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林读《诗境浅说》十四

檀林读《诗境浅说》十四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此诗见摩诘之天怀淡逸,无住无沾,超然物外。言壮岁即厌尘俗,老去始卜宅终南,无多同调,兴到惟有独游。选胜怡情,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心会其趣耳。五六句即言胜事自知,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结句言心本悠然,偶值邻翁,即流连忘返。如行云之在太虚,流水之无滞相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一联历受推崇。王维诗中多有这种充满禅意的诗境。与后来宋诗中的哲理诗不同,王维从不直接说理,而总是让人在不知不觉间神游其禅境,请体悟其意蕴。

檀林读《诗境浅说》十四_第2张图片

宋《宣和画谱》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其实,这两句诗的妙处,还不在于“诗中有画”。陶渊明诗言“云无心以出岫”,云给人的感觉就是无心、自在而闲散。在佛家眼里,白云的舒卷自如、任意飘荡、无所阻碍,正是所谓的“不住心”、“无常心”,是淡泊无机、安详自足的象征。行至水穷之处的诗人,并没有丝毫的怅惘,而是随遇而安,坐下静观云起。面对悠悠白云,诗人的心境也同它们一道,空无挂碍,悠闲自在地随处飘游。这样的境界,不正是最自然、最和谐的吗?

人家评论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可能这正是他的不同。他把自己的观念,写在两行诗里,还给你一副蓝天白云的画面,岂不美哉。

宋代严羽在其诗歌评论专集《沧浪诗话》中称赞盛唐诗“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王维这首《终南别业》正是很好的例子。


再从人生境界的角度来体味一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两句。

阮籍的穷途之哭,是他悲观的体现;陆游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是他天生乐观的表现;而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则充分体现了“诗佛”的修为,在平淡无奇中隐藏着“禅机“, 而这种心境其实是非常难以达到的。

水总有穷处,这时人应当如何自处呢?求道的人懂得顺势而为,低谷时便潜龙勿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到来。这时候,要“坐看”。

坐,是不急不躁积蓄力量,是等待。所以不是站,也不是走着跑着。

看,也是观察,是察知,要“知几”,从细微的征兆看到事物发展的趋势。

表面上水势已经穷尽了,但实际只是换了一种样子。云是水气蒸腾的聚集。坐看,静心看清楚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这是一种无差别对待的心境。求道之人不外求,不强求环境和他人要如何。也不因为外境的变化而动摇心境。所以无论是顺水而来,还是水穷而看云,王维在此,对情境没有区别对待,都是一种全然的接受。有得走就走,沿河走到尽头了,那就坐下看云。都可以,都一样,都很好。

因此,诗人和一个林中老叟竟然能相谈甚欢 --- 也是一种无差别心的境界。

本期作业,写一首用日常生活表达”禅意“的五律。

你可能感兴趣的:(檀林读《诗境浅说》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