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

方励一跪,让贴着“吴天明导演遗作”标签的《百鸟朝凤》,瞬间大热起来。在这个营销套路让人应接不暇的时代,我不想谈方励这一跪,是对经典不受关注的恳求,还是加了味道的营销。

喋喋不休的用遗作说事,无疑是对电影本身的不尊重,对吴导的不尊重。难道电影会因为是遗作而会变得不同吗?或者吴导的杰出贡献会随着这部电影而变化吗?更或者是遗作才值得让人去关注?这本身很讽刺!

所以,我只说电影!

《百鸟朝凤》——“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_第1张图片
电影剧照

这是一部关于传统文化在时代更迭中,无奈消亡的电影,是坚守传统文化不愿低头妥协的匠人,誓死捍卫的执着精神!

唢呐曾是黄河两岸婚丧嫁娶必备的项目,是规矩的庄严外化,逝者生前的品行决定了身后的待遇,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受得起“百鸟朝凤”,这也是焦三爷的匠人之心始终奉行的,金钱买通不了的规矩。

焦三爷给徒弟天鸣传递第一支唢呐时说,“咱们唢呐也是匠活儿,是匠活儿,就得有人把责任负起来。”责任这两个字在这里显得是如此神圣和庄严。

《百鸟朝凤》——“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_第2张图片
电影剧照

然而在时代的更迭之中,文化的消亡和替代无法阻止。天鸣学成出师,却发现世道变了。西洋乐队当道,他一生所学无法糊口。当初送他去学唢呐的父亲,也不再以他为荣。

不断的声音在问天鸣。

学唢呐能娶到媳妇吗?

都什么年代了,你还放不下这破玩意?

然而天鸣还在坚持,因为师傅面前发过誓,大丈夫一诺千金,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又有几个人明白承诺和坚守的含义呢!

天鸣看望师傅时,失落至极的焦三爷那句包含了太多痛惜与不甘的“没规矩了,没规矩了”,让我想起了老炮儿中,六爷的那句,“这叫规矩,懂吗?”规矩,多么遥远的一个词,在这个时代,“规矩”不就是一个笑话吗?

当如今的红白两事,从唢呐到《老鼠爱大米》、《最炫民族风》再到《终于你做了别人的小三》和《小苹果》。规矩还算什么?

《百鸟朝凤》——“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_第3张图片
电影剧照

这些甚至有些极端的话,和电影最后也接近极端的唢呐和西洋乐的冲突,都不是无法接受一种文化被时代所淘汰的情怀。随着时代的滚动,不能真正顺应时代需求的都会消亡,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唢呐是可以被长号代替的,但不能被代替的是那种坚守文化,坚守信仰,坚守承诺的精神,这不是时代向前,就可以被抛弃的理由。也是导演真正要表达的东西!

最后在西安的古城墙上,有位老人吹奏唢呐行乞,而曲调正是“百鸟朝凤”。这原本对亡者最崇高的吊唁,如今换来的,只有路人随意投掷的几枚硬币。

《百鸟朝凤》——“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_第4张图片
电影剧照

唢呐可以被践踏,可以被无情的抛弃,焦三爷也知道自己阻止不了时代的更迭,阻止不了信仰的丧失,然而还是义无所顾的坚守着自己要坚守的。借着酒劲,他对天鸣说,“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我们坚持某个东西,那里又是做给别人看的呢?

人和人最大的不同,便是追求的不同,你觉得重要的东西,大概在别人眼中一文不值,然而你还是视之如命。就像焦三爷眼里神圣而庄严的唢呐!

影片的最后,天鸣在师傅的坟前,一如第一次拿起唢呐时的样子,吹着一曲《百鸟朝凤》,憨厚淳朴,脾气倔强,黑白马褂手拿唢呐,一袋旱烟冷面朝天的焦三爷正座坟前。

不是亡人,竟不知哀曲向谁?

《百鸟朝凤》——“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_第5张图片
电影剧照

慢慢的,一个倔强的身影缓缓消失在观众视野中,然而消失的真的只是一个身影吗?还是连同那股坚守承诺,坚守信仰,至死不渝的精神也消失在这个时代了!

史牧云:笔名麦也,90后诗人、自由撰稿人,影评人。热爱读书写作,却不只拘泥于写作技巧,追求活的像诗才是诗。曾经少年轻狂,仗剑天涯,行经四方;如今识尽沧桑,偏安一隅,以梦为马!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鸟朝凤》——“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