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章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国。但是如今的埃及阿拉伯人并不是古埃及人,文化也完全不同;科普特人是皈依基督教的古埃及人的混血后裔,科普特语由古埃及语发展而来。埃及境内拥有很多的名胜古迹,例如国际知名的金字塔、帝王谷。

在埃及呆了将近四十天对埃及的一切有了大概的了解,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埃及的交通。

无标题文章_第1张图片
无标题文章_第2张图片

因为没有车辆报废机制,开罗的街头几乎是某种意义上的汽车历史博物馆:苏联时期的拉达、甲壳虫“始祖”一代、四五十年前的奔驰……似乎没有十几二十年的历史都不好意思上路。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都“年久失修”,车身伤痕累累,有的已经看不出本来的颜色,有的后备厢深深地凹进去,有的连窗玻璃都没有。

为什么不修一下呢?“不用修,还会再撞的,”司机大多都这样回答。没有限速,没有交规,没有摄像头,这就是开罗的路况,所以“还会再撞”几乎是个必然事件。

无标题文章_第3张图片

埃及人常说“把一切交给安拉”。曾有过在混乱时局中失去亲人的埃及朋友,初时悲痛,很快镇定,依然虔诚祈祷。甚至,他们对自己的生命安全也不太在意。埃及自2011年开始动乱,街头时有爆炸和枪声。但是当地人似乎都不害怕,有事发生的第一反应是呼啦一下扑上去围观,记者看得胆战心惊,他们看得心满意足,真是用生命解释了什么叫“看热闹的不怕事儿大”。

无标题文章_第4张图片

有记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催泪弹横飞的冲突现场,有一个埃及人冲他挥手,他以为有什么新闻线索,赶紧上前问:“怎么了?”那个人冲他一笑,说:“没事儿,就是欢迎你来到埃及。”

无标题文章_第5张图片
无标题文章_第6张图片
无标题文章_第7张图片

该有怎样“强大”的神经才可以这样无视危险的情境?我对这种心态抱有很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替他们捏把汗,另一方面却又隐隐羡慕,世界上永远有一些人行走在悬崖的边缘,可能会粉身碎骨,也可能会获得常人所没有的经历和体验。

每一位埃及成年男子到了婚配年龄,首先要向意中人的父亲提亲或者在母系亲属及邻居中择偶。提亲后,男女双方开始商讨女方的陪嫁数额,一般是男方把陪嫁款项的2/3作为聘礼送给女方。然后,在村长的主持下订立婚约。埃及农村的婚礼场面热闹奢侈。迎亲前,男方大摆宴席,并有歌舞相伴,有时宴庆数日。迎亲时,新郎的母亲带领多辆装点漂亮的马车到女方家接新娘,新娘要坐在其中一辆用昂贵克什米尔毛绸、玫瑰花等装饰的花车上。

无标题文章_第8张图片
无标题文章_第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标题文章)