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读本书01-40——就这样尴尬的的开始吧——《大便书》

每周一本艺术类书籍,终于开始更了,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备,也因为各种拖延症才到今天,我也相信这不是一条好走的路,但是人生不就是一次次给自己找事么?

艺术类读物有的晦涩难懂,有的离我们太过遥远,但行走在社会最前端的永远是艺术,电影、舞蹈又或其他形式的艺术都是对纯艺术的的复制和再创造(后者更少)。对此我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提供更多的艺术类书籍,与大家共同开始这一段旅程。

第一本书选的比较尴尬,谨以此代表作者不羁的个性。


2008年出版的由日本插画艺术家、艺术设计总监、作家寄藤文平出版的《迈向优质便便的幸福生活——大便书》上市,在当时引起一阵热议。

每周读本书01-40——就这样尴尬的的开始吧——《大便书》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豆瓣

从大家的好奇评论中感受到了丝丝奇妙。

的确,此类内容不仅涉及隐私,在很多“开放”的国家也鲜有提及。直到今天,我们也从未想过突破这道尴尬的bumf去扒开看看。《大便书》作为本号每周一本艺术类书籍的首本确实有点尴尬,虽从名字上绝对不能代表本号的“艺术风格”,但从其写作风格和内部结构及行为思路还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先看本书的思维导图:

每周读本书01-40——就这样尴尬的的开始吧——《大便书》_第2张图片
图片由橘子籽绘制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当然都是围绕便便展开的),有抽象的解释和具象的描述,还有与你我息息相关的问题。

1、便便对 - 的意义

从便便的庞大的数量决定了我们不能忽略它的存在,更不能假装它有能力可以自行解决,因为从抽水马桶出现的那一刻,它便和自己的使命脱节了。

我每年都会去一趟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加里曼岛的居民在有便便流动的河川上生活。那里没有人罹患异位性皮肤炎或气喘,也没有精神衰弱的年轻人。这个岛上的居民非常重视老年人和病人。

我在加里曼丹岛的时候,在突出河川表面的厕所内便便。那时我突然感到一种温热感,原来是当地成为“IKAN BUBUSU”的一种类似鲶鱼的鱼类正在做它的例行工作。因为这种鱼最喜欢吃人类的便便。我们在加里曼丹岛的时候时常观察,觉得不让便便健康一点,就好像对不起鱼一样。

对便便的重视也就是对自己重视的一方面,对自己身体状态和心灵的重视。有的人感到不适又不敢去医院,这是内心在抵触面对真实的自我的,承担自己恶习所带来得代价。

2、偏见翻转

对于这书,为了便便而只说便便,也太肤浅了。如果我们重新解读开篇就向我们传达的观念,有会有什么样的领悟?

我肚子里住着一只叫小马沙米的绦虫,这已经是第五代了。马沙米一天能够产下大约一百万个卵,但如果我只在冲水马桶排便的话,那么绦虫卵一个也孵化不了。只有在河川排便,才能使虫卵顺利孵化。

现代人创造了各式各样的“文明”。虽然今日在方便舒适的冲水马桶排便,似乎非常理所当然,但是人类普遍使用马桶,却造成了绦虫的灭绝。

如果我们将既定事实从新审视,用近似极端的反面视角重新解读一遍会发生什么?

比如一篇名为《80后小夫妻月入5000 九年买得四套房》的文章近乎刷屏,在房子被炒到空前绝后全民恐慌性买房的当今,这对小夫妻的成就被无数人顶礼膜拜。然而,深究这篇文章,不得不说就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种不堪而抠门的十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的毫无品质的生活,拿几套房子和我换,我断然不会换。又如我们说A因为什么事情而杀了B,舆论一偏倒向A是嗜血狂魔,如此不堪。转过头来,站在A的角度去感受他的经历,也许这是在一次次被触碰到底线而无法忍受的无奈之举?当然我们肯定这是不对的,还有别的方式。

3、基于本书

本书非常值得借鉴的是它的呈现方式,图文结合到用图说话,确是不容易实现的。

每周读本书01-40——就这样尴尬的的开始吧——《大便书》_第3张图片
图片来自《大便书》

本书用图片的方式直观的向读者科普何为健康的、不健康的便便,它们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结果,还有谁能样的姿势才能健康等,当然还有关于便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全书的布局也是3W惯式,胜在图片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可以改变个人甚至世界的观看方式。

4、意味深长的结尾

除去书名,这本小书更像是一本通俗的医学读物,解答了大批患者的痛苦之源。

而其中所要读者经历的却是无法逾越的心理障碍和生理围墙,这也我看到的本书最珍贵的部分。

作者没有明确点出直视自身将会带来的改变,而是用日本作家一惯地关注细节的方式让读者自己体会,具体能参透几分,还要看读者希望自己改变多少


艺术本来就是形形色色、游游走走,你能看到的,理解到的,就是现在的你和当下的状态。就像谁谁说我已经读了3遍这本书了,每次都像重新读一样。这话不假,正如每次听一首曲子,每次都有不同的情感触动一样。



愿你在艺术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周读本书01-40——就这样尴尬的的开始吧——《大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