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鸡汤文

浅析鸡汤文_第1张图片

1.概述

(1)起源

杰克.坎菲尔德,一位兢兢业业的中学教师,后来他因欠下债务,只能吃廉价食物度日。

在45岁生日的那天,他用纸画了张一万美元的大钞票,并挂在墙上日夜虔诚地祈祷。

福至心灵,画中的上帝终于显灵,微笑道:“你身边并不缺少财富,而是你缺少发现财富的眼光。

他感激涕零、茅塞顿开,从那天开始,他决定做个励志书作家

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闻鸡起舞,最终写成100个小故事的史诗级巨作

他想起奶奶熬的鸡汤能治百病,于是书名取为《心灵鸡汤》

该系列自1993年出版的一年内,就狂销八百万册。如今印刷总量已超过1亿册,并曾连续7年雄霸美国畅销榜第一名。

世界级励志大师的故事启迪我们:

为什么中国人不幸福?因为中国人不信仰上帝,只会信仰大禹这类,不全知也不全能的祖先。

(2)发展

民族是世界的真子集,故美国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知音、意林、读者等杂志眼光毒辣,率先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心灵鸡汤,并迅速实现熬制技术的国产化,将廉价量产的鸡汤塞满广大青年的心灵。

随着微博、QQ等社交媒体的发展,心灵鸡汤也搭上产业转型升级的东风。

凭借其独特的思想价值,而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最终实现全民熬鸡汤的盛况

其巨大的商业利益,也吸引众多淘金者蜂拥而入。各行各业的心灵鸡汤日新月异,极大满足了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然而,其多元化、多样化的同时,也溜进了许多不良厂家,用假冒伪劣的产品欺骗消费者。心灵鸡汤便逐渐失去品牌信誉,成为毒鸡汤的代名词。

一时之间人人喊打,厂家对消费者的愤怒感同身受,果断闪出来清理门户。推出名为反鸡汤的新产品,并获得广大消费者的点赞

(3)定义

文章以‘小故事+大道理’为基本结构,主要用充满感情和知识的表述,用柔软、温馨、正能量的话语,取得精神安慰剂的效果。

本质上,就是将复杂的世界简单化,以故事中个体的经验或观念,推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普世结论。

注意,心灵鸡汤只是一种快餐式文体,并不提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2.类型

(1)原汁原味型

真人真事真励志,原汁原味好鸡汤。

故事真实,语言朴实,不刻意煽情。如家常菜般,虽不色香味俱全,但平凡的味道,却能烙印在味蕾上。

来,干了这杯我临时熬的鸡汤!

一个44岁中年人,因经营中遭遇欺诈,被所在公司开除,还背负200万债务。而随着婚姻的破裂,人生更是陷入低谷。

1987年,他筹集两万多元成立了华为。从代理销售到自主研发,从小渔村到全球,从默默无闻到电信设备龙头。

这期间的艰辛与磨难、绝望与坚持、奋斗与拼搏,唯有任正非能切身体悟。

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奋斗从来都不会过时,无论你在哪个年龄阶段,如果不想庸碌过一辈子,那就努力奋斗吧!

(2)鸡精兑水型

假汤喝得众人醉,错把忽悠当翡翠。

真人真事虽然多,但也禁不住作者们的勤劳耕耘。

为了满足嗷嗷待哺的人们,作者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谱写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故事。

禅师、大师、名人等系列,古今中外应有尽有。

《爱迪生救妈妈》爱迪生小时候所处的年代,还没有阑尾炎手术呢。

等他妈妈的阑尾炎时,他已经是个中年大叔。而且油灯反射情况下,也难以实施手术——阑尾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

诸如生命的养料、华盛顿和樱桃树等,文学作品容许有一定的想象和虚构。但中国这么多好故事,为什么刻意编造外国的故事?

