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的 “hello again”

Apple 的 “hello again”_第1张图片

今天凌晨 Apple 举办了主题为 “hello again” 的发布会。
前半个小时带着大家一起回顾了 Apple 产品的辅助应用、iPhone 和 Apple TV。
回顾 iPhone,着重讲了拍照,不知道这是不是 iOS 10.1 急于发布的原因,新的 iPhone 依然是最好的 iPhone,可以拿来说的几乎只有拍照了。Apple TV 和咱们没啥关系,就不讨论了。
重头戏当然是大家期待已久的 MacBook Pro,占据了发布会一个小时的时间。发布会前泄漏了太多太多,以致于觉得毫无亮点,可能我没理解 Touch Bar 这种交互。
本以为会有 “One more thing”,其它的 Mac 产品线也会更新,可惜发布会就这样结束了。
这次 Apple 真的 ”hello again“ 了吗?

更薄、更轻

经过了这么多年,终于新的 MacBook Pro 做到了更薄、更轻,当然,无论是显示屏还是速度都更好了。
电脑全部采用了 Thunderbolt 接口,对于要接外设的用户来说十分的不便,要买各种转接头。无论是你连接 U 盘、相机还是投影都是要转换的。
当然 Apple 依然保留了目前在售的 13 寸和 15 寸的 MacBook Pro,价格呢,还是原价,没有任何变化。

Touch Bar

这应该是最大的亮点了,但显然没有昨天微软的亮点大,毕竟没有实际使用过,就发布会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演示 Touch Bar 的时候展示了三款专业型软件,例如 Final Cut Pro、Photoshop,显然新款的 MacBook 是面向专业用户的。
Touch Bar 和键盘的配合可以让专业用户左右手搭配使用,更好的完成工作。需要专业用户的实际使用感受,通常来说,Apple 拿出的产品用户体验一般都不差,不过这次还真不知道。
但是最主要的问题是大部分专业人士使用 MacBook 是这样的:


Apple 的 “hello again”_第2张图片

也就是外接键盘和触控板来使用,或者再多联接一台显示器使用。根本不用笔记本本身的键盘和触控板。
如果我用双显示器来剪辑视频、处理照片等,效率是不是更高,Touch Bar 是人机交互的创新还是仅仅是锦上添花确实值得思考。
最后的问题是虽然左右手搭配提升了效率,对于专业用户来说学习成本较低,如果确实好用没问题。但是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我们操作电脑的时候仅仅用键盘已经思考不过来了,这时候还要去捣鼓 Touch Bar,实在是强人所难。
Touch Bar 上的 Touch ID,我想 Apple 终于在电脑上加入了指纹识别。

Mac 产品线

目前最冗长的 Mac 产品线,并且 Pro 还有了两种颜色。

MacBook Air & MacBook

砍掉了 11 寸的 MacBook Air,不是特别明白为什么取消,让人们买涨了价的 MacBook 吗?但是差价达 3000。
毕竟有些用户仅仅只是需要购买一台电脑出差使用,不考虑性能,只考虑小巧。
MacBook 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发布会后涨价的产品吧,直接由 9288 涨到了 9888。

MacBook Pro

那款带光驱的厚重 MacBook Pro 终于下市了。
目前 13 寸的 MacBook Pro 不考虑升级配置的话,有三种可以选择,分别是 9288 的老款,11488 的老款升级款以及 13888 带有 Touch Bar 的新款。
9288 的老款和 11488 的升级款又是让人纠结的选择,老款虽然重点厚点,但是该有的接口都有,不用另配,符合大部分人的使用习惯。但是新款的直接是 256G 的储存空间,但是购买新款后买各种线材也是不小的开支。
神奇的是 Apple 居然调高了 9288 升级成 256G 硬盘的价格,以前是 10788,现在是 10808,百思不解。
15 寸的 MacBook Pro 相对来说就简单多了,14288 的老款和 18488 带有 Touch Bar 的新款价格拉开了较大的距离,大家可以自行选择。
如果和 13 寸对比的话,我是买 13888 带有 Touch Bar 的 13 寸 MacBook Pro 还是老款 14288 的 15 寸 MacBook Pro。

这次 Apple 产品的创新需要用户的检验,Pro 这次终于名副其实了,真正的面向专业级用户。
说了这么多,你能感受到 Apple 的 “hello again” 吗?


关于我:Bitcoin 等区块链资产持有者;热爱 Smartisan、Tesla;Apple 用户,新生大学学员。

Apple 的 “hello again”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Apple 的 “hello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