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一朝的擎天柱石,多次抗清,却遭背后黑手,含恨战死沙场

明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年仅16岁的信王朱由检即位,成为大明第十六位皇帝。崇祯一朝十七年,“不近声色,忧勤惕励,殚心治理”,希望能够重振大明江山。史书记载朱由检常“临朝浩叹”,感概自己得不到杰出的人才。可事实并非如此,崇祯一朝名将能臣辈出,如卢象升,孙承宗,袁崇焕,孙传庭等。他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拯救明朝,然而这些中流砥柱的人物,又如同昙花一现,抱着深深的遗憾划过大明的夜幕。最终落得个身死国灭的悲惨下场。

下面,文休就盘点下那些崇祯年间惨死的贤臣名将,并浅显得分析下导致他们悲惨结局背后的原因。

大明崇祯一朝的擎天柱石,多次抗清,却遭背后黑手,含恨战死沙场_第1张图片

卢象升(1600年-1639年),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号九台。 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率军避开了袁崇焕坚守的宁锦(宁远—锦州)防线,借道内蒙,从喜峰口突入关内,京师戒严,史称“己巳之变”。 卢象升招募了一万兵马,进京协助防卫。从此拉开了他传奇一生的序幕。

崇祯三年(1630年),卢象升升任右参政兼副使,外出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号称“天雄军”。

崇祯六年(1633年)至崇祯九年间(1636年),卢象升率领他的天雄军,先战湖北旬阳六县,率孤军深入山谷绝地,九战九捷,消灭农民军马回回部数万人,继而又洛阳大破李自成,并一路追杀到滁州,与30万农民军血战,经一天一夜战斗,再次打垮李自成,迫使李自成逃往陕西。短短3年间,卢象升大小百余战,先后击败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等部,可谓大明朝的擎天柱石。


大明崇祯一朝的擎天柱石,多次抗清,却遭背后黑手,含恨战死沙场_第2张图片

这段时间,崇祯帝对卢象升保持了推心置腹的信任,期间朝中不断有言官弹劾他,崇祯皆充耳不闻。特别是崇祯十年,卢象升的好友户部尚书侯旬获罪,刑部尚书郑三俊意图从宽发落,被大怒的崇祯连带陪绑,眼看两人性命不保,远在宣大的卢象升主动为二人说情,崇祯随即应允,将两人开释。这时期的崇祯对卢象升是信任备至的。

崇祯十年(1637年)八月二十三日,皇太极率军两路征明。崇祯诏令卢象升督天下援兵,但因为卢象升在朝廷议和问题上与杨嗣昌不和,受到杨嗣昌和关宁军宦官监军高起潜的嫉恨和重重阻挠。

九月三十日,卢象升率军夜袭保定清军,监军太监高起潜擅自撤退,导致明军伤亡过半。兵部尚书杨嗣昌却大肆渲染,指责卢象升擅自出战,以至大败。次日卢象升被崇祯下诏申斥。


大明崇祯一朝的擎天柱石,多次抗清,却遭背后黑手,含恨战死沙场_第3张图片

保定之战后,崇祯求和之心大起,杨嗣昌又添油加醋,为不让卢象升给议和捣乱,崇祯一面命卢象升进兵巨鹿,一面将卢象升本部兵马尽数拆分。十一月,卢象升进抵巨鹿抗敌,身为“总督天下兵马”的他,手里竟然只剩下1万兵马,他的精锐天雄军大部以及原本应由他指挥的关宁铁骑,皆被高起潜扣着。

十二月,卢象升率军在蒿水桥遭遇清军,双方展开激战,高起潜见死不救,虎大威、杨国柱总兵溃退逃跑,卢率军力竭而死。三郡之民闻之,痛哭失声,声震天地。顺德知府上奏卢象升的死状,杨嗣昌故意刁难,过了八十天卢象升的尸体才得以收殓。第二年,卢象升的妻子王氏请恤,第三年,卢象升的弟弟象晋、象观又请,崇祯帝依然不予抚恤。直到杨嗣昌剿张献忠失败自杀后,朝廷才赠卢象升太子少师、兵部尚书,赐祭葬,南明福王时,追谥忠烈,建祠奉祀。


大明崇祯一朝的擎天柱石,多次抗清,却遭背后黑手,含恨战死沙场_第4张图片

卢象升的死,对明王朝的打击是沉重的,在明末农民起义时期,卢象升是对农民军胜率最高的将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皆一度被他打得奄奄一息,他亲手打造的天雄军,即使在对阵满洲八旗时也毫不逊色。人品上,卢象升属于绝对苦行僧式的人物,为官清廉,作战身先士卒,公平处事,凡事起带头作用,比如部队缺粮,他就带头断粮,部队打仗,他就带头冲锋。其人格魅力,就连许多嚣张跋扈的兵匪也格外敬服,比如关宁铁骑的悍将祖宽,镇压农民起义初期,是个出了名的贪婪横暴的角色,洪承畴、杨嗣昌皆不能节制他,他唯独对卢象升服服帖帖。如此人物,竟无法在崇祯手下施展拳脚,晚清名臣左宗棠西征时,读到卢象升传,不禁感叹道:“如此际遇,诚为天下志士恨。”

卢象升的殉难,好比一根擎天大柱轰然倒塌,但除了卢象升外,当时大明,还有另一根坚实柱子:孙传庭。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明崇祯一朝的擎天柱石,多次抗清,却遭背后黑手,含恨战死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