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

一、导入

古人说“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此言不虚。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为了国家一无反顾刺秦王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 荆轲刺秦王)

二、教学目标

一掌握重要的字词和句式,二分析荆轲的人物形象

三、简介

《战国策》又称《国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四、正文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全文,现在个大家读一遍大屏幕上的重点字词,有没同学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读给大家听?好,最后排这位男生。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听。有没有同学能点评一下。穿黄衣服的女生,你来点评。嗯,他读的声音洪亮,非常投入。但是,有几处字音读错了。你能纠正一下吗?非常准确,请坐。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些个重要的字音一定要注意。

2、同学读的都很好,看来预习都非常的到位,现在,请老师就来检查大家的字词和翻译。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老师提问,同学们回答。非常好,在这里老师强调几个。

穷,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这里,穷为形容词,困厄,处于困境。图穷而匕首见,动词,尽。人穷则反本,这里为动词,走投无路。

太子迟之,这里形容词移动用法,以为……迟

3、现在请同学们回想课文,看主要讲了哪些事情?

大兵压境,危在旦夕→献计行刺,预做准备→易水送别→刺秦失败,壮烈牺牲

4、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速读课文,说出你眼中的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结合课文进行说明。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5、文中哪些场景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

写易水诀别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写刺杀亲王,秦舞阳瑟瑟发抖,而荆轲却面不改色,体现出了他的胆识和大无畏的精神。

五、小结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荆轲刺秦虽然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名侠义之士,他在国家多是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这种精神和气概值得称道。

六、板书

情节:

荆轲:

你可能感兴趣的:(荆轲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