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100|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任凭孤独

“留在身边一辈子的,是那些一旦缺少就令人难过的东西。”

这是腰封上的一句话,我很喜欢。

我认识的日本作家很少,都是一些家喻户晓的,村上春树、川端康成、夏目漱石、东野奎吾、三岛由纪夫、芥川龙之介,没有听说过本书的作者,于我,真的一点也不奇怪——松浦弥太郎,作家,出版人,书店经营者。


《日日100》也叫《好物100》,书里面写的都是小而老的物件,听上去很奇怪,小是因为,它们可能只是一把梳子、一个名片盒,老是因为作者喜欢老旧的东西,式样、风格,比如古董直尺、山葡萄藤篮。

阅读之前明明没有期待,却不知为何,读起来还是很出乎意料,无论是篇幅、内容,还是他想要表达的东西。

1件物品只占1页,附1张图,200页只讲属于物品自己的故事。

很多东西他已经用了很多年了,而有些是那个牌子他用了很多年。

任何东西都有坏的一天,现在的人习惯丢掉,买新的,松浦弥太郎很多东西本就是淘来的旧货,按理说,坏了,丢掉就好。

大概这都是一些,一旦丢失,都会很难过的东西吧。所以,他选择修缮后继续使用,修缮本身就富含乐趣,所以他的世界才那么精彩。


作者曾说过“孤独是生而为人的条件”,他不会为了掩饰孤独而与人会面或者狂欢,所以才有“和一百个人相处或许很难,和一百件物品总会容易些吧。”这样的话吧。

可不是?

很多时候人跟人相处不过是耐不过寂寞,就好像很多人谈恋爱、结婚,不过是因为害怕只有自己的生活。

“因为寂寞所以想亲近他人,这是依存,是依附对方的心而生。这样的关系不可能孕育出信赖、爱与友情。”

与其依赖淡薄的表面关系过日子,不如孤独自处。

砧板、剪刀、明信片,蜂蜜、饼干、橄榄油,开司米、羊毛衫、巴拿马帽子和法兰克的鞋,或许品牌不同,你敢说这些东西你的生活里一件都没有?

可是他的每一件物品,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不曾重复,也并不是每一件物品都要坏到无以复加才去更换新的,比如他的钱包,每两年就会换一次。

他并非孤独,只是换一种方式和生活相处罢了。


松浦弥太郎每到一个地方旅游都要去调查一下露天集市、跳蚤市场,我没有逛街的习惯,也没有寻宝的嗜好,生活于我,够用就好,所以我还不太能够理解作者这种行为。

来北京之前,有个朋友一直给我说,一定要找时间去北京的旧货市场,尤其是每周一次凌晨的鬼市,里面有很多宝贝,她但凡赶上必然要去,而我没有去过一次。

前段时间朋友来北京,在紧凑的不能更紧凑的时间里,愣是挤出了半天,拖着行李箱,跑到大柳树下旧货市场。

并非一定要买点什么,但是看看,就觉得很心安,这样离开才不会觉得失落。

我忽然看到了一种叫做执念的东西,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总不会缺少的。

孤独和执念。


安德烈 布勒东在《娜嘉》中写到:“想了解一个人,只要知道他往来的任何一个亲近朋友,就能窥探出此人的本性,略知一二。至少看得出他是哪一种人。”

他的朋友是物品。

是物品,也是生活,更是态度。

在外人看来,他多么像一个怪人,可“唯有拥有在黑暗中也能一个人毅然决然行走的力量,我们才能与擦身而过的他人构筑深刻的联系。”


人,生而孤独,这是我们应该习惯的感觉。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日100|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任凭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