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嗣轩,台湾文化评论人
刑侦破案剧最近火的很。
这是一个全世界都供不应求,永远有观众在翘首期盼的剧种。
尤其在美剧CSI(犯罪现场调查)出现之后,鉴识科学加刑侦破案的组合,犹如炸鸡要配啤酒一样瞬间流行了起来。法医和鉴识专业几乎成了影剧中最不怕失业的两种人才。
同样承袭着这个经典组合,前不久上映的台剧《谁是被害者》(以下简称被害)以其优异的影像画面和案件话题性在网络上引起一波热议。
《被害》的案件主体不只是从“鉴识科学”出发,还结合台湾多起引发关注的社会新闻——王水溶尸案,护理师服药死亡案,艺人抑郁症自杀案等,每个案件都有可寻溯的社会新闻,再加上猎奇感满点的犯案现场,让本剧吸引观众的程度大幅提升。
也可以说《被害》许多精彩的亮点来自制作和后期的用心,无论是说服力高的美术和画面呈现,还是出彩的剪辑和演员表演,许多可圈可点之处都让《被害》带给人“惊艳”的第一印象,豆瓣8分也忠实反应其优点。
捧完了,还是得进入今天“杀”的主题。本文想从故事设计和剧本架构的角度切入,来谈谈这个开场亮丽、且具有独特“台式风味”的刑侦破案剧。
要切入这部剧的故事与剧本,首先得谈一下“类型剧”到底是什么。
类型剧如同商业类型片——漫威英雄片有漫威的氛围,迪士尼动画有迪士尼的梦幻,而观众选择来看这些片,心中就一定带着一些预期和对标,多多少少想获得自己经验中“与该类型符合”的那种满足感。
所以面对“谁是被害者”時,观众可能会想——跟美剧《真探》比如何?跟日剧《非自然死亡》比如何?跟韩剧《秘密森林》比如何?要不放到华语圈,跟《唐人街探案》《无证之罪》《白夜追凶》比如何?
当然,每个地方的开发逻辑不一样,除了薪水差很多以外,台湾的影剧开发模式真的会让人像看到夜市小吃5元卤肉饭——不但干净还那么大碗一样——惊呆到下巴掉下来。
但,观众只看结果,而被害者真的很可惜:前三集虽然展开得足够精彩,然而整体而言跟上述所有刑侦剧相比,被害者还是连一点“打平”的机会都没有——
2017的超神探案韩剧《秘密森林》
从观众对类型剧的期待来说,这是一场拼接而成,没有想清楚,只用开场亮眼的烟花和足够水平的视觉表现与演员让人能够“撑到结尾”的庞氏骗局。
除此之外,《被害》的剧本设计再次凸显台剧中经常让人无法参透的“视角丢失”问题。
以下将从创作的理论基础面来详细说明《被害》的剧本状况。
《被害》在前三集案件铺排的“悬疑性”其实够强,许多地方也精彩地呈现了让人双眼一亮的“鉴识高光时刻”;连续几起杀人案件都很亮眼,找不到凶手、主角极力保护一名家人的行踪,这些铺排都很好,都是它初期给观众带来满足的地方。
但是,任何跟警方“追凶”有关的行动都很弱智,过程极为简单到应该不需要写出来的地步——问个路人就知道,看个监视器就找到;这还不是大问题。
有时候身为观众的我们就是需要一些很顺的逻辑,否则烧脑到头疼对健康的影响也有待斟酌。
然而每況愈下的是,双主角在前三集至少还有自己独特的行动线,却从第四集开始转入“追凶行列”后,就把整部片的“推动力”完全丢给“别人”——
真正能牵着人往下看的悬念只剩下“凶手到底在想什么”以及两名主角在前三集成功建立的人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有人提及这部片成功做到了“心理惊悚”的感觉,但在我看来还是和《汉尼拔》这样的美剧差太远了。
《汉尼拔》剧照
从第四集开始,叙事的视角(PoV)完全走调,更多时间放在“被害者”上面;警方的角色除了展现“行动积极性”来为观众作“背景说明”外,基本上没有发挥任何剧情推进功能,包括主角本人也毫无作为。大部分的线索都是从记者那边获得,然后没什么困难地一直“跟随”下去。
警方永远比两名主角慢一步,但两名主角也不是真的比凶手慢,而是他们完全被编剧剥夺了任何“参与剧情的能力”,不但搞不清楚敌人在做什么,也搞不清楚自己在干嘛,在剧情铺排上来说就是被“置身事外”了。
整个戏的主导权全部交给“不知名的坏人”,而原本设计让主角和长官冲突的“压力”也因为推动力为零而显得毫无意义——小区大楼失火的时候,你还会继续跟你爸妈吵钱的事情吗?
随着剧情被“非主角主导的行动”推前,视角又更大量地被丢给“各个被害者”来建立他们可怜但短暂的过去,中间有意无意加入许多没有深挖的议题,同时继续压榨原本前三集建立出的双主角人设背景——
好几集都没给出新的东西,也没有让人产生什么“哇”的时刻,就是不断地平铺 / 揭开 / 不意外,“善恶冲突”的根源本身来自于编剧赐予主角们的“无能”,而不是行动造成的意外翻转,或是和大魔王对垒后产生的挫折再爬起。
对我来说,两名主角不但置身事外,还成了服务别人剧情的廉价劳工。
随着主角行动力的大幅减弱,整个剧越来越往“挖人物历史”的方向走去,视角越来越多分给“其他人”,尤其到了最后大魔王林心如的那个揭露跟翻转(先不爆雷,只能先说破案跟主角无关),都再再显示了一件事——编剧没有想清楚主角们在“对抗的困境”到底是什么:
最后两集全部指向男主因为亚斯而带来的家庭失和,这个失和本身与幕后魔头的动机毫无关联,反而只能指向被大魔王利用的一个小角色——也就是主角女儿——这种设计根本上就是一个错置的人物关系:主角对破案毫无影响,而大魔王从头到尾跟主角都扯不上任何关系。
到这里我几乎可以非常明白地说:这部剧的剧本完全忽略了基本戏剧设计的逻辑——主角人物的终极困境,就应该直接指向破案关键或是大魔头发案的根源,两者不能透过任何中介(主角女儿)转移,否则两造的冲突根本无法成立,而刑侦片最基本的对决元素就会因此消失;
结尾也不该用那么草率的方式让大魔头自己投降,甚至毫无性格地说出动机,实则障眼法般把主角人物真正的困境丢到一边不处理,直到最后用父女对话的形式包装在温情里面假装处理完毕。
林心如这条线根本可以整个拿掉,女记者悲惨的童年以及只出现一次的妈妈更可以整个拿掉。抢戏和没戏的配角就不多说了,但真正成功建立的亚思主角对剧情没有任何推进力这件事,是任何一个有经验的编剧都不该犯下的最基本的问题。
简单来说,这部剧披着刑侦破案的皮,却上演了温情群像的野台戏,而观众如此买单的最大理由,对我来说除了演员和画面氛围的处理到位,可能就因为——它有着独特的“台剧气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