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的变量和常量

一个大佬刚看完今日简史给我打了一个电话,问我是什么怎么看的  “闲聊”

他说赫拉利这三本书这三本书对他启发很大,尤其是在虚构故事这个观点上对他造成很大的冲击,他以此为一个点,对他过去几十年的创业生涯做了一个复盘,发现虚构故事这个能力是对他做决策占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他说如果这个能力再强一点,现在也不是一个投资人了,而会是一个投资家。

他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对他说,勇哥你也别这样啊,你现在不是也挺好的吗,有自己的一番事业,家庭和睦的。他还调侃我你这些话是没错,但人啊,活在这世上,总要轰轰烈烈的啊,人生啊就这匆匆几十年,到现在啊,我都快忘了自己十年前是什么样的了……

勇哥是个70后,年龄和我父亲一样大了,按照他的话所说,可谓是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崛起,经历了无数个风口,却没有借助这些,最后却靠房地产起家的,他说在哪个时候最人人都在找趋势,找风口,所有人都辞职下海去了,而他没有,他选择了房地产这个行业,在之后靠这些获得银行贷款,不断的积累自己的资产……(略,有点偏题)

然后他大约在35岁左右才开始做投资,而且只投年轻人,领域不限。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只有年轻人才能看见一些什么不知道的纬度,也只有他们才能代表未来,我们这些老一辈的虽然在很多方面比他们强。

但按照竞争这个话题来说,它就分为2个常量和变量,我们通常老一辈的就是靠常量的竞争,比如我我们有前有经验,就可以靠做传统生意靠迅速扩大的资产,可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变量,在这个纬度的竞争上我们是永远干不过那些年轻人的,比如互联网这波浪潮,我当初就眼睁睁看见这个机会从我眼前溜走了,只有那些年轻人才抓住了。注意不是没看见,而是看见了但就是不懂。

在战场上也是如初,2个高手对决,按照传统方式来看,力量和实战经验就是决定性的,但当一个人掏出一把枪马上就不一样了。典型的例子就是晚清政府,为什么当初我们败的那么惨,我们的军队面对外国的长枪大炮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因为维度不一样,认知不一样,听傅盛讲当初就是一群怀着四书五经认知的人去对抗一群怀有现在物理学认知的人,而后者就是变量,但变量出现的时候,你所拥有的常量优势恰巧就是我们最大的劣势。而苹果、小米、锤子等公司不就是靠这些变量而逐渐崛起的吗?而当今的中国就是一块充满变量的土壤,各种机会层出不穷,谁能抓住,也只有这些年轻人。

而对于富有丰富经验几十年社会经历的成功人士来说,你有多久没有观察这些比你们小十岁甚至二十岁的年轻人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竞争的变量和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