(3)饮鸩止渴型

随汤潜入脑,润物细无声。

前面两种类型的鸡汤,虽然可能有逻辑漏洞,但却是鼓励你改变自己,努力向着美好图景前进。

而有的‘鸡汤’呢,则是无限放大心灵的作用,用宿命论的语气劝你‘放下’

放下吧,接受吧,然后你就轻松了,幸福了!以所谓换个角度看问题,达到麻痹自己的效果。

核心观点:你现在就很好,不用去改变。错的不是你,是这个世界。

优秀的女孩是没有性生活的

你没有错,只是没有遇到那个对的人

我纹身、抽烟、喝酒、说脏话、混夜店,但我知道我是好女孩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评论,众多读者纷纷点赞,表示作者你真懂我。我只是不矫情不做作,不像某些装清纯、装害羞的*婊。

嗯,社会人的口味是多元化的,你一定能找到好男孩。比如下面这位:

我逃课、挂科、不写作业,但我知道我是天才。我只是不矫情不做作,不像某些装听话、装认真的学渣。

题外话

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呃不,夏令营中的较量吗?

没错,就是把日本小朋友捧上天的那篇谣言,还间接让80后背负‘垮掉的一代’的恶名。

可在311地震时,那些独立自主、顽强拼搏、团结友爱的年轻奥特曼,却不愿去灾区运送物资。

自卫队也拒绝进入核电站附近救灾,最后是以老年人为主的50死士坚守第一线。

借用原文的描述:

天哪!这就是日本人对后代的教育吗?这就是大和民族精神吗?

当日本老人抬起头时,每个人的眼里都闪动着泪花。在这群日本老人身后,站着的是他们的孩子,乃至整个日本社会。

呜呼,明治之后无日本,福岛之后无大和!

类似造谣反智的文章数不胜数,比如日本喝马桶水的洗厕工、哈佛凌晨四点半……

(4)反其道型

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啊。

随着民智的提升,人们开始对伪鸡汤猛烈抨击。而写手们也自然响应号召,纷纷开始转变角色,高举反鸡汤的大旗。

他们往往以犀利甚至嘲讽的语气,进行推心置腹的劝诫和警告

通过机械决定论的思维方式,否定所有出路,甚至自我否定,制造一切都没有什么意义的虚无。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放弃肯定很舒服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所以我选择不努力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还相信这句话

反鸡汤和鸡汤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从正能量转为负能量,从过度积极转为过度消极,依旧是单因果关系,单维度价值判断。

努力就能成功(鸡汤)→努力的成功概率稍大一点(现实)→不努力也就不会失败(反鸡汤)

3.盛行的原因

盛行的原因很多,下文主要通过商家、作者、读者三个群体,进行简单分析。

(1)商家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想当年,社交媒体只是人们用来沟通、交流和分享的工具。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争相讨论中创造出的热门话题 。

商家发现可以利用其话题多、流量大的特点,进行公司品牌的曝光、建设和营销,本着为用户服务的态度纷纷入驻。

刚开始比较简单粗暴,采取转发有奖、签到有礼、打折优惠等利诱的方式,但敦促吸引来的粉丝消费呢?

广告?哎呀,太赤裸裸了,大家都是文化人好不好?

如何新瓶装旧酒呢,用心灵鸡汤+产品干货+产品等软文形式就很有创意嘛!

粉丝获得了经验和知识,商家也润物无声完成了营销,双赢呐老铁。

而有了众多公司的成功案例,民众肯定得向好榜样学习呀。

于是,一个以社交为纽带的新商业诞生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微商

保健、养生、美妆、育儿等无所不有,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知道这十点不再看医生

这样减肥,10人有9人成功

枸杞搭一物抗衰老,胜过吃唐僧肉

计费标准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10万粉的号广告收费标准,是2千至1万元。

没办法,都怪粉丝太热情,商家盛情难却,只能爱你比心啦。

随着监管措施的逐渐严格,内容分发平台和商家慢慢走向正规化,同时营销也更多元化,隐秘性也更强。

(2)作者

对于作者个人而言,要每天写出文字优美、思想深邃、逻辑严谨的高质量文章几乎不可能,而且也不一定获得大众的喜爱。

那有没有既能成爆款,又能批量制造的文章呢?有的,就是心灵鸡汤这种文体。

作者只需迎合受众的认知偏见、焦虑情绪、猎奇心理,抓住读者的痛点、痒点,兴奋点,便可投其所好熬制各种鸡汤。

看似真实的故事形成的画面感、感染力、趣味性,

能降低读者对说教的反感;

能操纵情绪绕过理性的审查;

能增强读者的代入感、认同感;

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不去纠缠论据的正确性;

总之,能以最快捷、最省力的方式传递因果信息……

讲故事的优点不胜枚举,所以作者们都特别喜欢此类方式。

哪怕观点激进,甚至极端都没关系,反正大多数粉丝能把谬论当真理。啊,多么愉悦的精神体验!

