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以目时代,国人青白眼的无奈与愤懑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双明眸善睐的双眼,灵动、自由、充满智慧。“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近三千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如此动人的诗句,假如什么时候这双眼睛呆滞了、绝望了,可以肯定说,这是一个黑暗、暴戾的时代。

西周前期是一个言论比较自由的时代,文化灿烂,国人幸福。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大约2860年前,周厉王时期,厉王暴虐无道,放纵骄傲,国人开始公开议论他的过失。召公劝谏说:“人民忍受不了您的命令了!”厉王发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来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发现了后就来报告,立即杀掉。这样一来,议论的人少了,可是诸侯也不来朝拜了。三十四年,厉王更加严苛,国人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厉王见此非常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消除人们对我的议论了,他们都不敢说话了。”于是召公有一段著名的对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水蓄积多了,一旦决口,伤害人一定会多;不让民众说话,道理也是一样。所以,善于治水的人会疏通河道,使水流通畅;管理民众也一样,应该广开言路,让他们讲话。所以天子治理国政,使公卿以下直到列士都要献讽喻朝政得失的诗篇,盲人乐师要献所映民情的乐曲,史官要献可资借鉴的史书,乐师之长要献箴戒之言,由一些盲乐师诵读公卿列士所献的诗,由另一些盲乐师诵读箴戒之言,百官可以直接进谏言,平民则可以把意思辗转上达天子,近臣要进行规谏,同宗亲属要补察过失,乐师、太史要负责教诲,师、傅等年长者要经常告诫,然后由天子斟酌而行,所以事情做起来很顺当,没有错误。民众有嘴巴,就如同大地有山川,财货器用都是从这里生产出来;民众有嘴巴,又好像大地有饶田沃野,衣服粮食也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民众把话从嘴里说出来了,政事哪些好哪些坏也就可以从这里看出来了。好的就实行,坏的就防备这个道理,就跟大地出财物器用衣服粮食是一样的。民众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什么,心里考虑好了就去做。如果堵住他们的嘴巴,那能维持多久呢!”

厉王不听劝阻。从此,国人都不敢说话,过了三年,大家就一起造反,袭击厉王。厉王逃到彘地。

接下来这段历史就是著名的“周召共和”时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共和制时代。“杀戮无辜曰厉”,周厉王的谥号“厉”字,即是概括了他的这段杀人止谤的历史。国人暴乱以后,伟大的周王朝开始衰败、走向混乱。

周厉王千年以后,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黑暗时期。三国时期战乱不已,民不聊生,历史资料显示,公元157年,汉桓帝时期,东汉政府曾经做过一次全国范围的人口普查,当时得出的数据是5600万。而到了奠定三国鼎立之势的赤壁之战后,当时的全国人口仅有140万人。大家可以想一想,从5600万人口下降到140万人口,当时的老百姓到底遭遇了多少罪?中华民族差点就被灭族!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之势。自从此战过后,中国几乎没有特别大的战役了,三国时期的人民终于迎来了一段比较平和的时期,各国也都开始休养生息,劝课农桑。有史料可查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在公元263年蜀国灭亡时,全四川的人口大概有94万人。而魏国的人口这个时候也恢复到了443万人的规模。吴国的人口居于两者之间,也有230万人。这样加起来算,当时的国家人口大概有800万人。

三国时期势力最强大的是曹魏,魏明帝曹叡驾崩后,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高层忙于权斗,官员战战兢兢,算计怎么站队,稍有不慎将是灭顶之灾。权臣尚且朝不保夕,普通老百姓的苦难就可想而知。作为社会良知、代表最先进文化的士人又怎么样?还能怎么样?要么投靠权贵,提着脑袋过日子,要么选择逃避,远离权利中心。竹林七贤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时代出现了。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由于政治黑暗,言论极不自由,他们只能以醉酒逃避现实,清谈玄学避免因言获罪。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七贤之一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心怀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常言“礼岂为我设耶?”时有丧母,嵇喜来吊,阮作白眼,喜不怿而去;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阮大悦,遂见青眼。”嵇喜庸俗,虽为吊母丧而来,阮籍仍作白眼对之;嵇康性情高雅,意气相投,故阮籍对以青眼相加。后世以青眼表示对人尊重,白眼表示对人轻视。在政治黑暗时代,诗不可以怨;言不可以真,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弄虚作假的小人才能才能迎合权贵,才有生存空间。有良知、正直的士人只能隐居山林,或者关进牛棚,或者自杀或者被杀被割喉。

道路以目时代,国人青白眼的无奈与愤懑_第1张图片
阮籍

经历西周的辉煌后,历史进入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战乱纷纷。在鲁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位圣人在思索人类未来,一次子夏问老师孔子——

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孔子:“‘浅浅的一笑真漂亮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洁白的衣裳衬托出美丽的颜容真灿烂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才能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仁”后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是什么情操?孔子没有明说,但我们肯定知道是“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一个政治黑暗的时代,假恶丑横行,说真话就是犯罪,人们只能道路以目,哪里会有什么“仁”?更遑论什么“礼”。没有“白眼”对假恶丑,哪有“青眼”对真善美?

                    (草门东2018.3.18.岳阳)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路以目时代,国人青白眼的无奈与愤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