左右,仍然在国际公认的3%安全线以内。

他分析称,根据财税改革方案,要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实施范围,“十二五”(2011-2015年)完成营改增目标,这意味着包括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以及生活服务业领域2015年都将纳入营改增。

“营改增本身就是一种结构型减税,扩大范围就意味着减税规模提升;另一方面中国要对10年没有加薪的公务员加薪,并在民生保障方面支出会继续增加,意味着支出的力度要加大,这也是积极财政政策更有力度的着力点。”该人士称。

他提到,针对公务员加薪的方案已报国务院批准通过,资金来源是财政支出,一方面有利于扩大消费,另外中国公务员10年没有加薪,从调整收入分配的角度看也有必要;另一方面也为取消养老金双轨制创造条件。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也认为,若按2.5%左右赤字率计算,2015年赤字规模有可能在1.7万亿元人民币左右,“这是包括新预算法实施后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后的总规模,毕竟地方政府发债仍需报国务院批准。”

中国在2015年实施新的施算法,将政府全部收支纳入预算的全口径管理,并从法律上明确地方政府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等问题。根据财政部去年初预算报告,中国2014年赤字规模1.35万亿元,赤字率2.1%左右。

而更注重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也让学界一致预期2015年中国将步入降准降息通道,因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久拖未决,此举有助降低资金成本。

中信证券对2015年中国经济预判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增速将回落至7.1%;政策全面宽松,改革落地;并预计将降息50个基点,下调准备金率100个基点。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也撰文称,应当适时启动存款准备金率的正常化程序。逐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将是中国未来货币政策调整的中长期趋势。适时降准的条件已经成熟,可考虑每次降0.2或0.25个百分点。

中国央行2014年11月22日时隔逾两年后重启不对称降息,将一年期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25和40个基点,并扩大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此举旨在更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振经济。

**弱化GDP,政策火力瞄准调结构**

面对“三期叠加”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的现实,中国本届政府上任以来一直强调底线思维,并多次表态“不唯GDP识英雄”,更强调就业等民生数据,并将政策着力点更多引到经济结构调整上。

“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保障要托底,这对稳定中国经济和大局都很重要。”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研究员祁京梅就称,此次经济工作会议对结构调整方面的表述更为明确,在求稳的同时提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中国近年来不断爆发的水资源等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群,大范围的雾霾天持续增加等等,都昭示着中国在资源和环境生态等方面不可持续,也倒逼中国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从高层到百姓都要接受这个变化,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没有成长起来,传统的发展模式,落后产能要强制淘汰,这都是结构调整期必须承受的。”祁京梅称,只要结构向好的方向转化,经济增速降到6%也能接受,这也是中国大力强调新常态的原因所在。

她以房地产为例指出,中国经济长期以来对房地产过度依赖就是结构失衡的集中体现,本轮经济下行压力看似受房地产所累实质是结构问题,“中国调结构说了那么多年见效不大原因很多,最大的错误就错在这么多年对房地产这调那调,房地产是中国过去十多年宏观调控中政策出台最密集的。”

她认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只字没提,也说明高层意识到这个问题,就是让房地产行业回归到市场自发调整,这从本质上有利于中国经济大的结构调整。

而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也是中国调结构的重要内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就指出,中国经济表象上看是遭遇了最为艰难的考验,但深层看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就是发展方式在转变,经济结构在优化,发展质量在提升。

“这个趋势如果能够继续稳定地发展下去,也许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最好的时间点会出现在2016年。”他称。(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羊年展望》中国改革蹄疾经济求稳 新思维应对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