还有重要的一点,鸡汤文适合团队化协作

因为自媒体大号的工作相当多,采集、整理、写作、排版、分析复盘、运营等,单个作者无法完成整个系统工程。

而团队化也能避免灵感枯竭、江郎才尽的问题。

成功树立个人IP后,开微店、开讲堂、开培训、出书……

(3)读者

与其说从读者的角度,不如说从人的角度,因为每人都有需要心灵鸡汤之时。下文简单分析5点:

有精神需求:人生在世总会遇到挫折,不是每个人都能凭借强大的意志、理性的判断熬过去。他们失落、沮丧、颓废,他们需要暗示、温暖、激励,而心灵鸡汤正好能短暂御寒。

都爱听故事:人物、情节、冲突的故事,永远比枯燥的说教有趣。不管是宗教信条,还是文学作品,皆善于用故事传递观点。几千年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人就是看不烦听不厌。

倾向于简单:大脑是身体的能耗大户,难以对所有的外部刺激做精细思考,所以倾向于对复杂事件进行简单化。尤其是在休闲时刻,能不动脑就尽量不动脑,创造条件也要不动脑。

选择性相信:人的思考具有选择性,热衷于寻找支持自己结论的证据,而不是从证据中推导出结论。人通常只想看(听)到自己想要看(听)到的,只愿相信自己希望相信的。而在鸡汤文中也能合群,找到虚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星座、算命也出于类似的心理。

情绪的宣泄:故事制造的情绪会压制理性思考,而通过树立背黑锅的假想敌,人能站在道德制高点进行批评、指责、甚至是谩骂。伴随着情绪的宣泄,人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愉悦感

如《致贱人》、《致low逼》这类文章。只是不知道你在骂别人的同时,别人是否也在骂你?哦,原来那是别人嫉妒你!

4.利弊

(1)有益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2)弊端

①易沉迷于精神安慰。

心灵鸡汤固然能短暂御寒,但现实的问题终究未解决。

而鸡汤易冷、热血会凉,如果没有脚踏实地解决问题,那么处于负面情绪的人,又可能想要精神安慰

因为鸡汤文中的世界太神奇、太美好了,而现实就像车轮、自己只是车轮前的蚂蚁。

既然现状难以改变,干脆把家安居在故事里。且行且喝汤,幻想着哪天也有主角般的运气。

长此以往,人真的可能会上瘾。遇到问题的第一时间是喝汤,是将焦点对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此恶性循环,那心灵鸡汤的作用,麻痹将多余鞭策,催眠将多余激励

②易缺乏思辨而盲从。

无论是心灵鸡汤,还是其他爆文,作者为了利于大众传播,都有意无意将世界简单化,忽略现实的复杂性、个体的差异性

看似百花齐放,其实千篇一律,充斥着大量断言式文章——有情绪、有立场、没逻辑

作一点的女人更幸福

没去过西藏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所谓成熟,就是承认你的不专一

很容易发现其中的逻辑错误吧?

就怕人们不愿识别,宁可在合群中随大流,以获得得虚假的认同感、归属感。而其他观点不是装逼,就是傻逼。

附言

雾霾可怕,精神雾霾更可怕;

行为懒惰可怕,思维懒惰更可怕;

心灵空虚可怕,无知而不自知更可怕。

我不是要去批判,写鸡汤文的作者,以及看鸡汤文的读者。而是希望作者能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读者能提高自己的辨识能力

命是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不要活在别人的故事里。不要让自己的脑袋,轻易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某大号曾私下说:

与其教育傻逼,不如赚傻逼点钱。

怎么赚?

告诉他,他很牛逼,别人都是傻逼。

第一句是她的原话,后两句是我续写的。唉,教育永远比煽动更困难,理解别人、也永远比把别人当傻逼更困难。

朋友们,请像对入口的食物那样,对入脑的思想进行严格审查,至少简单问一句:

你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推荐阅读

浅析干货文

90后的青春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析鸡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