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意识:羽毛球双打与均势外交的艺术

周围有一帮热爱羽毛球的同事,每天下午路过羽毛球馆都会看到好几对在打比赛。打双打的一定是最激烈和精彩的,这样的组合式都会很有绩效考核的严谨和组织性,当然团队合作的默契也是最优化的。

场上通常是四名选手,同一队的两名选手要么一前一后分开站好,要么前后位。通过站位可见每一组队员的身体素质的优劣势和相应的击球战略和反攻态势。候补休息的队员在长椅上一边休息也能一睹这精彩刺激的竞技表演。当然,计分还是最重要的,当其中一对人马上就要被淘汰时,也正是到自己团队发挥水平的机会了。

如果说体育运动是种休闲娱乐,那在他们这些酷爱羽毛球运动的人群中,增添的竞技成分倒是给这项运动又提升了几分魅力。

羽毛球双打,不得不承认,是个既讲竞争又讲合作的体育项目。

而竞争意识在体育运动中将最原始的对娱乐、休闲的初衷也扩大到一个更动态平衡的水平:通过合作和竞争进行协作,以实现自我认知和肯定,同时达成自我升级。这是对追求进步和自我实现的另一种诠释。

体育竞技中的竞争意识体现的相对浅显易懂。然而放在更广泛的舞台和领域,卓越的竞争意识将以更隐晦的方式呈现“竞技参与者”在斡旋和维护竞争意识的动态平衡的功力和水平。

自然界的生物链同样是大自然参与者在“一物降一物”的链条中维系着物质间的数量平衡。食物链每个结点在竞争合作中实现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每个环节的层层传导,构建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自然界如此,历史舞台上演的剧目同样印证着竞争的发展演化脉络,尽管各自带着不同的政治面具,而均势外交正是合作的竞争、竞争中合作的最好体现。

欧洲的均势外交

18世纪英国的强大除了海上霸权的助力,更得益于其发扬光大的“均势观念”(balance of power)。英国的地理位置比如其孤悬在欧洲大陆的岛国性质,使得英国曾惯行自信的独立外交政策,即“光荣独立(Splendid isolation)”。但作为海上的“霸权”国家,陆军的逊色又迫使它不得不时不时跟欧洲保持合作,哪怕每次的立场和同盟国会出现惊人的反差,但不离其宗的是对其自身利益和政策的坚持,换言之,则是确保落实“光荣独立(Splendid isolation)”的外交方针和保证欧洲没有一个强国可以使其受到威胁的原则。

而19世纪奥地利外交家梅特涅通过其外交战略和战术,维系了欧洲一个世纪的和平,同样是对均势外交的理念——“欧洲协同”(Concert of Europe)策略的发挥。中肯地说,梅特涅的政治性格是保守的,这体现在其推动构建的外交平衡中。然而基于当时奥地利的军事和经济情况,游走于法、俄,鉴于其他欧洲大国的觊觎,奥地利在潜在冲突中寻求自救的稻草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于是,在维也纳会议后,外相梅特涅推动建立了这样的竞争合作态势:

四国同盟:英国、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

神圣同盟(东方三强):普、奥、俄;

但是,历史有它不可协调的一面,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打破了这个竞争动态平衡。

均势理念强调平衡,一旦出现一个裂痕或契机打破了原本的法则,利益的平衡将向更有力量的一端倾斜,而竞争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诚然,历史上的大国博弈和合作形式不一,而且像诸如均势平衡的外交战略也在各个时段的舞台陆续上演,但终极利益和诉求确始终不变,竞争也自然会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包括披着和平和同盟的外衣。

美国的均势政策

不同于欧洲的是,美国自建国以来都奉行自我保护策略。从地缘政治来看,又和欧洲异曲同工: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欧洲内部谋求的是利益动态平衡,而美国所处的“真空”地缘——周边缺少与其可匹敌的强国,东西两面环两大洋,很好的隔离了纷争。因此,孤立的地理位置影响其国际政策也是情理之中的考量。

最初美国的国际原则是“关闭”的——管好自己的家务事儿,而华盛顿正是整个思想的倡导者。

19世纪经济发展急需打开国门,于是“门户开放”政策带动了美国的军事外交原则,而终其目的,仍是保证本国的资本输出和利益回笼。一般前提下,只有外部和平了,才有平稳的市场和需求以保证供求对接的最大化。但特殊情况下,诸如战争,军武和相应需求也同样催生新的需求和保证开拓相应的市场。

这种均势思维也就自然说明了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在不断调整和改变中,有两个例子可见一斑:

近代,列强在中国激烈竞争,破坏了东亚地区的平衡,也就意味着美国的利益在东亚受到了损害。以此逻辑推理,美国是想努力确保中国的稳定和完整的。但在日俄战争中罗斯福却以牺牲中国完整来构建均势。同样基于均势理念和逐利的思维,但却以不同的结果和政治诉求体现。

另外一个例子则是二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两国纷纷通过结盟、军备竞赛等组合拳捍卫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形成了两级均势。而后美国在越南战争十多年的消耗中实力大大损耗,中国两弹一星提高了在国际的影响力,美国因此争取中国加入结盟。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亨利.基辛格秘密筹备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事件,也就有了1971年的“乒乓外交”,中美关系正常化和随后的一系列合作。在简单的思考模型下,中国在美苏博弈中或许就是政治布局中一枚重要的棋子,以牵制俄国的一举一动。中国这个地缘砝码,便是在帮美国构建另一种均势制衡。

正如亨利.基辛格所述:“几乎是某种自然定律,每一世纪似乎总会出现一个有实力、有意志且有知识与道德动力,企图根据其本身的价值观来塑造整个国际体系的国际。”

均势外交在历史上如是也。

简言之,竞争和外交艺术:

大到国家均势外交政策,小到意识形态的竞争意识。

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团体、个人。

如是也。



作者简介

常识

曾求学巴黎和伦敦,

如今在非洲大陆,用文字滋养成长的创客。

决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年轻,不如去闯。


@创客史记保留所有权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竞争意识:羽毛球双打与均势外交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