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受到比尔·盖茨的特别推荐,推荐语是:一个惊人的故事,真正的鼓舞人心。我在阅读她极端的童年故事时,也开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
这是怎样一个惊人的故事:一个剑桥大学博士塔拉在前十七年从未上过一天的正规学校,每天不是跟着父亲在垃圾场工作,就是跟着母亲制作各种草药。一直到十七岁才开始通过考试入读杨百翰大学,接受正规教育。刚开始是一个学渣,什么都不会,凭着自己坚持苦学,先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哲学硕士学位、以及剑桥历史学博士学位。
读罢都为作者所取得的成就拍手叫好,但让人震惊的却是她童年的生活环境。
原生家庭的成长
连出生证明都没有的塔拉,生于爱达荷州的一个山区巴克峰。不仅地处偏远,连家庭生活也偏离正常社会轨道,美国政府可能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这都得益于她有一个摩门教派的父亲。
父亲是一个忠诚的摩门教徒,一直拒绝医院、学校类的政府体系,认为这是在洗脑。根据教派教义,他相信2000年会是世界末日,到时候一切都将不复存在,而他在为此做准备,储存粮食、汽油甚至枪械。他认为是在为自由而战。
母亲虽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在行文做事时总是听从于父亲。开始母亲不想当助产士,父亲说学会助产,就能在孙子孙女出生时接生了。只要不依赖政府,这些都是上帝的召唤。母亲从开始的害怕到成为一个熟练的助产士,甚至渐渐有了不少的收入。她在助产时成为掌控局面的人,但从来不能掌控家里的局面,她是父亲的信服者。
家里有七个孩子,四个男孩三个女孩。大哥托尼二哥肖恩先后离开家,三哥泰勒是第一个离开家去上大学的人,父亲对此坚决反对,强势又绝望的反对。离开后的泰勒极少回家,却在塔拉十五岁时突然闯入,告诉她可以自学考试去上学。这是引领塔拉离家上学的一道光。
如果说泰勒给了塔拉一束希望之光,二哥肖恩则把她置于地狱之火中。虽然也曾救她于发疯的马背上,带她去剧场,一块在载货长途中玩文字游戏,突然有一天就变成了一个魔鬼。最开始仅仅是因为没有给他倒水便被辱骂,塔拉气愤将水倒在他头上,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暴虐之路。他对塔拉进行殴打、拽头发、将头埋进马桶……做出这一系列恶行之后又开始道歉。塔拉接受了这一切,她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反抗,也不可能逃离。最可怕的就是这种明明已经受到伤害,却说“它没有影响我”,而这本身就是它的影响,不能接受遭遇的暴力,习惯性冷漠,放弃反抗。
塔拉的出走
十五岁的时候,在肖恩再一次施行暴力时,泰勒回来了,并看到这一切。他苦力劝说塔拉离开,“你待得越久,离开的可能性就越小。”“外面有一个世界,一旦爸爸不再在你耳边灌输他的观点,世界就会看起来大不一样。”
在哥哥泰勒的劝说下,塔拉开始买书自学,研究泰勒的笔记,甚至向爸爸求解过一个数学三角问题。在陌生的世界里,一个白纸黑字充满逻辑和秩序的世界,塔拉开始理解了,理解语言写下的信息。尽管现实世界仍旧一团混乱,肖恩摔破了头,父亲仍不让就医。之后的肖恩骑摩托车,再一次出了车祸,倒在血泊中,塔拉虽然一直犹豫,但最终将肖恩送往了医院。
对父亲来说,塔拉去上学意味着背弃上帝,”弃绝他的祝福,去无耻地追求人类的知识。他的怒气因你而起,不久就会降临。“塔拉差点就要放弃,她不想去杨百翰大学。这时候的母亲说,你不要留下,不要让任何事阻止你走。十六岁的时候,塔拉参加了第一次大学入学考试,没有通过。此时父母要求她搬出家。第二次考试通过,泰勒帮忙提交了大学申请并被录取,塔拉终于可以离开这个家庭。
塔拉对于自己的离开感到十分困惑,她有时确信上帝希望她去上大学,因为赐给她二十八分通过考试;有时又确信自己会被拒绝,上帝会惩罚她的弃家人而去。一直伴随塔拉成长的家庭,一方面无法割舍,一方面又和山以外的现实世界脱节。到最后终于能说出“我来自爱达荷州”,这是一种心理语言的转变,对家乡的放弃。
新旧世界的碰撞
2001年9月世茂双子大楼倒塌,三天后姐姐奥黛丽结婚,在婚礼上,塔拉本来对肖恩的愤怒变成了恐惧,恐惧家人注定离去。所以原谅了肖恩。后来肖恩从托盘上摔下来,塔拉自动将此归为肖恩变得暴力的原因。以此来解释自己受过的伤害是意外。
塔拉把自己在旧世界里所遭遇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应该接受。在进入学校时,面对新世界的环境,她没办法融入进去。室友都把她当怪物一样看待,从来不用香皂,上卫生间后从来不洗手,屋子里总是一股异味,冰箱里的烂桃子,水槽里的脏盘子……对于这些“异常”,塔拉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也没想过采取行动改变。学校的课程有序进行着,每个学期结束,在往返于家校之间时,塔拉总是会经历一种世界观的撕扯:别人的父亲谈论足球流行乐队,自己的父亲只在等待世界末日;别人的父亲即便是摩门教徒,生病了也会倾向于看医生,而不是如父亲这样,即便遇到生命危险也只等自愈。因为父亲总是把信念置于安全之前。
有时相信父亲的观点就是自己的观点,但在经过一段时期学校生活的浸染,塔拉开始觉醒,对哥哥、对父亲、对自己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知道父亲的爱,是以他的方式,而不是自己想要的方式。知道自己感知的边界在扩大,很难再回到山上,回到厨房。
尽管如此,塔拉仍未完全放弃原生家庭。在获得学位时,渴望父母的参与,尽管他们出现在山以外的世界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在教育上取得各项成就时,却在反思教育让其付出的代价,让他离开了父母,并对此心生怨恨。依然让父亲所给予的真理来建构自己的思想。
为什么拥有剑桥哲学硕士学位、历史学博士学位、到哈佛访学的塔拉仍不能彻底与原生家庭决裂?有有毒的父母,就会有中毒的孩子。毒效之深,非一时之力。根深蒂固的观点会影响一生,时时回想,时常矛盾。如果不能寻求到一种完全信服的新生活方式,没有一个新的立足点,即便知道之前的生活很糟糕,也很难放弃。所谓“不破不立”。
尽管我已弃绝了父亲的世界,却从未寻找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勇气。
所以走不出原生家庭,并不是你的错。直面惨淡的过去需要勇气,勇敢的寻找新生活更需要勇气。
欢迎关注@紫如妍雨,一起读书啊。
头条@虚度时光读书吧。
公众号@时空乱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