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终
残阳弥天,长安城好像格外安静。枯叶裹挟在苦涩的秋风里,天边有一抹惨淡的血色。偌大的长乐宫,青砖赤瓦,此时却似个囚笼。吕后端坐在大殿上,幽闭双眼,脑海里一遍又一遍映着盈儿的脸。她的丈夫此时正在外平陈豨之反,而她远山不再,眉宇紧皱,焦灼地等待着。
长乐宫外,韩信与萧何一路疾走,时而攀谈,话题无非是今日的平叛飨宴、群臣祝贺云云。但萧何心里无比清楚,眼前这个被自己以“国士无双”之辞举荐给汉王的人,这个自己曾经月下穷追挽留的举世将才,今之入宫,必是凶多吉少。其实,萧何的心里五味杂陈。他不知道自己这么做,灵魂到底会不会有负。但他也能安慰自己,觉得自己是人在其中,身不由己。又或者,他是坚持以忠于君王,安汉兴刘为己任。但总之,他做出了抉择,把韩信带进长乐宫。
踏进殿门,韩信察觉到了异样。并没有来贺的群臣,也没有美味的飨宴,殿上空空,只有吕后端坐案前,斜阳下映照着她充满褶皱的脸。韩信心里一惊,跪拜向皇后行礼。皇后一声“起”,韩信还未答出“诺”字,便见十余甲士从四面冲出,绑住还没起身的韩信。皇后终于长舒一口气,展开了眉宇,脸上立马展现出无比的愤恨,“自在陈仓,上为汉王时,刘家不以若先事楚而委重任。上遇汝甚厚,且汝收魏、伐齐、击楚、克燕,居大功,而今天下已定,汝之求奇异珍宝尽有之,何故与豨谋诛我母子二人而觊觎刘氏神器,欲夺天下?”韩信此时已接受了命运,长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兒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宫外的残阳,跟钟室里的鲜血一样红。
谋反
韩信是否真的谋反,古来素有争议。到底是与刘邦有隙,早有预谋欲夺天下,还是被刘邦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反,抑或是根本没有和陈豨密谋,含冤而死,最后被刘邦加以罪名。但至少司马迁的态度是很明确的,“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也就是认为韩信被诛,是自找的,应该的。而司马迁明确地记载了韩信与陈豨密谋造反的事情,说明他承认韩信谋反的事实。但是,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事件,又因为人的道德观念、情感态度都是在不断变化,加之人性的复杂,让韩信谋反被诛整件事变得复杂且充满矛盾。所以把这两个关键人物列出分析。
1.刘邦
从主观来讲,我一直不太喜欢此人。每每读到司马迁和司马光笔下的刘邦,都给我一种没文化的粗人之感。司马迁写刘邦说话,用得最多的动词是“骂”,他说得最多的话是“计将安出?”,行事粗鲁,甚至在儒生的帽子里撒尿,这跟他的草民出身有很大关系。每次读到刘邦,我都会想到嬴政和朱元璋。朱元璋跟他一样出身卑微,所以在其人格里一直有无法抹去的自卑感,以至于夺取天下后对臣属大开杀戒。而嬴政是名正言顺的大贵族,后来的为人行事相当大气。王翦打仗,要什么给什么,称帝之后功臣基本上都得以善终。不免感叹于出身和阶级对人影响的巨大。
但从客观上讲,高祖虽“起于细微”,却能问鼎天下,原因也就像韩信评价的善用人说的那样。领兵打仗不能超过十万,远远比不上多多益善的韩信,但却有一大群良臣谋士在身边,以至于在每每问出“计将安出”时,能有萧何、张良这样的人出谋划策,所以这是他的过人之处。
那么刘邦对韩信是怎样一种看法和态度?在争霸年代,刘邦是急需人才的。所以明白萧何追的这个人绝非凡人。即刻登坛拜相,让韩信在二十四岁便手握重兵。当然韩信也没有负于汉王,南征北战,战功赫赫。此时,若不能说是绝对信任,那也是相当看重。但是转折应该出现在韩信被封为齐王时。齐王,是韩信擅作主张,自己封的。而刘邦此时正在荥阳被楚军围困,虽然他说“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但是他显然已经在开始意识到了,韩信有一定野心。在自己被围困的危机时候,韩信还在讨要封王才能出兵相救,可见当时刘邦一定是相当恼怒,为解荥阳之围不得不承认齐王,但在心里对韩信已经有了怨恨。
后来韩信的封地是楚,很显然这个封地比起其他王的封地要差很多。韩信都能自觉“汉王畏恶其能”,再至后来高祖伪游云梦,贬韩信为淮阴侯。标志着韩信终究不能取得与萧何张良同等的地位。可问题在于,伪游云梦实为“袭信”,但在押送韩信到洛阳时,刘邦又将他放掉贬为淮阴侯。所以刘邦当时并非是要韩信非死不可,即便他是有反状。可见刘邦心里也是矛盾的,至少没有到非要下狠手的地步。
2.韩信
