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结与悠的作曲入门讲座(创作旋律篇 4)

更多优秀的国外作曲编曲教程请戳这里哦:作曲编曲相关讲座资料翻译整理

原文地址:初心者理結とハルさんの作曲入門講座


第19天:抓耳的旋律的创作方法

悠:那么,这一次的内容建立在我们已经能够创作旋律的前提之下,来解说一下“抓耳的旋律”的创作方法,这也算是表现旋律质量的一个指标。

理结:那就拜托了!我也想要能够写出超棒的旋律来。

抓耳的旋律是指什么?

悠:那么,我先来提个问。说到底“抓耳的旋律”是什么样的旋律?

理结:“抓耳的旋律”吗?嗯,是不是就是指容易让人产生记忆或者让人产生印象的旋律呢……

抓耳的旋律 = 容易让人记住的旋律

悠:就是这么一回事哦。所谓的“抓耳”,就是指“感觉能够让人接受。容易产生人气。”的意思。一言以盖之,那就是容易让人记住的旋律。

理结:如果旋律容易记住的话,那么人们就会很容易对这首曲子产生兴趣呢。在Live或者卡拉OK中也是这样的,一段很好的旋律一边听就能一遍哼出来了。

悠:就是这么个道理。就我个人而言,最好的旋律=只听一次就能够记住的旋律。由于旋律很容易让人产生记忆,因此听众就能够很容易融入曲子的世界观中。

容易记住的旋律是什么样的旋律

悠:总之,现在明白了抓耳的旋律就是容易记住的旋律这一点了吧?那么,现在再问一下,“容易记住的旋律”又是什么样的旋律呢?

理结:嗯……是不是简单的旋律之类的呢。

悠:试着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实在是很困难呢。大致上,令人记忆犹新的旋律,大多数都拥有以下几点要素:

  • 反复多次的旋律
  • 音的数量较少、简单的旋律
  • 每一个乐句的节奏的都是相似的旋律
  • 拥有个性化的、让人产生印象的音程的旋律

从《青蛙之歌》中来看看抓耳旋律的理论

悠:要举例的话,恐怕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青蛙之歌》了。事实上,这首歌集合了很多抓耳的要素在你面前。

理结:《青蛙之歌》吗?没想到这么近的地方就有个范本……

悠:你想一想《青蛙之歌》的旋律。整首曲子中,与歌曲开头的那句“カエルの歌が~”相同的乐句反复了多次。此外,整首曲子旋律的节奏每2小节都是完全相同的呢。于是,这就变成了一段一不小心就能够哼哼出来的、个性化的旋律了。

理结:确实,就基本没有不知道《青蛙之歌》的,而且这首歌只听一次就怎么都忘不了了……真可以说是抓耳旋律的范本啊。

来创作动机(Motif)吧

在同一首曲子中,如果同一段旋律如果反复出现的话,这样一来相同的乐句就能够让人产生印象,最终留下记忆。

进一步的,曲子整体的统一感也会随之而生。

这个“重复的部分”,统一起来就叫做动机。

动机是曲子象征性的存在。

如果在动机中能够把一段个性化的旋律作为支撑来进行作曲的话,那么这首曲子的层次就会被提高很多。

动机以2个小节为单位就行了

另外一点,就是如果动机太过于长的话,曲子就会变得乱七八糟的。

因此,我推荐以2小节为单位来进行动机的创作。

以2小节为单位的话,将其作为“人声能够一口气唱完的小节数”也是绰绰有余的,因此也很适合用于歌曲的创作。

作为一个例子,可以考虑BUMP OF CHICKEN的《天体観測》这首歌。

这首杰作拥有2个动机,分别是副歌的乐句与吉他的乐句,并把它们融合在了一起。

在这里,无论是哪一个动机,都是以2个小节为单位。

把动机挪用到整首曲子上

如果把创作出来的动机运用到A段、副歌、Solo之类的各种地方上的话,那么曲子就会产生统一性,这些重复的部分会让人产生记忆。

不过,如果从头到尾一直是同一个形式的动机话,也会很容易让曲子变得单调,因此最好试着在各种地方对旋律/节奏进行变形。

让曲子有张有弛

此外,在考虑抓耳的旋律的时候,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张有弛”。

换句话来说就是,清楚地分出“让听众去听的地方”与“舍弃掉的地方”。

无论是多么抓耳的旋律,如果在曲子中从头到尾都乱七八糟地放置着个性化的乐句的话,听众就不知道到底应该去听“哪个地方”,在他们还在探索关注点的时候,一首曲子就已经结束了。

“整首曲子都想要听众去听”,是作曲人的一厢情愿

“毕竟是自己千辛万苦创作出的曲子,所以一个小节、一个音都不想漏下,希望听众能够听到。”

这种想法想必努力作曲的大多数作曲人们都会这么想的吧。

但是,这只是作曲人自己的想法,而并非听众的想法。

只有当听众真的喜欢一首曲子的时候,才会从头到尾毫无遗漏地把这首曲子听完。

要把一首曲子分为“想要听众关注”的部分与“作为中间连接”的部分

因此,把一首曲子分为“就这里希望听众听够关注”的部分与只是用于把曲子的引到这里的“作为连接的”的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在A段、B段中,我们会给听众传达“不久之后就会热烈起来哦”这样子的暗示,一步步吸引听众并将世界观潜移默化地根植在听众类型,而在副歌部分让乐思直接爆发出来。

在流行乐中,我们一般会选择让A段、B段显得的安静而在副歌部分热烈起来的形式。

以电影为例

举个例子,还请您自己回忆一下自己看电影的时候。

如果你是这部电影或者这部电影的导演的粉丝的话,那么可能从头到尾你都会像是品尝美味一般地紧盯着画面。

但是,如果如果您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或者说只是因为这部电影会出现你喜欢的演员才去看的,那么这种程度的电影又会怎么样呢?

即便您会集中精神于自己喜欢的演员出现的场景上,但也不会对除此之外的、刚开始的场景之类的地方,只让它随便地就过去了也不会去过多关注的,不是吗?

在这一过程中,您会逐渐接收到电影的世界观或者一些别的信息,会让你产生“在电影高潮部分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的想法,从而让你感到心情紧张而

也就是这么一回事。

还请您认识到,作曲和这个例子是一样的。

这样子做了的话,旋律就能够逐渐地铭刻在听众的耳朵、心灵之中。

总结

本次讲座“抓耳的旋律的创作方法-”

  • 最好的旋律,就是只听1次就能够让人记住的旋律。因为很快就让人产生了记忆,因此很容易让人融入曲子的世界观中。
  • 在一首曲子中如果重复童颜的旋律的话,就很容易让人产生记忆,同时曲子整体也会产生统一感。
  • 对于动机,推荐以2小节作为单位。将其作为“人声能够一口气唱完的小节数”也是绰绰有余的,因此也很适合用于歌曲的创作。
  • 在一首曲子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曲子划分为“想要听众关注”的部分与“作为中间连接”的部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结与悠的作曲入门讲座(创作旋律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