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5G标准
二、5G网络架构(接入网和承载网、核心网)
三、5G关键技术 (无线技术和网络技术)
四、5G产业环境
5G的标准演进
ITU的自评估节点
5G的六大性能指标: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端到端时延,移动性,峰值速率,流量密度。
5G的三个效率指标:频谱效率,能效,成本效率。
NG-RAN 代表 5G 接入网,5GC 代表 5G 核心网。
整个通信网络的逻辑架构,一直都是:手机→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承载网→接入网→手机。
通信过程的本质,就是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加密解密。
5G 接入网主要包含以下两个节点:
5G 核心网主要包含以下三个节点:
5G RAN网络主要由3个网元组成,分别是AAU、DU、CU,如图所示:
CU:原BBU的非实时部分将分割出来,重新定义为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
AAU:BBU的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与原RRU及无源天线合并为AAU。
DU:BBU的剩余功能重新定义为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
5G核心网以及接口
承载网:承载先行。因为承载网是基础资源,必须先于无线网部署到位。在5G网络中,之所以要功能划分、网元下沉,根本原因,就是为了满足不同场景的需要。前面再谈接入网的时候,我们提到了前传、回传等概念说的就是承载网。因为承载网的作用就是把网元的数据传到另外一个网元上。
5G网络代表性服务能力
网络切片
移动边缘计算
新网络架构
SDN(软件定义网络)
NFV(网络功能虚拟化)
参考:1、http://network.51cto.com/art/201809/584213.htm?utm_source=tuicool&utm_medium=referral
2、http://m.elecfans.com/article/724679.html
3、http://www.sohu.com/a/322794182_532630
1、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Multiple Access,NOMA)
2、FBMC(滤波组多载波技术)
3、毫米波(millimetre wares,mmWares)
4、大规模MIMO技术(3D/Massive MIMO)
5、认知无线电技术(Cognitive radio Spectrum sensing technique)
6、超宽带频谱
7、Ultra-dense Hetnets(超密度异构网络)
8、多技术载波聚合(Multi-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参考:https://www.sohu.com/a/198452480_114819
5G的特点:
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1、毫米波:频率30GHz-300GHz,电磁波的显著特点: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越趋近于直线传播(绕射和穿墙能力越差)。频率越高,在传播介质中的衰减也越大。传输距离大幅缩短,覆盖能力大幅减弱。因此就会有微基站。
2、MIMO: “多进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根天线发送,多根天线接收。
出现多天线阵列。多天线阵列要求天线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半个波长以上,因为距离近了,就会相互干扰,影响信号的收发。
3、波束赋形:在基站上布设天线阵列,通过对射频信号相位的控制,使得相互作用后的电磁波的波瓣变得非常狭窄,并指向它所提供服务的手机,而且能跟据手机的移动而转变方向。
这种空间复用技术,由全向的信号覆盖变为了精准指向性服务,波束之间不会干扰,在相同的空间中提供更多的通信链路,极大地提高基站的服务容量。
4、D2D(device to device):5G时代,同一基站下的两个用户,如果互相进行通信,他们的数据将不再通过基站转发,而是数据直接手机到手机。
参考:https://blog.csdn.net/ityouknow/article/details/81351317
1、国内运营厂商现状
参考:http://www.jzcx.net/article/831.htmlv
2、芯片厂商的现状
3、终端设备厂商的现状
4、消费者
首批完成 5G 终端交付的企业共有 8 家,分别是小米、OPPO、vivo、三星、华为、一加、中兴、TCL。
参考: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472f163d6740281af4e450d2&lemmaId=1610489&fromLemmaModule=pc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