韩信的将才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要我排的话,在他前面的只能是白起。甚至在某些战略战术上,他略胜武安君一筹。因为韩信的履历实在是太漂亮了,除去他早年的贫寒,胯下之辱,在他领兵打仗后,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西乡以报。真正意义上的大杀四方,剑荡八荒。最重要的是,他和武安君一样,至少在明确的记载上,无一败绩。
他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为楚王时,他能用两千金报答当年给予他饭食的妇人,甚至还能提拔当年让他受胯下之辱的人当官。由此看来他也并是一个忘恩负义之徒,甚至还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可是他又出卖朋友,所以也有人说他人品败坏。其实不只是韩信,每个人都是这样,人格没有定论,人性是飘渺甚至虚无的,道德很多时候是模糊的,人很难用好坏二字评判。
可是韩信有一个致命缺点: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却过于幼稚。
我总觉得他和武安君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一点尤甚。为什么王翦能得以善终,就因为虽然他要良田豪宅,要财宝,但是他知道揣摩秦王的心思,知道适可而止,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加上嬴政本来是个爱材之人,懂得王翦的意思,君臣心照不宣。而白起和韩信,属于走上了极端。司马迁的评价是“伐己功,矜其能”,其实是很有道理的。韩信确实有才,但在某些时候显现出来的自大与自信太过致命了。比如自封齐王,比如当着刘邦的面说刘邦只可统军十万而自己多多益善。他的性格有些过于高傲,又不知适可而止。
再者,他遇到的是刘邦。在我看来,韩信始终没有得到刘邦对萧何那样的信任。刘邦实际上是在处处提防他,加上刘邦本来是个老谋深算的人,韩信在他面前的种种表现,在太平日子里,是能够掩盖过他的战功,让刘邦对他生怨的。
但是,我始终认为,韩信是不会谋反的。
至于司马迁的记载的事,我更愿意相信是高祖后来捏造的,但显然,太史公相信他谋反。
为什么不是谋反?第一,韩信虽然自视甚高,甚至“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但他对汉,对刘家一直是忠心的。何以见得?当初齐国人来游说他时,第一次他拒绝了。第二次来的时候,他有所犹豫。这个犹豫其实非常关键,因为当时蒯通给他的建议是自立为王,与楚汉三分天下。从他的犹豫来看,他明显是心动了。但一个人心里怎么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作为,实际干的事。他最终“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在他最有可能叛汉的时候都能谢绝,何必等到刘邦登上帝位?第二,刘邦后来两次夺了韩信的兵权,他拿什么谋反?再者,韩信与陈豨并非生死之交,手足之情,能与他密谋吗?再者,太史公记载的这段从密谋到被吕后知晓的片段让我觉得太过简略,甚至有点太巧合。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於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
怎么看都有那么些牵强,所以我觉得韩信可能有反心,但没有做过谋反的事。
3.吕后
吕后是刘邦的结发之妻,是刘邦地位低微时就一直跟着他的人。以前在读此篇的时候,一直忽略了吕后。今日再读才发现吕后可能在韩信谋反这件事情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韩信是吕后亲自杀死在钟室的。在以前的认识中,一直以为吕后只是在替刘邦完成任务。为什么不是她想要韩信死?依据文中记载,吕后与萧何谋诛韩信的理由是韩信要谋反,趁刘邦在外杀死吕后和皇太子刘盈。再者,韩信死于汉十年,那时仅仅三十五岁,刘邦已经六十岁,吕后四十五岁,而萧何已经六十一岁,张良五十四岁。这样看来,为什么杀韩信,还不够清楚吗?
结
所以韩信到底有没有谋反?我的看法是,没有。但是,刘邦最初也没有要杀他的想法。最终是皇太子刘盈的确立和吕后的诉说让他下定了决心。毕竟韩信才三十五岁,这点太吓人了。但最后想来,其实韩信是否谋反这个问题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刘邦说他反,他就必须反,他没得选。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