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师写好这篇文章后给你发“工资”

孩子,老师写好这篇文章后给你发“工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半个月前,北京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寄来了271元的稿费,让我和学生一阵兴奋。那篇由11位学生写的近五千字的话题讨论《我为什么不喜欢和爸妈说心里话》已被刊登在这家杂志上。

这个话题讨论是我直接从学生的小作文里整理出来的。所谓“小作文”,也就是类似于周记。说实话,我最喜欢评改小作文了,它不像“大作文”那样死死板板的只能照着教材里每个单元的“习作训练”来操练,我一般是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他们自己想写的,喜怒哀乐任他选,他的地盘他做主。我不大提倡命题作文,最多也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作文的范围,我特别喜欢通过了解学生的心里想法或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来提炼出热门的话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进行随心所欲地表达。由于这些话题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他们都能有话可写,喜欢写,或长或短,都能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文字来。

每次评改小作文,我就好像同60位学生面对面地对话,我也会情不自禁地写下有感而发的评语。我的评语长短不一,短则就几个或十几个字,如同QQ短信;长则一两百字,要是学生的作文触动了我的思想或情感的闸门,我也会写得像一篇文章,五六百字,甚至写成了一篇千字文。我的评语除了点评作文之外,还特别乐意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比如近来在课堂上的进步表现,平时留给我印象深刻的言语举止等等,尤其是某些细节,我会去挖掘。这种“人”与“文”相结合的点评学生也很是喜欢。

我还时常在课前把刚评改的让我喜欢的学生作文念给大家听,并加以点评。我喜欢的可能是整篇作文,也可能是几个段落或几句话,既有成绩好的学生作品,也有成绩一般或差的学生作品。在我眼里,只要作文的内容言之有物,真情实意,哪怕在表达上有很多不足,比如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不对,句子不通等等,也都会被我看中,向大家推荐。我一直认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很重要,尤其是作文“差”的学生。怎样做到这点呢?除了采用广大教师一致认同的“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增加课外阅读量”的观点之外,我还特别注意下面三点:

一是关注和欣赏学生写了什么内容,而不是像有些教师那样死死地盯着学生怎样写和写得怎么样(也就是所谓的作文技巧与表达方法)。我的作文教学与评改大都是从学生作文的内容入手,我鼓励他们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想法。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都有与众不同的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这是一个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而又取之不竭的心灵天地。抓住了这一点,就能使学生走上作文的坦途。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表达或多或少难免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诸如词句、结构、字迹方面的问题,假使教师每次评改总想从改变这些方面入手并时时地纠缠于它(而实际上这些方面又不是一时半活儿所能改变的,往往一年半载甚至整个小学阶段也可能看不出多大的变化来),那么,学生看到的将总是自己作文的缺点,对作文也就越来越没信心和兴趣了。久而久之,教师也会因此失去耐心,觉得学生怎么屡教不改的,真是不可救药。这在一些教师对待所谓的“后进生”的态度上特别明显。照此发展下去,每次的作文教与学,师生都觉得乏味,只好机械式的应付,最终彼此厌烦,双方疲累。

二是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写的东西有用。首先,我是在评语上下功夫,除了上面讲到的那些之外,当然关键的还是以肯定和欣赏学生的“闪光点”为主。虽然有时只是寥寥数语,但力求点评“有理有情有味”,把学生的作文作为一个鲜活的心灵来对待,而不是单单看作一篇文字的简单组合。这样的评语能让学生逐渐体会到我对他们作文的重视和兴趣。其次,我会把我喜欢的作文(片段、语句)作上特殊的记号,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摘录到我的“读书笔记卡”上。我告诉他们这样做有两个目的:其一,老师很喜欢他们这些作品,要收藏起来作纪念。其二,老师一有空就会把它一一整理出来,要么贴在老师的博客里,要么发在网络的一些教育论坛上,让更多的人阅读、欣赏、点评。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已经在K12教育教学论坛、教育在线以及成长论坛上贴了学生近万字的三个话题讨论,分别为《孩子们说自己要这样过寒假》、《我为什么不喜欢和爸妈说心里话》和《我对大人的这些做法不理解(不赞成)》。后两个还被论坛加为“精华帖子”。《我为什么不喜欢和爸妈说心里话》被《少年儿童研究》发表后,又被西安的《想象力》杂志2005年第六期采用,《我对大人的这些做法不理解(不赞成)》也成为《成长》杂志的“推荐稿”。另外,我还在教育在线开设了学生作文专帖《童年的三味书屋》,连载学生作文,已有三十几篇,也被加为“精华帖子”。这些做法让学生的参与面非常广,差不多有四分之三甚至更多的学生作文被我采用。现在,我手头又积累了好些作文和好几个话题的讨论,都储备在我的“读书笔记卡”里,课余时间我就会津津有味地去把它们整理出来。学生对我的这些做法也很感兴趣,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自己的作品被存在网络上,将来无论到哪里随时都可以打开电脑看到自己小时侯的点滴记录,品尝童年的记忆……

三是我喜欢和学生一起写作文。比如记一件难忘的事,我写了《那次,我向学生道歉》,这事就发生在班级里,当我念给学生听并让他们点评时,学生感觉特别亲切。有一次学了课文《浪花里的一滴水》,我想让学生也写写诗歌,自己就写了一首《有一种爱无处不在》,学生听后为我鼓掌。我的一些文章都是来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学生是我的第一读者。我觉得教师与其苦口婆心地讲解作文怎么写怎么写,不如亲自写一篇给学生看来得真实有效。如果教师也有写的兴趣和习惯,学生一般都会受到潜移默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这个道理。多数教师也心知肚明,“讲”比“写”容易多了,真的拿起笔来的确还难以下手。然而,有些教师教了十几年的作文,每次都能把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讲得天花乱坠无懈可击,自己却没写过半篇文章甚至是只言片语,要求和指导起学生来,反倒理直气壮,脸不红心不跳。只是多数学生并不知道,还以为这些教师说得条条是道要是落笔的话定然也是妙笔生花。我就奇怪,怎么就没有学生问问:“老师您能不能也写一写让我们看看评评呢?”有人说,这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天空下,学生要么不敢问,要么从小就没受过向师长和权威质疑的教育,要么早已领悟到“光打雷不下雨”才像个“老师”,在我们的“课堂”,老师纸上谈兵本是天经地义。

上述三点,也不过是老生常谈。我想,要是能脚踏实地地付之于行动,大概最平常的办法就是最有效的吧!假使世间真的有作文教学的“灵丹妙药”,如果我们只拿在手上一直地把玩、赞叹而不吞服,那就谈不上“药到病除”了。

写到这里,我还是打住为好,不管怎么样,我已经拿到学生的劳动报酬——稿费单了,大作文小作文,能赚到稿费就是好作文——还是先去邮局领钱早点分发给学生,免得他们等急了说我后勤搞得不好……

孩子,老师写好这篇文章后给你发“工资”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老师写好这篇文章后给你发“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